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传对外汉语经验分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传对外汉语经验分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传对外汉语经验分享

考研时间: 2015-12-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摘要】语言学理论和现汉古汉综合各占150分,不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精读教材,打好专业课的基础。

  拟录取名单出来以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地,四个月的准备,回过头去看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里,和大家说说经验吧。

  ►专业课

  1、语言学理论

  这很重要,占了150分,是重中之重,因为我大三这一年我一直都在学这门课,所以我复习开始的比较晚,是在九月份开始的。每天都要看不能间断,九月十月份我一直是看书没有背,而且我是对照着真题看的,这样做主要是看中传出题的重点在哪儿,哪部分考哪部分不考你心里会有个数。这样我大约看了两到三遍的课本。课本主要是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和岑运强《语言学概论》,前一本我学过所以很快的过了两遍,后一本很重要而且我没有学过,所以我看的比较仔细、比较慢,看了三到四遍。

  到了十一月、十二月,主要就是背,一遍一遍的背,我也不知道背了多少遍,背课本、背参考书、背答案,我最后一个月背的主要是北语的真题答案,它总结的特别好,在今年也有很多大题几乎就是原题。我复习的还是不够扎实,15年的题不难,但我还是比较艰难的做完了这一门,三个小时我根本就不够,前面名解费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时间不够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最后我考了118,很丢人。

  2、现汉古汉综合

  也是150分,这一门每年都考得比较基础,今年的尤其简单,所以上130以上的人不少,我考了133。

  对于现汉,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背的不是很多,就是多看当课外书似的那样看,我是很喜欢现汉的,课本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在暑假的时候还做了一遍笔记,这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当然时间的分配得看你的基础怎么样了。

  对于古汉,中传考察的不是太难,这几年一直考的课外的文章,就是翻译和句读,一般是50分,不难但也需要你的古文功底。初期我是看王力的古汉前两册,比较熟了之后我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像字典那么厚的《古文观止》,从前秦到宋朝的文章比较重要,我是都读了好几遍,作用就是为了培养语感,到考试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写出来,而且可以句读的比较靠谱。

  在综合卷的考试中文字部分一般会占10到20分,就是分析字的造字法和本义,我觉得这需要课外积累,我是从图书馆借了两本分析字的书,最后两个月在宿舍睡觉前看一个小时,要坚持下去,最好是一边看一边写加深印象。15年考了10分,10个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