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地区动态 >> 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

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

考研时间: 2020-10-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

  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

  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

  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

  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

  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

  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

  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

  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

  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

  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

  《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

  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

  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

  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

  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

  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

  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

  《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

  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

  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

  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

  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

  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

  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

  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

  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小编为广大学子整理了考研技巧考试大纲,更有历年真题提供测试等等。针对每一个科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技巧挖掘。欢迎各位考研的同学进行了解和资讯。考研的痛苦是难免的,不要丧失信心,坚信苦尽甘来。查字典考研网预祝各位学子取得成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