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传播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传播学

考研时间: 2011-05-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该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一、专业概况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广电专业的新闻院校之一。20多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系已成为拥有雄厚师资、一流实验设施、广泛学术影响的国内一流广播电视教学科研机构。

本学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拥有一流的软硬件环境。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以来深厚的学术积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雄厚的科研资源,本学科所必需的教学实验条件在国内高校中也是一流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拥有世界领先的500平米思科网真电视演播室、与业界主流专业水平对接的录音棚及非线编辑室、数量充足的广播电视采编设备等,足以为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可通过实验中心学习包括广播录音、电视拍摄、非线编辑及演播室播音主持等全部专业内容,具有国内其他新闻院系无法比拟的实验条件。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广播电视新闻学

包括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实务。

广播电视新闻理论旨在研究视听信息传播规律,着重研究广播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特别关注媒介融合时代视听传播理论的再认知及其体系的重构。研究重点包括:视听传播理论、广播电视体制机制。

广播电视新闻实务在对广播电视新闻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进行追踪和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其发展提供策略性意见。其研究重点包括: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与节目策划、广播电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等。

2.广播电视文化学

旨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及规律。研究重点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传播、国际广播电视传播、纪录片、影视文化、影视美学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造就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理论与技能的人才为基本目标,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广播电视发展要求的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能够适应媒体高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与研究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要求毕业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毕业生应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辑、制作等业务技能,同时重视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从事广播电视传播的熟练业务能力,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

四、专业师资力量

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及专任实验员2名,形成了以50岁以上年龄段为带头人、三十到四十岁年龄段为主体的学科梯队。目前,本专业7名教师具备硕士导师资格,都已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名教授同时具备博导资格。从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所授课程分布情况来看,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不仅已实现了对广播电视学科的较全面覆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且每位教师都已是其所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学术具有良好声誉。

五、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前沿》、《视听传播理论研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研究》、《广播电视媒介批评》、《广播电视传媒数字化传播研究》、《出镜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等。

六、毕业生主要去向

目前,广电专业已累计招收本科生共21届,已培养该层次学生近600名;现已毕业17届,为社会输送了超过500名合格毕业生;从1983年开始招收广电方向研究生,共毕业多达20多届,约计200余人。这些毕业生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广播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等中央及省市台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多人获得过全国最高级别的广电新闻奖项。还有的同学在包括人大、广院等高校任专业教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