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费奖助方案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学费奖助 >> 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费奖助方案

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费奖助方案

考研时间: 2014-04-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中石大东发〔2008〕13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要求,遵循“转变观念、改革机制,统筹资源、理顺关系,激发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原则,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突出创新教育的导师负责制;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统筹配置学校资源;构建动态管理的奖助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研究生招收要根据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科培养条件、导师培养能力和科研水平、社会需求等因素,突出落实并强化科学研究的主导作用,保证培养质量。

2.招生名额向优势学科倾斜,向培养成效显著及科学研究水平高的团队或导师倾斜;扶持基础和新兴学科招生,鼓励参与国际合作培养,限制没有合适的课题与科研经费不足的学科及导师招生。

(1)学校每年将10%左右的博士招生名额向国家重点学科(含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倾斜,将10%左右的硕士招生名额向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倾斜。

(2)鼓励各教学院(部)积极参加国家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被录取1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或2名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当年或下一年度增获1个博士招生名额。

3.导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招生规模要适度。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5人,招收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人。

4.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考录制度,发挥导师在招收培养研究生中的主导作用。

(1)鼓励按导师组招收、培养研究生,考生在复试录取时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导师;

(2)全面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在重点考核其科研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可由导师(组)提出复试录取的主导意见。

5.导师招收研究生必须有合适的科研课题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并能提供部分科研经费资助,统筹用于奖助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配套资助标准见表一。

表一导师科研经费配套资助标准(单位:元/年)

导师招生数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及以上

资助标准

博士

工科

2000

4000

6000

其他学科

1000

3000

5000

硕士

工科

1000

1500

2000

其他学科

500

1000

1500

(1)学校按导师所招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核算导师科研配套资助经费,并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一次性划入学校指定账户。鼓励由导师组或课题组统一支付科研配套资助经费。

(2)导师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可免予支付配套资助经费;每位博士生导师年招收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1人,并按相应标准支付一半导师科研配套资助经费。

6.学校设置研究生教育扶植基金。重点资助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学等基础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中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合适课题,但暂时缺少研究经费的部分导师培养研究生;部分新增及新引进导师招收研究生也可申请扶植基金资助。

三、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构建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1.研究生奖学金主要面向基本学制内的全日制非在职(不含委托培养)研究生。学校按年度提供研究生奖学金,奖学金标准及比例见表二。

表二研究生奖学金标准及比例

研究生

学费

(元/年)

等级

名额比例

奖学金(元/年)

博士

12000

100%

22000

硕士

两年制

9000

20%

15000

55%

14000

15%

4500

三年制

7000

20%

13000

55%

12000

15%

3500

2.各教学院(部)每年在限定比例内自主确定奖助研究生名单。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入学第一学年由各院(部)统筹提供二等及以上奖学金。

3.学校设置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习、研究、文体、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研究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4.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在其延长期内导师可视情况给予资助,进入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的研究生,由学校给予资助。

5.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申请学校设置的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特殊困难者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其所在教学院(部)或导师可视情况给予资助。

四、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1.完善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硕士研究生2年和3年;博士研究生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5年。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多可延长2年。

2.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培养模式。鼓励设立导师组或副导师等来保证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积极推进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促进教学科研相结合,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合作、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构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培养模式。

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发挥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汇聚创新团队的平台;整合教学科技资源,建设人文和科技素质培养基地;资助研究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

4.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大公派、联合培养、互认学分、招收留学研究生等国际合作培养力度,扩大导师和研究生海内外研修访学规模,资助参加或鼓励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科研实践,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5.建立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和约束机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完善对研究生的教育、指导和管理,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实行淘汰制;各院(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和约束机制考核细则。

五、其他

1.本方案从2008级博士研究生和2009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2.本方案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