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2)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2)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12)

考研时间: 2010-12-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1)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变换,表明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规律;同时这种物质变换又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即是同物质和观念之间的交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又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就是包括物质运动在内的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2)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由于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以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3)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它不仅不能忽视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相反地正是在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中才表现出规律性。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2.唯物史观指出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指

A.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B.社会即自然,社会运动也就是自然运动

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D.可以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考察研究人类历史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异同。

马恩把人类社会看作一种物质体系。在物质性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一的。但是人类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这种本质差别在于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人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人类社会有其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的规律。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这一规律,指出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把社会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这一性质和特征的形象表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3.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人的活动受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制约

B.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趋势

C.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

D.人的活动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

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目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这说明目的和结果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第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第四,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意志的实现程度和活动的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4.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得以存在、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场所。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只强调社会规律的作用而否认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样就会陷入宿命论;二是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5.“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有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及其实现。

该题涉及的基本理论有:社会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历史主体具有能动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生质变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6.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杰出人物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以及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并获得新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并最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因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选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是与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它同人的自觉选择和创造活动是统一的。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也。在阶级社会,先进的阶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所进行的种种历史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多数人选择的道路”的命题,既没有表明“多数人”的性质,也没有表明它所选择的是什么“道路”如果这个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也能够成立。惨痛的历史教训早已说明这类命题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的错误更为明显。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势力是强大的,他们选择的道路却是逆历史潮流的。

历史进步的内容是具体的,因此对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而是要做辩证地理解,要赋予它以具体的历史的含义。用“能够实现社会公平”评价社会的进步是不科学的、片面的,它完全撇开了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借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否认了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奴隶社会较之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实现社会的公平,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却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7.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具体社会形态与社会规律的辨别。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解决阶级矛盾可以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采用暴力革命和和平革命两种不同形式。因此,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只有在有阶级的社会才起作用,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无阶级的社会形态中就不起作用。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只有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原始社会就不存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作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这一基本矛盾,并且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说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和91页;《大纲解析》第57和66页。

8.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使原来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以至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当时的生产关系只有发生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意味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随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而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适合的社会形式,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从根本上在历史的深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具有深厚经济基础的最大社会集团,它比任何个人或其他社会集团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刻的社会代表性,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强有力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通过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表现出来。阶级斗争的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决定性环节。(2)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是打击反动统治阶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产业革命,这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高表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活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2页;《大纲解析》第60页。

9.圣西门认为,一定社会制度的本质不是由政府的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才是社会大厦的基石。这一观点

A.发现政权的更迭只是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乃是经济的因素

B.看到了所有制是全部社会存在的基础

C.只是其空想的理论,并不具备积极的意义

D.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所有制观点的辨析。

圣西门在研究历史时,发现政权的更迭只是社会的表现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乃是经济的因素。他认为,一定社会制度的本质不是由政府的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才是社会大厦的基石。他说:确立所有权和使它受到尊重的法令,是向政治社会提供的唯一基础,这是因为社会的存在取决于所有权的保存,而不取决于最初制定这项权利的法律保存。

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但由于它在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涉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猜想,因此,它对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继承圣西门等人的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去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规律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2页。

10.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

A.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暂时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生产关系。生产关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在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时,应当注意,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得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个是经常变动的,另一个则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和可能。“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的这句话正是突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基本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相对稳定性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D.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成为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是从量变阶段进入质变阶段时,就必然提出从根本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冲破一切障碍、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最后总要被这种力量所打破。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时候,也正是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最为强烈,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力量已经成熟的时候。所以,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这时它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但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当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与可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要求,选项C是错误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就不能从旧社会中直接产生和建立起来,D选项也是错误的。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2.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观点

A.认为科技革命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B.认为哲学的发展受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制约

C.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哲学的发展水平

D.认为唯物主义形式的每一次改变都与其时代的自然科学背景不可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在批判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与这种世界观的具体表现形式相混淆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在恩格斯看来,哲学的发展要受到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自然科学尚没有自己精确的研究对象,发展水平很低,与此相应,便产生了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为了研究自然界的各个细节,通常要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与这种科学发展阶段相联系,产生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它向人们提供的是关于过程、关于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联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科学一系列新的发现,便合乎逻辑地产生了新形式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了,而且历史被第一次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样,一条新的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便被开辟了出来。可见,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形式的每一次改变都是与那个时代自然科学背景分不开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13.爱因斯坦说:“人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目标;关心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一思想揭示了

A.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的重要性

B.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

C.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

D.正因为人决定科学的价值,因此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不应依赖科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待科学技术与全球化问题关系的观点分析。

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因此,在解决全球化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人文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应该是本专业的专家,而且应该具有对人类和子孙后代负责的胸怀,即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对解决全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其核心问题就是,科学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因此,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应该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题B选项是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否认人与自然矛盾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就能解决和回答的问题,相反,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选项D,具有科学悲观主义的倾向,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的全球化问题是科学所不能解决的,也是错误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14.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意味着

A.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

B.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

C.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

D.科学技术具有多方位的社会功能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即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是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并认为科学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具有以下四种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科学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又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往往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先导。(2)生产功能。科学技术与其它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相结合,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3)经济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知识经济的时代。(4)政治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革命,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这四个功能都对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多方位的社会功能,而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在历史的深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15.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惟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但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人类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

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负面效应问题,我们应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科学是人类智力的伟大创造,其本身并不具有破坏性。科学成果的作用取决于如何应用,而应用的过程就是科学转变为技术的过程。科学原理的技术化过程,就包括如何应用以及对应用效果的事前估计和事后评价问题。我们不能同意有些西方学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盘否定态度。如果题目中提到的诺斯的这一观点。他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灾难,并且认同这些灾难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如此人类就陷入了科技治、乱的循环之中,其实是否认了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全球问题”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就能够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它需要哲学、法律、道德、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对策。题目探讨的是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16.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实质。

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同以往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我的新贡献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以前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区别。它揭示了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为我们把握阶级、国家和政治革命发展的规律性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1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A.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B.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形态的质变作了准备。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18.交往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A.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C.交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交往的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第三,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7页;《大纲解析》第64页。

19.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从所谓“人类天性”出发,来评判各种社会制度,认为凡是符合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便是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一观点

A.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B.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C.否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具体观点辨析。

民粹主义是指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和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以人民“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推翻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并通过农民村社去建设社会主义而得名。

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列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他们的错误观点,并全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首先是阐述了“经济社会形态”这个概念。列宁认为,马克思“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其次,列宁进一步阐明了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性,强调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列宁说:“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彼此发生生产关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社会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因此,只有深入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揭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第三、列宁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以生产力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20.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观点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粹主义历史观的辨析。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和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以人民“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推翻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并通过农民村社去建设社会主义而得名。他们主张主观社会学,宣扬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盲目追随英雄人物的“群盲”,主张脱离人民群众的个人恐怖策略,否认政治斗争尤其是否认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米海洛夫斯基是民粹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将英雄人物视为高于人民群众,并认为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1.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受历史条件制约

D.杰出人物对历史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人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基本含义是,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历史。这一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们历史活动所处的现实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其中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任何历史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历史观的意义上,所谓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时代进步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接团的代表人物。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能够加速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还要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或群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个人或群体的对历史的作用都必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2.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产生的主要根源有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唯心史观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历史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历史观总是在一定历史时代通过思想家产生的观点,这种历史观一方面要受到一定历史时代客观条件本身的发展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思想家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制约。毛泽东曾指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地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第二,思想认识根源。社会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由于它表现为人的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所以思想家们往往仅从人的思想意识和动机方面理解历史变化的原因。造成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的原因,还在于思想家们只是看到在历史前台活动的英雄人物的作用,并错误地认为这些人物完全是凭着知识、智慧、思想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第三,阶级根源。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就成为一种历史的事实。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政治的力量以外,还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3.“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关于历史创造者的具体观点辨析。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的观点。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针对黑格尔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超历史的绝对理性和绝对计划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明确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思想,科学地阐明了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历史规律不可能置于主体活动之外,它本身就是主体活动的规律。马克思在确定了人们在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了历史条件的制约性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指出,尽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活动的条件并不是由他们选择的,这些条件具有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性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就是规定历史进程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活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合力”才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4.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

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种无限体系,一种最高境界的物质世界和运动形态。在物质性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一的。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这一性质和特征的形象表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引起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而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也表现在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史观则坚持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2页;《大纲解析》第60页。

25.江泽民同志在谈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精辟地进行总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这一思想

A.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坚持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主张的根本观点

C.主张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主张正确的群众观点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党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利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并始终坚持这一点,进而正确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必须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想象,加强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主张的根本观点,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要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9-90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人的活动,恰恰是从人的活动,首先是从人的生产劳动中找到了打开历史迷宫的钥匙。

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人们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造历史。

其三,历史规律与历史创造者,历史发展过程与自然历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社会运动属于自我形式,自然运动是一种自在形式。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历史规律具有特殊性,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生活,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是,人不能自觉地选择历史发展的方向,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最后,唯物史观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创造历史。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