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长春人卫站学科介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中科院长春人卫站学科介绍

中科院长春人卫站学科介绍

考研时间: 2014-05-0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中科院长春人卫站学科介绍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英文名称:Astrometryandcelestialmechanics

一、学科概况

学科历史:

2003年7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成为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研究员2名,客座教授7名,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0名。每年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其研究方向有卫星动力学研究、激光卫星测距技术应用研究和天文仪器与方法研究。现有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刘承志(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从事卫星动力学研究;范存波(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从事激光卫星测距技术研究;韩兴伟(副研究员)毕业吉林大学,从事天文仪器与方法研究。

学科现状

培养点现状:

自2003年7月正式招生,每年培养2-4名硕士研究生,至今共计培养了1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毕业生人数11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设置: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以建设成为一个既有观测,又有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国际一流的开放型观测研究基地为发展总目标,将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卫星动力学研究、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与应用研究。此方向在国际和国内有着显著的地位,在空间大地测量、建立地球参考系、地球运动和质心漂移等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人造天体理论和测轨方法的研究及空间目标的搜索和监视有重要意义。

学术团队:

主要由研究员2名,客座教授7名,副研究员及相关技术职称10名,讲师及相关技术职称18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名,分别是刘承志(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博士,从事卫星动力学研究;范存波(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学士,从事卫星激光测距技术研究;韩兴伟(副研究员)毕业吉林大学,硕士,从事天文仪器与方法研究。他们均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并多次在国外进行科学研究的经历。

培养条件和优势:

我站设置有专门的研究生培养部门,有专门的负责研究生招录、培养和毕业的老师专职开展工作。同时,我站的研究生学位委员会每五年换届并产生新届成员,其组成人员全部是我国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领域内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专家和学者。我站的课题研究项目进程稳固而常新,近五年的科研经费情况为:国家及各部委项目费3169万,地方政府项目费86万,总计3255万元。我站设有图书室和资料室各一个,本学科藏图量中文1.6万册、外文0.1万册、本学科期刊拥有量中文55种,外文2种,可以满足研究生研究学习的需要。我站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和宽敞的住宿、餐饮等生活条件,同时行政和后勤部门也为我站培养的研究生提供着安全和便利的生活保障。

发展趋势

长春人卫站的学科规划本着从实际出发,发挥现有的优势和潜力,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天文学前沿研究为前提,在做好基础性工作、提高理论研究和设备研发水平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科发展总体目标概括为:把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建设成为一个既有观测,又有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国际一流的开放型观测研究基地。并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加扎实地推进卫星动力学研究和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与应用研究,通过建立以SLR系统、GNSS系统、光电系统和重力点等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观测服务体系,参与北斗导航系统、陆态网络和空间目标监测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努力把我站的学科发展目标融入国家空间目标监测基地和理论研究基地战略布局之中,同时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做贡献。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1、卫星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涵盖激光、电子、微光探测、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天文测量和卫星轨道计算等多个学科领域,各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激光测距技术的进步。目前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是应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测距精度和观测数据量;二是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本研究室主要学科带头人为范存波研究员、韩兴伟副研究员。本研究室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项目,目前作为国际激光测距服务组织(ILRS)的观测网中性能最强的四个台站之一,是我国实现白天高重复频率常规观测的唯一台站,在国际和国内有着显著的地位。在空间大地测量、建立地球参考系、地球运动和质心漂移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2、人卫观测技术与卫星动力学研究:

研究对象:卫星轨道理论研究和卫星精密定轨。

卫星轨道理论研究室主要开展卫星轨道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开展对全球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的应用研究,可对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实现厘米级精密定轨,开展对各领域激光卫星的精密定轨工作;能够利用单站光电观测资料联合定轨和轨道预报;可实现对卫星目标的动态演示。课题组主要学科带头人为刘承志研究员。卫星轨道研究室将持续致力于卫星定轨理论发展和定轨软件优化,提高定轨和轨道预报精度,增加定轨数据类型,扩展定轨范围和多种数据综合定轨能力,开辟卫星轨道数据在天文地球动力学领域中的应用。

长春人卫站开展人造天体观测与精密定轨方法的研究是中科院人卫观测与应用研究中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站以来,主要开展人卫观测技术和定轨方法的研究,对我国人卫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开展对空间目标的搜索和监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培养对象应具备的前置学科专业基础及能力:天文学(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物理、应用数学、力学、大地与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工程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能力。

本学科培养点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