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2005年考研社会研究方法试题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历年真题 >> 专业课试题 >> 河海大学2005年考研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河海大学2005年考研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考研时间: 2008-11-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分层抽样

2.区群谬误

3.同期群研究

4.中层理论

5.假设

6.效度

7.无结构访谈

8.内容分析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

1.什么是操作化?试以“就业意愿”为例,说明概念的操作化的步骤。

2.问卷的封面信通常应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

3.与访谈问卷相比,自填问卷有哪些优缺点?

4.在访谈中,提问时,为什么不能带有倾向性?

5.在实地研究选择研究地点时,选择熟悉的地方,如家乡,可能会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三、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任选其中3题。每小题20分,满分60分)

1.与实证主义相比,人文主义方法论具有那些特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定性研究?它与定量研究有什么区别?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有什么作用?请就“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影响”这个题目,请您谈谈如何开展探索性研究。

4.文献有哪些类别?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是如何利用第一文献对在美国的波兰人进行研究的?他们利用文献的方式,对您研究“流动农民的子女教育”课题(假设中的研究课题)有什么启示?

请点击查看更多河海大学考研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河海大学历年考研专业课试题汇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