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专业介绍:医学影像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南京大学专业介绍:医学影像学

南京大学专业介绍:医学影像学

考研时间: 2010-05-2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医学影像学硕士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 研究方向

1、 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 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 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 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 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 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 三维成像研究

8、 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 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 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 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五 . 课程设置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公共英语 (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 (4学分)

生化分析 (4学分)

神经解剖学 (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 (4学分)

影像解剖学 (2学分)

影像技术与基础 (2学分)

D类:

医学统计学 (3学分)

医用微机 (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 (2学分)

医学免疫学 (3学分)

细胞免疫学 (2学分)

肿瘤学 (2学分)

医学电子学 (2学分)

生化分析 (2学分)

肿瘤生物学 (2学分)

六 ,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 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 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十. 质量监测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