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8)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8)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8)

考研时间: 2010-12-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划清了

A.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D.辩证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反映论的界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出:认识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由感官被动地接受物质对象的作用,它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可分离,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种主动性、社会性的活动,其中包含着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因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由于坚持反映者与被反映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物质世界的特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从而彻底划清了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和体现的是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它把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反映的社会性、能动性和辩证性。反映论可分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二者之间存在着原则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们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社会性,它们把人的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抹煞了人的认识(反映)过程的能动性,因而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区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并把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相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则把认识看成是纯粹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或宣称认识是对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观念的东西的领悟,或断言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心灵活动的内省,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的随意性。尽管彻底的唯心主义也主张可知论,但由于它把思维和存在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因而也就取消了人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一般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者,而哲学史上的有些哲学家怀疑甚至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成为不可知论者。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不是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否定世界的可知性。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可以是可知论者,例如:黑格尔在“绝对观念”辩证运动这个唯心主义的前提下,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关于认识起源于经验这个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又存在着根本的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于实践,亦即来自于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或上帝赋予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3.恩培多克勒认为,在所有的生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观相接触而进入感观时,感觉就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受恩培多克勒“流射说”的影响,提出了“影像说”。他认为,当影像从外面进入时,感觉和思想就产生,相反,若无影像对感官的撞击,就没有什么能够产生。对他们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B.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生物性的自然存在

C.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

D.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对认识的看法。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的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西方古代的流射说、影像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说和感觉说等等都属于这种理论。这种直观映射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这就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4.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B.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

C.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D.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对认识本质的看法。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柏拉图的“回忆说”,即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在唯心主义先验论中,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但没有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反而使认识神秘化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一般的抽象的人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相对于主体而言,认识的客体则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分级是指认识的主体按其活动的社会形式所分成的不同的社会层次。这些层次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细胞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主体的社会性,但并不等于脱离个人抽象地谈论社会,而是认为主体的具有社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通过个人并由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活动的一种形式。集团主体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普遍存在的一种主体形式,它指的是以一定的集团、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是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以社会总体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主体的活动形式是由条件的、相对的。人类主体是认识主体的最高形式,它指的是人类以统一的整体作为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迄今为止,自觉的人类主体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还有阶级的、社会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4页。

6.“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旧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换言之,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和认识的主体。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既包括物和人,也包括人和物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旧唯物主义把主体简单地与人划等号,势必导致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没有内在差别的抽象存在物。把物简单地和客体等同起来,结果会导致在人与人的实践—认识关系中,只有主体,没有客体。因此,对主体和客体不能做简单和孤立地理解,只有把他们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才能进行科学界定和区分,否则,就会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归结为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不仅生产实践活动如此,而且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实际上,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内涵。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说起来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起来。认识的主客体是说明认识过程,它立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一切客体都是现实的片断,但并非一切现实的片断都是客体。主体概念的内涵广于意识的概念。因此主客体的辩证关系问题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密切联系,但并不一致,更不存在着主从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或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价值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即审美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乃至种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承认并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创造和反映是认识本质的两种不同功能,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若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错误的接收、整合、系统化加工,必将产生种种失真的甚至是极其荒诞的认识。

人脑中的鬼神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者是使人们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感染力罢了,这种错误的认识绝不是主体主观自生的或无中生有的,在客观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其根源。A项否认认识从实践中发生,否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对象性关系;C项错误地肯定了鬼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9.《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原理来判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天下无心外之物”,意思是在人的意识之外无独立存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心中,对花的感觉就等于花的存在,即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人的某种意识。因而能够表现王阳明错误观点的选项是AB选项。C项是讲思维存在、感觉与花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D项也是正确的命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中包含有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中的反映与选择、建构、加工。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人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以感觉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人所特有的选择机制和认识的反映特性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而且人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既要受到反映客体的制约,也要受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认识中的建构就是主体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重构或建构不仅同反映不想矛盾,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在认识是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在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对客体信息的加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0页;《大纲解析》第34页。

11.有几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盲人摸象故事表明

A.人的认识结果由主体的观念意志决定的

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作用

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

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以及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认识活动中主体认识差异性的重要表现。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地把握认识的本质,正确理解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主体和客体因实践活动的两极而对立,又在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分割地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由于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或建构不能脱离自己在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已有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和思维定势,因此认识必须向实践开放,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果,从而实现主体对客体客观地反映。

其次,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主体在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而会造成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盲人摸象的故事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所致。但是无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有多大,它们都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既是对主体之外的客体的反映,也是对主体自身状况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单方面决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0页;《大纲解析》第34页。

12.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对他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

B.他没有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

C.他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D.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感官局限性与人的认识的能动性。

一般说来,客体对象的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吸收来自对象的全部信息,而只能吸收对于形成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和观念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主体的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实际上是个信息过滤器。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的这种选择性或生理阈限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利用各种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突破人的生理器官的局限有选择性地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把感性直观获取的信息经过加工改造,上升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赫尔姆霍茨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并且认为这造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但他没有看到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认识无限发展,因此,他的观点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13.天体物理学家对2006年9月发生的日偏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合新的科学发现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科学史和题干提供的科学事实都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如“现代空间技术”,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而且是无止境的。但是尚未认识的自然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自然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更不能预测一切,B项片面夸大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和57页;《大纲解析》第33和40页。

14.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C.哲学不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对事物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规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科学理论或知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往的哲学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都曾起过进步作用,为人类的思维增添过真理的颗粒,但是由于它们的理论的立脚点和方法的局限性,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是彻底的,革命的,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5.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说明

A.革命运动的成功只需要革命的理论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先进的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来源和决定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行;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正因为看到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反映到社会层面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2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6.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武器的批判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52页;《大纲解析》第35-36页。

1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是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性的飞跃。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两者又存在着联系。

首先,从认识的辩证过程来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依赖于理性认识。C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因而是错误的。

其次,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一方面人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它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获得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人的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离开感性的纯粹的理性,离开理性的纯粹感性,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二者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在这个题目中更具有突出的意义。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在观察大树之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他们对客体的信息的选择表现出差异。同时,认识过程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信息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信息的建构过程。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对相同的感知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18.黑格尔指出,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说明

A.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B.青年人的认识永远无法超过老年人的认识

C.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认识事物的惟一来源

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密切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之处,也是它的局限所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相互联系。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正如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19.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0.在认识论上主张“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承认主观能动性的辩证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

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经验论、唯我论观点的判断。

“跟着感觉走”,认为人的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出发点,从而否认理性认识的科学性,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唯我主义又称唯我论,是表征主观唯心主义特点的哲学用语。这是一种只承认自己个人存在的哲学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和奥地利的马赫、德国的费希特等。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观念的集合”,他以苹果为例,说苹果不过是我的色、香、味、硬度等感觉的组合而已,如果没有我的感觉,就没有苹果,就没有一切事物。马赫则用所谓“世界要素”来标榜自己是超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但马赫的“世界要素”,指的不是物,而是颜色、声音、空间、时间等感觉。世界就是“感觉的复合”,在感觉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在我国古代,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宋代的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些都是典型的唯我论。唯我论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推到极端必然得出的荒谬结论。列宁深刻地指出:“如果物体象马赫所说的是‘感觉的复合’,或者象贝克莱所说的是‘感觉的组合’,那么由此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的表象而已。从这个前提出发,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认别人的存在,这是最纯粹的唯我论”。显然“跟着感觉走”也属于唯我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55页;《大纲解析》第38-39页。

21.感觉是指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收集和接受外界信息,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它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

A.它是认识的来源

B.它是感性认识的最初形式

C.它是认识的深化

D.它是认识的起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最初形式,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人的感觉有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种。对形成人对外部世界认识来说,起重要作用的是外部感觉。由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接受的刺激不同,感觉可以分为许多类。由于有这些不同的感觉,人分别把握和体验着事物的各方面的特性。不通过感觉,人就不能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就谈不上认识。因此,感觉既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2.牛顿说:“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表明

A.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C.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D.直接经验对科学发展无任何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得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略微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2页;《大纲解析》第36页。

2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题中的A项中概念和命题由经验来证实,即主观由主观证实,是唯心主义的;B项概念和命题源于理性,即理性来源于理性,也是唯心主义的;C项说明科学的抽象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与社会;D项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加工和改造,选择、重构是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C、D项都是对人的认识的特殊本质的表述,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正确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0-52页;《大纲解析》第34-36页。

24.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理论必须被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地行动

B.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结合起来

D.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尽可能地正确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首先,用来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在第一次飞跃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要求感性材料十分丰富而又合于实际,这就要求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基础的内容一定要可靠,它是决定认识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方面;在第二次飞跃中,起点是理论,是理性认识,它的正确与否决定实践的性质和结果。只有把正确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理论才能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客观现实,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要始终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仅表现在认识的过程中,即第一次飞跃中,而且表现在认识的实现过程中,即第二次飞跃中。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通过具体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应用科学和技术使抽象的理论原则具体化。包括应用科学在内的具体科学和技术以及其他物质手段,是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环节。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6页;《大纲解析》第39页。

25.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包括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表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既然是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它就不可能脱离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就是主体运用抽象的思维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以及进一步形成概念的逻辑体系即假说等理论体系的过程。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理性认识的其他形式都是在概念的组合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合乎客观现实的联系,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推导出个别的联系,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个别的联系推导出一般的联系。概念、判断、推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是有确定的科学的内容。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从抽象到具体,是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辩证思维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整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三个紧密相关的环节: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直接感知事物而形成的具体形象;理性抽象是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规定;理性具体是对事物多种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是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最终完成,这一切均发生在思维的领域和范围中,尚未同实践发生联系。从理论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即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用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把理论转化为现实,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一次飞跃是个思维过程,第二次飞跃是个实践过程,二者不能等同或混同。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从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看,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认识的形式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真理的发展看,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

本题中的B项是说个人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不是认识的深化,也不存在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不是认识的辩证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58页;《大纲解析》第40-41页。

27.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会导致

A.“左”倾错误

B.右倾错误

C.教条主义错误

D.经验主义错误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客观、理论和实践关系中的错误倾向。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在于不断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条件、时间、地点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应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

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产生的认识根源。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果,不具备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时,如果强制推移而把将来才能做到的事拿到现在来做,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而主观认识仍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就会思想落后于实际,犯右的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割裂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犯了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教条主义片面夸大了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和实践的重要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了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和实践,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问题不超出自己狭隘的经验眼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55页;《大纲解析》第38-39页。

28.真理具有

A.具体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特性。

真理具有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全面的,即真理只有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由于人们总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具体的知识系统中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定和关系,所以,真理的全面性也就是真理的具体性。真理具有过程性,有两层含义:(1)人们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才能走向客观真理,这是一个过程,表明任何真理都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任何事物由于内在的矛盾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无止境的接近,任何一个具体真理斗士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题的正确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60页;《大纲解析》第41-43页。

29.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A.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C.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D.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的具体内涵。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由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是承认认识的相对性。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三是从进度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承认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选项A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否认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否认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0.从古代原子论到近代原子论再发展到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关于物质结构理论这一历史发展过程表明

A.古代原子论与近代原子论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B.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

C.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达到了对物质结构的终极认识

D.人们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必然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关系的具体应用。

物质结构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人们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必然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古代的原子论只涉及物质应有更基本的组成单位的问题;近代原子论以实验为基础,把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这个层次;近代科学发现了物质还有更基本的组成单位——基本粒子。这些认识标志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同时它们都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于继续发展,因而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

物质结构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在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和颗粒,绝对真理并不存在于相对真理之外,而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尽管都是相对真理,但就其是涉及物质结构的某一方面或层次而得出的正确认识而言,都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一点是绝对的。这些认识都作为绝对真理的因素包含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无限过程中。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都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业已达到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在不断深化的过车观念中逐步接近绝对真理。但永远不会穷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1.真理和谬误是

A.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B.绝对对立的两种认识

C.相比较而存在的两种认识

D.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认识

3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的。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谬误,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正确的认识或结论,或者说,对造成谬误的教训的认识和总结,会成为人们通向真理的阶梯。

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上,凸现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日呢坏死,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和运用超出了或缩小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的这一观点说明,对任何真理都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其变化而加以灵活掌握和运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33.《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含义是认为

A.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

B.真理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

C.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D.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观上错误观点的辨析。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惟怀疑主义和诡辩论。一般说来,无论是绝对主义真理观还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们都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题干中这句话是庄子典型的相对主义命题,其含义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是非之间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是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同时也是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

B.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

C.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真理与价值又是相互联系的,除了都受实践的检验外,真理和价值还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于可能。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即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3页;《大纲解析》第45页。

35.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并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然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同时,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价值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又具有主体性,而且这种客观性是同主体性相结合的。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即现实的价值能否形成,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因此,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2页;《大纲解析》第44页。

3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基本属性。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区别,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2)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这种无限接近客观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的实质是揭示真理性认识无限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趋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层面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扩展。(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特定对象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人类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相对真理的实质在于揭示了人类认识界限的可变性。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7.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相一致的哲学基础是

A.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

B.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

C.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D.认识论的“认识—实践—认识”

[命题分析] 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