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的考研路:自信坚持 就这样考进中科院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我的考研 >> 心情故事 >> 懒人的考研路:自信坚持 就这样考进中科院

懒人的考研路:自信坚持 就这样考进中科院

考研时间: 2010-08-3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我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材料物理系,在本科期间,我们既专营于物理的定律,又精业于化学的方程。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既学物理又学化学,顺带地也学了些工程与计算机。所以,中国科学院中除了英语系之外,其他好几个学科我们都应该能报考。

我家在长春,大学四年都住在家里,因此我之前的考研目标是长春的光机所和应化所。考前考后包括到现在,都有人很不理解,说我学材料的怎么想起来去考理论物理了。

在大四上半学期的9月末,我参加了一次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也就是在竞赛的这三天中,一名队员整天地向我们灌输北京的优越条件,如清华怎么辉煌啦,北大怎么漂亮啦,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条件怎么优越啦,等等,搞得我和另外一个家伙对北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导致我们三个通通在竞赛期间决定报考中国科学院设在北京的院所,而且一个比一个疯狂:那个灌输者报的是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我报考的是理论物理,另外一位就干脆报考清华金融系。当然这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竞赛成绩,只拿了一个全国二等奖。

既然网上报名完成了,那就安心学习吧。可是,我意识到物理所苛刻的入学条件,是越想越害怕,甚至因为这个休息了好几天。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害怕是多余的,现在我很庆幸当时坚持了下来。等到现场报名结束后,这种担心就变成了一种动力,既然我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切记,一旦定了考试方向就不要更换,否则会浪费你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的考研准备时间可以说是比较迟的,真正开始正式复习是在数学建模结束后。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我也是比较懒的。我的自习时间从早上10点到晚上6点,共8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每星期还给自己放假两天作调整。原因之一是我认为劳逸结合效率比较高,之二则是长春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我不愿意早晚出去挨冻。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复习时间够吗?我的答案是:足够了。在这期间,我将英语单词背了8遍,政治背了3遍,两门专业课习题集各做了四五遍。而这些都在3个多月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搞定的。切记,考研中间不能有间断,调整时间是必需的,但是不能太长。

等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结束时,我长吁了一口气:"中国科学院的大门正在向我打开!"

到了12月份,气氛就比较紧张了。首先是期末考试就要来临,其次是那帮平时不来自习的考研者也来了,这样自习室里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好几次我竟然没有找到空座位,原因之一是在上课,更主要的原因是占座太疯狂了。回家?错,切忌在家中或者寝室里面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是最低的。百般无奈之下,我想到了一个方法,既不打扰已经占座的同学又能解决自己的自习问题。我把桌椅搬出了教室,在走廊里继续了我的考研复习。虽然有自习同学的诧异目光、扫地大妈的多次训斥以及缺乏暖气的瑟瑟发抖,但我依然坚持到了最后,直到考研前一天。坚持就是胜利!

考试前夕,我得知我们的考场离我家比较远。即使这样,我也认为去考场附近租房不是必需的。原因则是我睡不惯旅馆的床,这点很重要。我接触的有好几位考研者就是因为没睡好而落榜的,当然,也许是因为紧张导致的,但是很显然,不熟悉的住宿条件是造成失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天考试倒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让我受不了的是前一天我妈炒菜盐放多了,导致我喝水比较多,从而使我英语考试三个小时有两个半小时是在忍受小便的煎熬与提前交卷的犹豫中度过的。第二天依旧,我很惊奇地发现两门专业课题目总共只有一道题我之前没做过,所以我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做完了本该六个小时完成的考试题。可见我多做题的战略取得了彻底的成功。切记,做题永远是最根本的,背也好,推公式也好,都是为了做题的需要。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考研试卷,就像我,那就把参考书上的每道题都做一遍。等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结束时,我长吁了一口气:"中国科学院的大门正在向我打开!"同时我发现,跟我一起考试的那个灌输者垂头丧气,原来试卷上有两道大题之前我们曾经一起讨论过,可她没有做出来,这就是不做题的结果。

经过三个月即担心又期待的等待后,成绩公布了,除了英语(59分)外一切正常,总分391,基本可以确定考上了。我的考研就这样结束了。

我记得在我由于压力太大而调整的某一天恰逢长春大雪,我因一时激动,赋诗一首。诗名:考研--励志。诗曰:

大雪冰城自难销,

孤芳独放任寂寥。

花香苦寒非易事,

注定今生志更高。

反正我想借这首诗表达的是: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你看,像我这样的懒人都能坚持下来并考研成功,你们为什么不能呢?

(作者:李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物理研究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