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我的考研 >> 备考指导 >> 复习指导: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复习指导: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考研时间: 2011-08-0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每一次失败都给人以教训,同样,每一次成功也会给人以启迪。在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之后,善于把握中国革命自己的经验,就成了革命成功的关键一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也正是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就一知识点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一、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

中共一大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其历史特点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一方面,它所接受的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共二大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强调走群众路线来开展革命。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等胜利,但“4.12”、“7.15”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讲,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统一战线出现分化;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被拉进反革命营垒。从主观方面讲,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切实际的指导。

经验教训: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必须不断加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

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1935年10月19日陕北吴起镇会师,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一二九运动标志着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洛川会议:1.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3.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内容: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相持阶段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争取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孤立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减租减息、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毛泽东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著作,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重庆谈判后,和平破裂。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历史证明,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加之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不允许,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了“两个务必”的作风。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并且指出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规定了新中国基本的民族政策;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在于: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