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0)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0)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0)

考研时间: 2010-12-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与社会存在相脱落、相背离的性质和倾向。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呈现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其次,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题中提到的法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很好的证明。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题中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都否认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3.2006年9月8日,中国首次设立环境保护科普创新奖,弥补了行业空白。这说明中国公众对地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意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D.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等。地理环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虽然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实践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本身的生产劳动来影响社会的。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完全在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自然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则是极其微弱的。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逐渐减弱,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则逐渐加强,自然界逐渐由异己的力量变成听从人们支配的力量,可以这样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成反比。总之,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因为地理的环境的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变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5.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决定论的观点辨析。

人口决定论是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大批工人纷纷失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18世纪早期法国学者杜尔阁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作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1、2、3、4、……)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这种规律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美帝国主义也曾把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以此为他们在中国的失败寻找理由。在当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继续宣传人口决定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说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的结果,以此为他们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护。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具有消极一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6.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变量。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我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显著优势变成严重劣势。因此,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是“人口政策进入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从总体上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是:(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进行社会的生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类要脱离动物状态,就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劳动力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生产,也不能形成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固然主要依赖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同时也依赖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繁衍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力资源,其源源不断地供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口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口增长的数量和幅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构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一个社会人口数量的多少和构成如何,不能决定该社会的性质,也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一个社会的人口的多少,增长的比例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水平才能予以合理的确定,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总和。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国家政权

B.生产方式

C.阶级和政党

D.地理环境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具体内容。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考生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8.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它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B.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C.它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D.它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其他的两个方面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有可能的变成现实的;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和物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2页。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

A.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二者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绝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存在。只有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不仅直接地生产出人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出各种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构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和面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其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来决定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3)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历史从一个阶段进土另一个阶段,社会从旧的形态发展到新的形态,其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展和变更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发展,说到底是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更替的历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0.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力》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纳什这一观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要求人类必须普遍树立生态意识,必须把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放到一个更广放的系统——生态系统中去考察,而不是人为地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工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社会的短暂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反面证明了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8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1.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关于科学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断是认为生产决定科学,科学亦决定生产。从科学的产生和科学的发展看,是生产决定科学;从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科学又决定生产。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孕育着科学,生产越发展,就越需要科学。“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深化决定了科学的逐渐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科学。在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科学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和职业,许多科学成果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首先来自科学实验,然后再应用于生产;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增强了(D选项是错误的),科学中的某些领域,某些科学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现实生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日益加快,并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又决定生产。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是指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12.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物质形成的演化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物质交换和物质成果;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一切社会现象、过程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现,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8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3.党的十六大把尊重劳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和能量变换过程

B.人的本质活动

C.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首先,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把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劳动改变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其次,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就劳动主体而言,劳动者自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劳动就是人的肉体组织的运动。马克思指出:“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的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

第三,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劳动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而实现的。劳动的这种性质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基础。同时,劳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得以进行和开展,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随着劳动形式的发展和多样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8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4.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C.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D.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全部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础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产品,而且同时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劳动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不仅改造劳动对象,同时也改造劳动者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的发展。

人类的思维活动成果必须借助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在社会传播,被社会认同,并且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成果;思想也只有通过语言以感性形式展现出来,人们才能阅读和理解,才能变成指导人们行动的实际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因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而不是劳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68页;《大纲解析》第47-48页。

15.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具客观性的特点,表现在

A.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D.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其性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态随意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虽然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随意选择和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但是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人们可以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推翻旧有的上层建筑,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比如:资本主义革命推翻封建社会,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部分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也可以通过社会改革来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2页。

16.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下列社会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

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B.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动过程把生产关系的构成区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斯大林侧重从静态构成要素把生产关系区分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这三个方面。把马克思和斯大林的划分同一起来,可以把生产关系的构成概括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可见题目中的A选项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B选项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并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2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7.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的实践本质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使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决不会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9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8、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如下特征:

A.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B.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间接形成

C.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它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第二,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0页;《大纲解析》第49页。

19.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具有阶级性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

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为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观念、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经济主张等;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它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其中的自然科学,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同于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关系,是评价与知识、价值与真理的关系在社会意识领域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3页。

20.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组成

B.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

C.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D.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前提和基础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内涵的理解。

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政党、政府机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上层建筑虽然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但却不同于意识,它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经济主张等意识形态,它以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观念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发挥对经济基础的维护作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

2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社会存在的反映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涵义的理解。

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但同时也从事精神生产来满足自己精神层面的需要。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指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科学、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两个相关的哲学范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个人的社会经历、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体意识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的社会意识。个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政治生活条件、个人所属的阶级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丰富多样的个性。群体意识是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个人所结成的群体的共同意识,它是群体对他们所处的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二者统一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5页;《大纲解析》第54页。

22.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6年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是因为社会公德是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提倡遵守社会公德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舆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社会公德是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此外,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比较密切,能够比较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都是一定阶级的道德,具有比较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的阶级的道德。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时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决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永恒的道德。道德又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都与以往的道德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8页;《大纲解析》第56页。

2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它的一般特点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相对独立性

D.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特点。

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必然在意识领域中表现出来,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风尚习惯和道德观念。但是,社会意识本身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主要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同时又保留着过去的以往社会存在的某些材料;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对应关系。因此,社会意识的状况不能机械地用社会存在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来解释。但是社会意识的“独立”只具有相对的性质,归根结底,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它将归于消灭,但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意识依旧存在,因此不能说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并不具有客观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6页;《大纲解析》第54页。

24.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呈现为或超前或滞后的两种情况。(2)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其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关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的水平,同时还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存在状况的思想材料,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新时代的社会意识除了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之外,还要继承历史先辈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优秀的思想材料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实现正确反映和服务于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选项B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是错误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6页;《大纲解析》第54页。

25.“‘文明的冲突’立论的基础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即文化多元性将是全球一个持续存在的特点,然而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它的前提是只有西方式的地方知识才是可以普遍化的,为西方特殊论辩护”。这一观点

A.坚持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看到西方提倡的“文明的冲突”的实质

C.主张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

D.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题干引自杜维明《多种现代化:东亚现代化涵义初步探讨》,是他针对以萨缪尔·亨廷顿为首的西方价值中心论者提出的正确观点。萨缪尔·亨廷顿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垒从此以后不再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提出的很多观点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提出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国儒家伦理思想,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因此,杜维明批评“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指出了这一思想的实质。

在人类社会,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形成了人类不同的文明形式,这种文明的多样性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文明形式,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识结果和不同的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文化、文明的交流带到了世界各地。各个国家为了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吸引其他国家的注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必然有一个让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认识、了解本国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然而,由于各国文化总是特定历史的产物,特别是特定经济、政治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往往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因此,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各种文明形式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杜维明的这一观点,承认文明冲出的存在合理性,但没有提出要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选项C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各种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而认为文化之间存在着优劣,也不应把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价值文化强加给不同的民族或国家。而应该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先进文化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题目中的这一观点显然认识到了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文化。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要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一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离不开对社会的认识。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人类文明发展深入认识的知识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选项B是这一观点的正确之处,因此不选。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7.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对这种说法分析恰当的是

A.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正确观点

B.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

C.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错误观点

D.将文化的重要作用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在国家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对一个民族而言,文化集中表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那就失去了其维系的纽带,即“国将不国”。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的观念结构。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从本题命题所及来看,“文化”概念并不涉及与自然相对应这一层面。因此应该从狭义上来理解本题中的文化概念,即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因此,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倾向。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观念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8.费孝通认为:“社会在自然的演化中是继生物世界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但同样是实在的世界。”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

B.人类史与自然史在深层次上具有相似性

C.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D.以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性代替了社会主体的能动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活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费孝通这句话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是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这是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及其本质的高度的科学概括。这一观点的意义是: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9页;《大纲解析》第49页。

29.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与自然相比较,文明与愚昧无知相对立

B.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

D.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另外,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但是,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8页;《大纲解析》第56页。

30.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

A.社会的阶级结构

B.社会的经济结构

C.社会的政治结构

D.社会的文化结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结构的组成。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结构,从根本上说,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构成社会结构;从总体上看,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规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各种观念形态的连接方式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结构是整个的社会结构赖于存在的基础,政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中介,而文化结构处在社会结构的上层,这些子结构本身还包括许多更小的结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1页;《大纲解析》第50页。

31.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有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是按照国体来划分的。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它体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家的类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4页;《大纲解析》第53页。

32.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历史的观念》的史学著作中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发现了那种思想也就是理解了那种思想”,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

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B.否定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否定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

D.否定了社会历史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观的具体观点辨析。

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思想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思想因素的作用,本质上是唯心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