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23)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23)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23)

考研时间: 2010-12-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毛泽东指出,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段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和领导者

D.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认识中国社会。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性质和任务,正确制定革命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础。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强调了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我们已经明白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即“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总的概念,它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等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1页;《大纲解析》第139页。

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矛盾,又有外部的矛盾,既有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近代中国由于出现了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按照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在这些众多的矛盾中,必然存在着一两个主要的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在分析了近代中国存在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在这些矛盾中,由于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的革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座大山。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变化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20世纪的30年代,当整个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的侵略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整个中国社会矛盾体系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而国内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甚至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处于从属地位,都必须服从于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1页;《大纲解析》第139页。

3.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C.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D.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

自鸦片战争以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曾经欺侮过中国;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总是以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毛泽东指出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因此,中国要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中国人民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境遇,过上自由、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主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2页;《大纲解析》第139页。

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是:

A.太平天国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5.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是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第一,辛亥革命在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科学评价。这场革命最终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第二,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第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第四,辛亥革命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因此,第4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4页;《大纲解析》第141页。

6.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指的是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中国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三个统治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1页;《大纲解析》第138页。

7.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其标志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革命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革命对象、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有革命的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虽然继续参加了革命,但已经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后登上历史舞台,组建了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5页;《大纲解析》第141页。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A.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C.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C.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

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这是对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目的的高度概括。《讲话》中的这段精辟论述,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早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就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才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发展现代工业,实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因此,第8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9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9页;《大纲解析》第145页。

10.“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忽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C.忽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将资产阶级作为斗争对象

11.“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B.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C.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革命任务和对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革命的性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即使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任务只能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才能进行。题干的错误在于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以区别,而一概加以反对。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并非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争取的对象,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阶段,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才能成为革命的主要任务。因此,命题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混淆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任务与对象。同时,由于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因此,在指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第10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11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0页;《大纲解析》第145页。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主要是指: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商人、游民

B.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

C.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势力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是革命的动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指的就是革命的动力。认清革命动力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1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13.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

B.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C.农民问题

D.统一战线问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或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与广大的农民结盟,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1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5.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指出的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中农

C.贫农

D.雇农

16.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最主要的是指:

A.雇农

B.富农

C.中农

D.贫农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生活极为悲惨。他们不但要承受来自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还要承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因而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在近代中国,农民分为贫农(包含雇农)、中农和富农几个不同的阶层,它们具有不同的革命态度。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占农村人口的5%,他们有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带有半封建性,但一般自己也参加劳动。富农经济具有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性,是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富农一般可能参加,在反地主的革命斗争中,也可能保持中立,因此,要把富农和地主阶级有所区别,不能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20%,一般不剥削人,经济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政治上没有权力,受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不但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土地革命,而且能够接受社会主义。因此,全部中农都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是重要的革命动力的一部分。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的70%,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第14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1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16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1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1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

A.农民同盟军问题

B.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政权问题

D.武装斗争问题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应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便从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同时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一定要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不仅要参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且要努力掌握运动的领导权。

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异常强大,而且勾结在一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出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断地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这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3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19.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命题分析]这两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的重要内容。

人民战争开始后,革命的形势发展变化很快,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各项运动蓬勃发展,中国革命已经处于胜利的前夜。在胜利面前,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不顾党的政策,违背或者是有意模糊党的中心工作的现象。1947年至1948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下大力气纠正各项工作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规定了一系列的正确的方针、政策。为了使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政策和策略在中国革命中的阶段重要性,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求全党务必坚持这一总路线和总任务,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样就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因此,第19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20题的正确选项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1页;《大纲解析》第145-146页。

21.“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B.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C.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引文出自陈独秀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领导阶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作为革命的目标。最后失败了。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此中国民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不再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社会主义。陈独秀忽视了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仍然用旧民主主义革命观点来看待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民党的作用,贬低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因此,他认为这个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来统率,其前途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而无产阶级只能获得若干自由和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从而放弃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这是导致他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3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22.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这种观点,即“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关于这种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

B.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忽视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

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进行的革命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不需要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农民革命

D.资产阶级民主民主革命

24.试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其错误实质在于:

A.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没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敌人

D.认为中国革命始终处于高潮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毛泽东在1948年3月的《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中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时,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革命的领导权不再属于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因此这个革命又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第一步革命既为将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又严格地区别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22题题干中的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24题题干中的观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和性质,将两种不同的革命并做一步来完成,犯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第22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2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24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5页;《大纲解析》第147页。

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原因在于:

A.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革命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C.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D.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毛泽东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官僚资本。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不是革命的敌人。从主要的革命者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4页;《大纲解析》第147页。

26.毛泽东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代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B.是否带有革命性和软弱性这二重性

C.是否与劳动人民存在对抗性质的矛盾

D.是否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密切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分析,指出,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他们和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不是中国革命的动力,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一定联系,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所以,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表现为进步、革命与妥协、软弱的两重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0页;《大纲解析》第145页。

27.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软弱性

B.动摇性

C.妥协性

D.不彻底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较晚,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直接投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商办的近代企业的地主、官僚、商人形成;一是由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转变而来。

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分为上层和中下层,总的来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或中下层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无产阶级应该注意不要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同他们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另一方面,由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所以,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表现为进步、革命与妥协、软弱的两重性。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软弱性。毛泽东指出它是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2页;《大纲解析》第146页。

2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带有先天的软弱性

B.缺乏巩固的群众基础

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起就受到多方阻碍,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其一是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其二是受到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其三是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四是受到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所以,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另外,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未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5页;《大纲解析》第141页。

29.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称号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

B.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对国家政权问题的实践。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随着时局的变化,为团结各方力量抗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党正式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称号,把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并在抗日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7页;《大纲解析》第148页。

30.中央苏区的革命政权主要由以下阶级参加: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参加工农苏维埃政权的阶级。

中央苏区的革命政权是工农苏维埃政权,其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限度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为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主要特征有:第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党对政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在政府中设立党团,从大政方针上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第二,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第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行政区划。工农民主政权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军事机关和保卫机关几部分组成;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中央政府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两部分。第四,工农民主政权的组织原则是实行人民主权、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第五,民族资产阶级被排除在政府之外。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倒向了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由于受到当时党内“左”倾主义错误的严重影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参加革命的可能性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9页;《大纲解析》第148页。

31.“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联合政府》的内容。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进行了论述,指出,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将来纲领和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又说明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6页;《大纲解析》第155页。

32.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D.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认识。

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国民革命时期,邓中夏明确提出:“我们对于国民革命,即为了取得政权而参加的”。他还指出,只有无产阶级参加政权,才能防范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妥协软化,并制止其在革命后独揽政权,从而给将来建立工人政府“预为准备”。瞿秋白指出:“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却不会是资产阶级的”,主张由劳动平民组织的国家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以渐进于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各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主张。由于国民革命的失败,这一主张未能实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在各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即“工农共和国”,这是以工人、农民为主、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工农民主政权。1935年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随即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书中,又提出与国民党共同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主张,并表示愿意将苏维埃区域变成民主共和国的组成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8页;《大纲解析》第144页。

3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194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种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旧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它是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纲领包括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毛泽东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6-207页;《大纲解析》第148-149页。

34.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提出。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运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1948年12月30日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在1949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7页;《大纲解析》第148页。

35.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A.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B.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历史传统选择和确定国家政治制度。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第一,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的领导者,工农联盟是它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决定国家政权性质的关键因素。第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它的最终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是用普选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代表大会选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选举方法上,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这种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是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8页;《大纲解析》第149页。

36.人民民主专政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包括了: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范围。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民族资产阶级则作为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参加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做出过若干历史贡献。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拥护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一起筹建了新中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之一,而不是被当作专政的对象。当人民民主专政全面担负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实质上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后,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作为剥削阶级,理所当然地成为改造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它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再加上考虑到其在革命历史上的贡献,所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用和平赎买这个特殊的阶级斗争形式加以解决。这就使得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结构中,不仅包含工农联盟,而且还包含劳动人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8页;《大纲解析》第149页。

37.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

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8年6月中共六大通过了对土地问题的决议,对土地革命的政策作了原则规定。1928年12月,湘赣边区工农政府在总结分田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由于缺乏经验,《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工农民主政府而不是属于农民个人,这样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容易侵犯中农利益,不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1929年4月,在总结赣南土地斗争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1页;《大纲解析》第150-151页。

38.变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为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政策是在下列哪些文件中确定的: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C.《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以适当调节各抗日阶级在根据地的经济利益。这一政策既有利于照顾参加抗日的地主、富农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农民的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就根据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根据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1页;《大纲解析》第150-151页。

39.经济是每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为建立新式的经济,1947年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40.毛泽东首次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归纳为三大经济纲领是在: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首次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归纳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因此,第3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4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0页;《大纲解析》第150页。

41.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时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封建剥削制度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结合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封建剥削制度与民族资本、买办资本的结合

D.官僚买办资本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经济如下的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2页;《大纲解析》第139页。

42.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没收官僚资本具有:

A.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B.民主革命性质

C.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D.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没收官僚资本具有的双重性质。

毛泽东把1940年1月提出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有”的提法,改为“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这是因为:随着解放战争时期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党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明确提出没收官僚资本的问题。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的两重性质: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完成没收官僚资本的革命任务,使新民主主义国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领导地位。无产阶级可以利用由官僚资本转化而来的经济力量,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最终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相应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2页;《大纲解析》第151页。

43.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经济

B.过渡性质的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半社会主义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它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4页;《大纲解析》第152页。

44.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内容就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C.消灭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发展。将保护民族工商业作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2页;《大纲解析》第151页。

4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

A.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B.封建主义文化

C.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D.帝国主义文化

46.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47.区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的标志是:

A.是否是科学的

B.是否以共产党主义思想指导

C.是否是大众的

D.是否是民族的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它既不同于国民党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因此,第4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46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47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5页;《大纲解析》第153页。

48.江泽民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里,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B.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C.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D.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江泽民关于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论述。

本题考察的内容来自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的内容。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5页;《大纲解析》第154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主要是:

A.封建剥削加重

B.促使封建经济解体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充分发展

D.中国由一个独立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几百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从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顺利的、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在半封建状态。同时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更加重了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5页;《大纲解析》第192页。

2.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矛盾,又有外部的矛盾,既有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近代中国由于出现了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由于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座大山。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主要矛盾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解决。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5页;《大纲解析》第192页。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造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特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的基本国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性质,不仅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而且规定了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动力。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则是由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国际国内新的革命形势所造成的。由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以后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因而它构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因而革命的阶段性质也不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规定的,而是由世界革命所处的阶段性质所规定。五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