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梳理:受众论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我的考研 >> 备考指导 >> 2017考研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梳理:受众论

2017考研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梳理:受众论

考研时间: 2016-01-2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受众

一、受众的界定与类型

1、受众定义:即受传者、或称阅听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2、 受众特点:多、杂、散、匿

大众传播受众数量巨大,许多大型媒介的受众要用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亿来计算。

大众传播受众由不同民族、国家、阶级、阶层、社会地位、职业、文化水平的社会成员构成,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大众传播中一个复杂的子系统。

大众传播受众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职业、有着不同动机,互不相识、互不联系,是无组织的群体。

大众传播受众相对于传播者而言是隐匿的,传者可以了解受众整体的主要特征和愿望,却无法了解单个受众的具体情况及愿望、要求。

受众的选择行为

传播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受众有选择的接触一种媒介,且往往只选择那些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东西。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一般加强自己已有的观点,而不是改变其信念。

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上。

一、 选择性注意

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媒介内容注意力的方式。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如知识分子一般选择印刷媒介,教育程度偏低者多选择电子媒介;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能够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念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取向。

二、 选择性理解

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

在受众注意到的信息中,只有一部分才被进行深层认识、思考和处理。

三、 选择性记忆

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受众在选择性的接受和理解之后,能够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量大大小于前者。

受众研究与受众理论

一、受众研究

二、受众理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