2011年考研政治重难点全预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1年考研政治重难点全预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1年考研政治重难点全预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研时间: 2010-12-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主义,还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3、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3、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6、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在于前者的正确反映,后者的歪曲反映。各种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在客观世间找到它们的“原型”

7、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有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9、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与可变性

10、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其方法论意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指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围,能够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其造成的结果是:实践高于认识。

13、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4、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15、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16、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17、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8、系统具有整体性(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19、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展程度不同的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0、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2、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辨证认识的实质所在,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主要方法。

23、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24、分析矛盾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25、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谓看本质,抓主流,就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26、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其中,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27、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9、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30、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其中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与真象一样都是客观的,现象不是反映而是表现本质。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31、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列宁:“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

32、因果联系是客观普遍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杂因果)。

33、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34、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5、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36、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但是历史事件却是不可以重复出现的。

3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再次,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38、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其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4、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6、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包含

8、以科学态度对待一切真理,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9、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1、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2、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3、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14、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5、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16、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17、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18、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0、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社会意识水平的高低层次,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4、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意识形态)

5、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6、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7、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8、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9、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10、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11、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6、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的产生: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的本质: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19、经济斗争是最根本形式,政治斗争是最高形式。

20、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21、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3、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4、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人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5、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

2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直接动力。

27、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是新体制代替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我国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28、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9、解决“全球问题”依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1)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2)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3)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30、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1、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32、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所固有的抽象物,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条件下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是善是恶”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人自身”、人的本质就“在于自由”都是唯心主义的;(2)各种社会关系都体现着人的本质,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3)由于社会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4)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33、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的结局。

3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要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又要不断地突破这些条件的制约。

3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37、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8、个人可以加速历史的发展,也可以延缓历史的发展,其中对历史发展起较大作用的人物称为历史人物,正面的历史人物,即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为杰出人物,也叫英雄人物。

39、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40、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2、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5、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

6、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7、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8、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9、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即,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0、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数量(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时间生产商品的数量(使用价值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13、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14、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16、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18、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0、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1、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22、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3、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4、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5、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26、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即劳动)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8、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9、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30、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2、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3、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34、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35、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量不变,即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7、每个资本家都力图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8、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9、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41、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42、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3、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44、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价值形式上看,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45、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46、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

47、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4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49、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和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50、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5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53、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发展。

5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

55、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3、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5、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6、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7、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8、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11、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以及国际协调机构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12、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3、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14、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15、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16、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17、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1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20、马克思:“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3、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4、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工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5、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6、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

7、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9、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0、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11、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

12、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

13、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14、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不可避免”,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