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七年备考三个月,大龄考生如何完成绝地反击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工作七年备考三个月,大龄考生如何完成绝地反击

工作七年备考三个月,大龄考生如何完成绝地反击

考研时间: 2018-08-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摘要:毕业七年、大龄考生、十月才开始,似乎种种的不可能都发生在了楼主身上,但是这一切真的就只是幸运吗?帮帮认为运气固然存在,更重要的还是方法和心态,心中有谱的人是真的可以料到自己的结局的。考研是一件困难而不困难的事,每一个人对考研对自己都要有清楚地认知,才能更好地备研,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加油吧,19考研勇士们!

  本人1988年出生,大龄考生一枚,本科毕业已经七年,目前是一名执业律师、公司法务。

  2018考研正式落下帷幕,我收获了自己想要的完美结局,华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法律与金融专业初试总分361:英语74、政治58、专业课123、法学综合106;复试口语43、听力39、专业课135,总成绩578。

  是的,相比好多高分学友,我的成绩乏善可陈,但基于备考过程中若干所思所想,斗胆梳理出来部分短识浅见,尤其针对往届考生,但愿有可为启发之处。

  首先说一点,我因为工作原因和决定考研的时间关系,从2017年10月国庆节后才开始复习,备考时间较短,而且还是边工作边复习,很大程度上,我是把2018考研作为一种演练和测试,即便不成,以为2019考研做准备,因此只重点对自己相对掌握较好的英语和专业课谈一下看法。

  考研本该就是一项需要充分时间准备、充分精力投入的战役,不能心存偶然和侥幸,以下我所说和所经历的,仅供学弟学妹参考,并权且算作给各位大龄考生的一个激励吧,Nothing is impossible,man should have a dream,just believe yourself,If you try,maybe you can get it。

    一、考研背景简略

  1、因何考研

  私以为而立之年考研无非两种:一是学历所需,二是知识所需。

  如果是为了学历,法科生一般选择难度较小的在职法硕、或者法学法硕,这样比较省时间且不耽误工作或者耽误较小,但因为不脱岗或者短期脱岗,除了得到学历之外,所学较少。我是后者,单独的学历不是我想要的,为了求知求学,也为圆梦。

  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数年之后,渐渐发觉自己感兴趣的法律领域,并时常困惑于所学尚少、所需尚多,因此,决定报考学术型专业研究生,给自己一次机会和充分的时间,系统完整的再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名师大儒点拨。

    2、为何华政

  大约九年前,考研初次择校时,华政即为首选,我本科是一所综合性211院校,研究生就想选择一所法学专业学校。

  华政地处上海,中国金融商事法律发展的前沿阵地,加之海派法学务实、开放的研究气息深深吸引着我,但本科毕业当年基于其他考虑,先选择重点备考司法考试,司考过后,再战华政发现难度颇大。

  于是改选当年初试考试方式和司考较为近似的中国政法大学,结果专业成绩还可以,万没想到英语遭遇滑铁卢,无奈饮恨。七年来,再没考过,但考研的心思始终萦绕心头,于是2017年,在而立将至之际,再次起航。

  本次备考,不再犹豫,华政是我不二之选,七年来这一点始终不曾动摇。

  至于专业选择,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是我最想就读的院系,开始关注国金院,始于罗培新老师的新浪博客,我渴望成为国金院的一员,在国金院的成长中见证自己的进步。

  国金院招收研究生只有一个专业方向:法律与金融,该专业的学习方向与我近四年的工作范围有较大的重合,也与自己的兴趣点契合。

  专业兴趣这方面对于往届生,尤其年龄稍大点的考生至关重要——方向大于努力,我认为在没搞清楚自己重点想学什么之前,其实还不如专心工作。

    3、家人支持

  考研不是一两天,读研也不是一时半会,尤其对于往届生,大龄考生,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抉择,需要取舍。

  在起航之前,倾听一下家人意见至关重要,如果你已成家,那另一半的意见更需要被倾听,美好生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能得到家人或者另一半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必定会让你的备考进程事半功倍。

  当然或许也会有分歧或误解,但我想选择权在你的手中,如何更好的消弭分歧,砥砺前行应该是你需要正面应对的人生考验,李开复曾说“follow your dreams,follow your heart”,每个人自己应该更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二、初试准备

  1、英语:app百词斩为主

  英语一度被我认为是考研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七年前第一次考研,英语35分,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印象中,这个成绩是那年我本科法学院所有考研学生中的最低分(或许可以角逐一下院史最低分了)。

  即便我有通过CET6,那一刻我依然对自己有过深深的怀疑,怀疑自己英语真的好烂。

  本次考研,我也没敢奢想自己能在英语上面有太多作为,目标就是分数线50分即可,即便50分,我对自己都不足够自信,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倍加用心复习。

  我因为备考不算充分,其实经验较少,重点说一下自己复习单词的心得和对阅读理解的小认识。

  (1)单词

  和大多数学友一样,我的复习从单词开始,我觉得考研英语重在阅读理解,而单词是最重要的难点。

  和大多数学友不同,我复习单词主要是通过手机APP百词斩(工作中,拿个单词书去记忆有诸多不便,而百词斩很好的解决了我的需求,工作时间用来学习和工作不甚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也不方便),直接考研词汇。

  从最开始每天20个单词到后来每天60个,英语与我而言,实在丢的太久,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好痛苦,越是记不住就越不想记,三十岁的记忆力真的不需要考验,太差了。

  但慢慢找到了诀窍,记忆词汇不是靠每天一次性记忆就能成功的,对每天新学的单词都需要反复两三遍才行。

  我首先固定了每天学习单词的时间段:早起上班路上约1小时第一遍,午饭时间或工作闲暇补充记忆,下班路上约1小时第二遍,睡前补充记忆,一天平均约两到三遍,这样记忆效果就牢固了许多。

  分享一下我认为百词斩的几个优势(非托,没人给钱):

  A、情境记忆方法:每一个单词都有配图和例句,相对加深了理解,部分单词还有补充的例句、小视频对话或歌词解析,我认为这种情境记忆方法对加强词汇理解和记忆帮助很大。

  B、重复记忆设置:第二天开始背单词时,会先复习前一天背诵的词汇,而且会穿插之前数天你背诵过的约10个左右单词,相当于检验一下复习效果。

  C、例句中记忆:每一个单词至少都有一个例句,一般并不非常复杂,我是在背诵例句之中记忆单词的,也相当于增加了对短句的背诵,感觉对写作文起到帮助了,其实考研作文不一定非要靠复杂的长难句型取胜的,重在运用的灵活。

  D、词汇分类清晰:APP首页点击单词列表,自动将词汇分类为已学、未学、已斩和收藏四类。

  未学词汇是还没有复习到的可以忽略;

  已学词汇是按照时间顺序,显示你当天和之前学习的,并且默认只显示单词,翻译和例句需要你点击才能查看,这样就方便你白天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复习时检验记忆效果;

  已斩词汇是那些你认为已掌握的不需要再次复习的,有一些词汇是已经印到你的骨髓,怎么都不会忘记的,就不需要再花费宝贵时间了,直接点击“斩”即可;

  收藏词汇,我是针对比较奇怪的、不常用的、以前没见过很复杂不好记忆的,权作一个特殊标记,针对考研的话选择性不做重点,以便降低自己备考的难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百词斩约一个半月的复习之后,我再打开自己买的正康英语词汇,发现正康就简单了,于是就没再看正康,只使用百词斩。我主要是时间实在不允许,学弟学妹在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建议最好通过两个版本的词汇互相检验,加深学习效果。

  对于往届生,千万不要被庞大的词汇吓到,也无需因为自己长时间的荒疏而自乱阵脚,其实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你就能重拾几年前遗忘的词汇量,他们在你的血液中,只是需要激活而已。

  总结记忆词汇非常重要的四个原则:

  A、不要贪多、重要的是坚持每天都要记忆,反复记忆,以两三遍为宜。根据个人情况,每天50个、60个或者100个新词汇都可以;

  B、每天记忆单词放在零碎的时间即可,最好每天固定时间段,这样有助于形成习惯和更好的坚持下去。我因为工作关系,选择每天上下班途中各1小时,午休、工作间隙甚至出差途中和晚上睡觉前夕这些琐碎的时间,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早、中、晚刚开始复习的时间;

  C、不建议死背,学会在情境中记忆单词。英语是一门语言,记忆单词的目的在于运用;

  D、灵活运用,不痴迷于高级词汇和长难句。对应汉语表达的可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英语单词,如果你没记住或者没想起来,可以换一个相对简单的哪怕是复杂一点的说法即可,全在灵活。

  比如“同时”,有一个很恰当的高级词汇simultaneously,但如果记不起来,简单的说atthesametime也是一样的。

  (2)阅读理解

  经验不多,谈一下我的认识。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占了几乎80%,大小作文也在于理解运用,其实如果把英语试卷都翻译成汉语,再让我们做题,难度基本上很小的,每个学友估计都能做90分,为什么英语试卷就不能,纯粹就是没有理解透而已。

  关于阅读理解的一个小秘密:每道题5个选项的答案在文章中基本是按照先后顺序的,一般一个段落对应一个答案,第一题的答案肯定在第一段,最后一题的答案肯定在最后,几乎是按照这个顺序。

  这个虽非绝对,但足够靠谱。当然,这只是一个小诀窍,只能锦上添花,想要做好阅读理解,还要靠多练习,在考研英语复习资料外,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FT每日英语”,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深对英语阅读的掌握。

  我英语初试74,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比我七年前考研英语高出39分,于我而言,打破了心魔,极大的提升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认为英语备考中只要重点抓住两点:词汇和阅读理解,英语过关不会有问题。

  2、法律与金融专业课:指定教材和精讲笔记+《现代公司法》+冲刺资料

  专业课,是我今年备考过程中准备最充分的,花费时间最多、付出精力也最多,我认为这是我考研全部的努力所向。

  (1)教材和精讲笔记

  《商法教程》购买于2009年,到现在还没有再版,遗憾的是九年了我居然都没怎么看;《经济法教程》购于孔夫子旧书网,有幸买到一本我猜应该是备考经济法的前学友复习过的,书中标注了清晰的横线,我读起来格外省事,还稍稍提高了一点效率;其他几本《金融法教程》《公司法剖析》等购于淘宝。

  我是笨方法,先通读教材,难懂的部分,比如公司法剖析,多读几遍,好在华政指定的教材虽多,但有几本书只指定了部分章节复习起来相对方便。

  教材很多可以对照着笔记来阅读,相对来说,笔记精简而高效,如果有自己觉得有必要增加的地方,可以在笔记边上备注和补充,这样一遍下来,笔记才是你的笔记,而不是机构的笔记。

    (2)扩充教材

  指定教材中,我认为《商法教程》是最重要的,但这本书是2006年版,在重点章节比如公司法,知识没有更新,公司法肯定又是专业考试的重点。

  于是我补充参阅了刘俊海老师的巨著《现代公司法》上下册,主要是上册,对理解好多问题挺有帮助的,刘老师的这本书共17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公司法相关的所有问题,并且可读性很强也方便理解,推荐如果有时间的学弟学妹可以做个参考。

  毕竟大龄往届生,单纯拼记忆,是没有优势的,需要更注重对知识结构的体系化理解。

  (3)冲刺资料

  华政考研复习资料有几家,做的都挺好,各有特色,考点编排都很有针对性,在最后一个月,我重点参考了冲刺资料,帮助很大,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考点。

  (4)公众号推文

  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以课本为主,课本是指定的参考范围,虽然可能会有超纲,但大部分的考题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站在一个往届生的角度看华政法律与金融专业考试,我认为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果能针对相关问题发散性思考的话,会有一定积极效果,华政初试全部都是主观题,很在意考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考察,而这方面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建议能够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关注几个金融法律方面的微信公众号,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复习的间隙作为一个调节,尝试阅读几篇较有深度的推文即可,但要注意度的把握。

  在此推荐几个公众号:法金社、东方法律人、砺石商业评论、华尔街俱乐部、市值风云、饭统戴老板、互联网金融、泽平宏观、香帅的金融江湖、比较公司治理等;和几个APP:华尔街见闻、21财经、财经杂志、FT中文网等。

  提示一点,在考场上发散性思维很重要,可能会有的题目你不熟悉,但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作答,从考题的侧面突破,主观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怎么思考最重要。

  这一点就要求你不能蒙顶,冷静下来,只管作答,做到自圆其说即可。在考场上,时间很紧,想要答好每道题并不容易,我的方法是一道道题往下面写,不要想先写会的,余下的等答完再补充,其实你基本不会有时间再去补充的,最好一遍过。

  总结一个教训:在考场答题一定要有轻重主次。华政的考题分为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论述等,名词解释每题7分,简答每题10分,而论述多达20分。

  我开卷看到一个名词解释自己很感兴趣,洋洋洒洒答了很多,占用时间过多,即便满分也才7分而已,导致后面论述题时间不充分,作答的时候写字就潦草了很多,思路也有点慌乱。这就是战略性错误,考试毕竟是追求分数,切忌任性。

  综上:总结三点:

  A、以教材和笔记为中心,法律与金融专业重点公司法、证券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时间允许了可辅以其他教材。

  B、法律重点在于实践,应该分出一部分零碎时间关注时事财经,多浏览一些公众号文章,但不建议泛泛而读,可选择阅读较有深度的相关推文,以做到开阔视野、加深理解。

  C、考试时,谨记发散性思维,没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注重理解,多角度分析。我专业课初试成绩123,应该说达到了中等水平吧,在复习时间有限的范围内,取得这个分数已经很满意。

  3、法学综合:复习笔记+冲刺资料

  法学综合指定的教材很多,但基本都只是每本书的部分章节,因此整体上就好把握,尤其以宪政、经济法、民法、刑法为主,毕竟这是可以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的。

  因为时间有限,法综直接以复习笔记和冲刺资料为主,其中,复习笔记为参照、比如针对宪法新增加的部分,冲刺资料为重点,从而抓重点,强化记忆。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法综的复习相对粗糙,谈不上什么经验,我法综成绩106,太一般的成绩,不敢误人子弟乱讲话,各位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准备。

    4、政治

  政治于我而言全是教训,没有经验可谈。我文科出身,基础尚可,对政治有先天的自信,七年前几乎是裸考,成绩大约70,今年限于时间关系更没怎么准备,只粗看了肖4和肖8的主观材料题,客观题应该是答错了很多,政治考试今不比夕,客观题好多知识点没复习到不好蒙了,主观题如果不是还有点功力,政治甚至有不过线的危险。

  我的政治分数符合自己的付出,只得到了58分,因此选择闭嘴,对文科生而言,政治最不容易拉开太多分数,但如果准备充分,相对其他几科,干到70分以上可能也是最轻松的,起码比英语简单的多。

  因此全看各人备考安排,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建议足够重视,毕竟初试的分数是各科简单相加,好拿的分为什么不争取呢?

  初试总结:准备相对充分的英语和专业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对基本裸考的政治和准备不够充分的法综,相应也没有出现奇迹。

  考研是一场战役,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足够的付出,到了考研的阶段,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已经历过无数考试,也形成了各自不同而贴合自身实际的复习方法,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分享,都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万变归宗,方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付出。

  对于很多在工作中,迟疑要不要读研的兄弟姐妹,其实我想说,选择真的很重要,一切都看你自己怎么选,如果你选择安心工作,OK,那就努力做好眼前事,让自己成为更加优异的选手;如果你选择读研深造,也很好,坚持每天的努力,注重日积月累,这最重要也最难做到。

  但无论怎么选,时间不够都不是理由,你每天都可以安排足够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只看你能否坚持、是否用心。

    三、复试遐思

  到复试阶段,只需要准备英语和专业。建议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如果你有1%的机会进复试就立刻着手复习,因为华政的复试通知下来较晚,并且复试通知和复试时间间隔更短,今年只有三四天,而且个别专业可能会扩招,不然通知你复试了,你没准备,就呵呵了。

  1、英语

  (1)听力

  大家都说听力难度和六级相仿,考完之后,我发现这样说太粗糙,但也大体不差。

  准确的讲,听力题是杂糅性的,由六级题和其他考试题混合组成,由六级组成的部分当然就是六级本身,而其他考题有一两道比六级简单,不论是理解上还是语速上,如果你六级没问题,这一两道题可以轻松拿分,也有一两道题感觉比六级要难,基本听不太懂。

  总体上如果简单的去备考,将历年六级真题听力搞清楚基本就问题不大,至少35分以上保底。

  我复习听力主要依赖APP可可英语,软件每天都会更新英文音频和视频,大部分都是原版的英文,比如BBC的新闻短报、TED演讲、艾伦脱口秀的片段等等,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尤其是TED演讲,还能同时学点新知识,质量都很高。而且不像六级那种都是中国人读的英语,听起来怪怪的,也没意思。

  复习时间是之前每天上下班途中背单词的时间段,这样至少保证了每天上下班约两小时的听力练习。同时也练习了一小部分真题和可可英语上面的部分六级模拟题,总体而言,每天都坚持学习一个多月的时间后,还是取得了一点进步,听听力感觉相对比较好了。

  听力考试是在松江校区机房,有以下几点提示:

  A、关于耳机,基本都没问题,我觉得不需太过担心,至少我还没听说谁耳机出现故障;

  B、关于听力的质量和语速,今年的听力都很清晰,有一道好像读的时候音量稍微小一点,但足够了,基本没有出现造成影响的杂音;

  C、听力时间很短促,在听完题目的同时,一定要填涂答题卡,不然想等到考完再涂,绝对是来不及的。

  因此,听力不能犹豫,第一遍听到是哪个答案,就选哪个,不要纠结。

  (2)口语

  口语是最拉不开分值的一项测试,我备考是以震川的英语复试资料为主,重点诵读了资料上面的英语文章,并自己做了摘录,反复朗读,同时还借助可可英语上面的阅读栏目和FT每日英语每天读点英语,保持语感和发音。

  口语的复习就是需要你读出来、说出来,最开始我也跟潮流记了几个句型,但其实没什么用的,主要就是你针对一个问题,能用英语,流畅的说出来即可,即便是比较简单的词句。

  因此你要尝试用英语去沟通,用英语组织语言表达想说的话。

  我刚开始是先把汉语说出来,再去翻译成英语,最后直接用英语去组织,这样慢慢的进步,到口语面试时候,基本上能用英语简短的表达对一个问题的见解,应付复试足够了。

  口语测试由外语学院老师考核,不需要自我介绍,直接抽题回答,每一个人的时间只有三分钟左右,其实很快的,我认为老师重点考察的其实是你的发音,和用英语的熟练程度,我觉得最多一分钟老师基本上就给你把分数打出来了。

  因此,一定不要太过注重去背诵一些很复杂、自己都难懂的长难句,只要能简单点、流畅点把英语说出来即可,发音不太好的话,语速可以适当放慢点。同时、注重礼貌,进门前后不失礼仪,不要慌张。

    2、专业课

  (1)着装,法律与金融专业的复试要求穿正装,学院比较注重这点,因此不管男生、女生,仪表上也必须足够重视,我因为工作中一直都是正装,这一点可能相对比较自然。

  (2)专业,专业复试重点还是要讲专业知识的,专业复试没有重新指定参考教材,意味着考核或许会比较分散,法律与金融相关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会涉及,那么也就代表着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自圆其说即可,重在考核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

  在这方面,作为往届法律实务在职考生,复试之前我是相对比较自信的,我一度认为专业课面试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一点优势。

  初试过后,我没再看初试的教材,复试准备以公司法为主,重点研读刘俊海老师的《现代公司法》《现代证券法》,因为时间关系证券法看的较少,同时搜集和阅读了华政部分老师近年论文和公司法、金融证券领域其他老师相关论文,也在持续关注财经时事。

  但复试下来,反而没了那么多自信,我以为自己能够平常心,没想到进了教室,面对五位老师还是很紧张,尤其自我介绍的时候,声音还有一点颤,抽到的两个题目: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异同、私募与公募。

  我选择回答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这对我应该是拿手好戏,但我回答的并不好,太过纠结异与同,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好多应该表达的方面都没有说出来,这直接影响了我回答老师提问的发挥。

  在问答环节,我心态慢慢平和下来,表现趋于稳定,但毕竟20分钟时间太过短促,其实老师们能够提问的问题并不太多,我还稍微超时了,感谢老师们多给了一分钟时间。更感激老师们给了专业面试135的分数。

  (3)心态,面试很重要的基础:心态。

  我首先自己表现不够好,七年来我其实见过很多人,也经过很多事,我认为自己应该能够从容应对,但没想到,当我坐下来面对五位老师,内心还是充满了紧张,倒不是害怕自己的发挥、忧心自己的知识储备,甚至不是因为信心不足。

  就是紧张,没来由的紧张,好像红楼梦中刘姥姥初入大观园那般,事后我仔细回想,或许是在内心深处对华政最迫切的渴望吧。

  但无论如何,紧张的状态会影响到你的发挥,就好像脑子突然不好使,转不动圈一般,思考问题会短路。

  总结:华政的面试其实很公平,每组面试先后顺序以抽签决定,流程如下:先抽题,每人抽2题,并选择1题作答;5分钟自我介绍、5分钟答题、10分钟老师提问。

  老师不会刻意为难你,一般会针对你的自我介绍、简历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发问,我理解老师们基本也是在引导你向最完美的方向展现,然后优中选优,毕竟老师们面试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让你出丑。

  他们是在发掘每位同学的潜力,看谁最优秀最有可能,但基于老师最初对你的了解为空白,就需要通过你的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的视角这些方面认识你。

  因此,对于面试,这样想的话,就更容易摆正心态,好好发挥了。

  四、余下的话

  1、学会减压

  考研是一场长期的战役,短则三五个月半年、长则一年、甚至还要经历二战,长时间的备考绝不仅是身体疲乏,更重要的是心理煎熬,愈是重视,愈会倍加紧张,学会减压就变得非常必须。

  每个人的心态其实都会变化,偶尔会感到紧张、焦虑、或者其他类似的负面情绪而导致学习效率变低,需要学会适当的心理调节。

  比如,可以每周固定的一个时间放松一下,打一场球、看个电影、买一件心仪的衣服等等,因人而异,短暂的调节绝不是时间的浪费,反而会促进效率的提升。

  2、经验交流

  我在复习过程中,非常想找一个同学校同专业的学友,能够彼此交流学习的心得或者探讨期间可能遇到的个别问题,但很遗憾,因为我要应对工作,复习时间太过分散,每天都不一定什么时候可以看书,能看多久,始终没有一个学友。

  回想七年前,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和结识的几个学友一起复习、一起吃饭、也一起扯淡的短暂岁月倍感温馨,我们因为考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是人生一段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有一两个学友,重点其实也不在经验交流,互相督促着学习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这一方面因人而异,如果你自律更好,一个人学习更高效,那完全可以,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高效的学习。

    3、摆正心态

  总有一部分学友复习很充分,掌握的也很好,而成绩却不见得好,究其原因,考试发挥的心态或许是重要影响因素,我今年备考其实并不充分,但最终取得了于我而言甚至超预期的成绩,也受益于好心态。

  第一、我已经是一个工作了七年的老兵,经历了一段社会历练,相比在校生或许多少会有一点心理优势吧,更懂得如何摆正心态、调节自我;

  第二、我最初仅把今年的考试作为一次演练,并未抱着必须考上的预期,即使考不上继续自己的工作即可,顶多来年再战,没有给自己预设太大的压力,也就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第三、遇到特殊情况,快速调整,不要纠结,大多数情况下有可能是自己搞错了状况而已,不要慌就会稳定。在备考或者考场上很可能会出现突然情况,那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就容易慌神,记着冷静,深呼吸,并告诫自己在现有条件下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举例:我第一场考试记错了时间,也许真的是好久没有参加过大型考试了,8:30-11:30的考试时间,在开考以后,我总认为11点就要交卷了,在过了10点以后就突然紧张起来,内心自责答题太慢了,时间肯定不够用啊。

  短时的纠结过后,我只得加快速度追赶,好在过了10:45没有响铃,我很快明白过来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于是反而庆幸就好像多出来半小时一样。

  4、工作or考研

  先说一点个人浅见,如果你是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才去考研的,很可能,在你研究生毕业之后照样会有此顾虑,因此建议一定不要把考研作为对工作的逃避。要不然,很可能耽误了你工作,也上不好研究生。

  (1)工作

  的确,法科生本科出来开始工作的时候会艰苦一点,尤其是在校期间没有过司考的,这是事实。比如实习律师,起薪太低,低到甚至没有,这一点击退了很多潜力大律师。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人生规划,我反而觉得法科生会有相比其他专业更多的职业选择,比如公务员:你除了公检法,还可以和其他专业考生角逐其他部门,工商、税务、海关皆无不可;银行、券商等事业单位;上市公司证券、法务等事务;律所:最不济,有众多律所可供考虑。

  其次、不要被初始的底薪吓倒,不仅是法科生,任何专业本科毕业,好多起薪都不高,你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能力也待检验,凭什么要求一开始就得到高薪?

  拿起薪可能最低的律所讲,实习期约一年,实习期和执业初期案源少、事情少、拿钱自然就少。

  但这个因人而异,如果实习期间你有能力帮助指导律师更多的处理事务,目前的行情,保证你能在律师行业生存下来足矣,至于能存活的多好,要看你的成长速度,大多数情况下,三年是一个节点,足够你成长为独立执业的律师了。

  而将考研作为对工作的逃避选择的,三年后如果还选律所,可能会有机会选择一个起薪更高、起点更好的律所,但如果你一直执业,差不多三年后也已经出师了。

  (2)考研

  考研不是本科教育的必然延续,但如果你追求更多专业知识、更精尖的研究成果、更高起点的资源优势就是必然了。还是刚才的话,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人生规划,时常纠结的人,多数都是想要的太多。

  当然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想要以法律为终身职业,家庭也不要求你急于就业,能够承担再多三年的专业学习的话,读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毕竟本科所学过于基础,法学涵盖范围又太广泛,在高精尖和专业化需求旺盛的今天,未来的职业道路很需要你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学习。

  在校生或者刚毕业的学弟学妹有更充分的复习时间、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更少的家庭压力、还有更旺盛的学习精力,抱定“不负光阴不负卿”的专注,诸事可期!!!

  五、结语: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这句话源于台湾学者彭明辉的同名文章,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前行,今天在此与诸学弟学妹分享。

  好多学生当然也包括我都会有许多人生的疑惑:究竟是工作,还是考研?究竟是选择这个学校,还是那个学校?究竟是刑法,还是经济法?究竟是考公务员还是去律所?——你是在问谁?你觉得谁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只有你自己,只有你最清楚你当下的处境、未来的期许。而放在整个人生的长度之下,先考研还是先工作有这么重要吗?工作了就不能考研吗?公务员和律师有这么大的不同吗?你会安于一辈子的机关职员吗?是做几年国家公务员不能再做律师,还是律师优秀了就不能做行政职务?又有谁的人生是自一开始就固定一成不变的吗?

  答案肯定都不是,仔细想来大多数人之所以纠结,都是因为想要在同等条件下,付出的最少而得到的最多,都在追求一个通过最少付出就能有最大收获的捷径,联想至此,你肯定也就明白,人生哪有什么捷径,是啊,那你还为何纠结?

  我的答案是:做好当下的自己,清醒长远的人生,坚持美好的追求。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你每一步的累积,都是人生的加分,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考研与否,兹事体大,但绝非你人生的全部,不断的持续努力才是。

  与诸君分享,愿诸位圆梦!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kaoyyyy76,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