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下)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专业课复习 >> 心理学 >> 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下)

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下)

考研时间: 2015-04-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春暖花开正是备考的黄金时期,2016考研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感受到这暖暖的春意,心中理想的种子茁壮成长了呢?对于报考2016考研心理学的考生来说,由于该专业公共课分数线较其他科目来说较低,所以考生们在完成公共课备考的同时,专业课的备考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决定着能否进入理想院校的大门。今天都教授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教育心理学部分“学习的构建理论”这一重要知识点。

学习的构建理论(下)

认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认知构建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布鲁纳、奥苏泊尔等的认知学习理论有较大的连续性,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丰富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同化和顺应统一的结果。

1.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

A.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B.学习生成过程的模式。所有学习活动都可以用生成过程来解释。面对不同的学习材料,人们的建构和意义生成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一般会经过几个固定阶段。

2.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

A.认知灵活性理论的学习观。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认知灵活性,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境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因为在结构不良领域中,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个单独的观点虽然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不是充分的。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类,构建主义要寻求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

B.认知灵活理论的教学观。随机通达的教学原则,运用各种媒体交互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负责与机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

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社会构建主义是认知构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以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关注学习和知识构建的社会文化机制。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构建;学习者应在社会情景中积极地相互作用,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

1.文化内化活动理论:

A.内化理论:学习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在过程。

B.活动理论:学习通过对活动的参与来实现。

C.支架式教学: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的应用。

2.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主要强调日常认知、真实性任务和情境学徒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A.情境认知与分布式认知。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知识是情境化的。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介质之中。

B.情境学习与教学。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活动联合起来。

C.认知学徒制。

D.抛锚式教学。

通过都教授今天的带来的有关“学习的构建理论”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各位考生是否都能够游刃有余的应答了呢?希望大家都能看遍漫漫研路上美景,向着梦想不断进军。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