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潘集阳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潘集阳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潘集阳

考研时间: 2013-08-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潘集阳
性别:
籍贯:江西
民族:汉族
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
职务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电话:38688309
电子邮件:Jiypan@pub.guangzhou
学习经历:

从事精神医学临床30年余年。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6年1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精神科焦虑与抑郁碍障临床研究部做访问学者,在科副主任MichaelA.Jenike教授下学习焦虑障碍的诊断和临床药物治疗。同年4月又转到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精神科临床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和睡眠研究室,在美国DSM-IV心境障碍诊断标准小组主席世界著名抑郁症权威A.JohnRush教授指导下作博士后研究,从事抑郁障碍的睡眠精神生物学以及抗抑郁药物的临床验证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合作发表论文1篇。99年回国之后开设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门诊,开展失眠和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工作。

2003年5-6月获美国睡眠医学会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临床诊疗技术训练,在中心主任AlanPack教授指导下学习各种睡眠临床诊疗技术。

工作经历:

1986-1989年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9-199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讲师

1996年1月-4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精神科访问学者

1996年5月-1999年1月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精神科博士后研究生

1999年2月-200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5年1月-2007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

2007年10月-至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临床药理学和精神生物学

主要著作:

1.《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译者,14章:焦虑障碍及抗焦虑药物620-662;15章:疼痛、纤维性肌痛及功能性躯体综合征的治疗663-697;16章:睡眠与觉醒障碍及其治疗698-740);

2.《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副主译,第五篇:睡眠药理学438-514)。《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被视为睡眠医学和睡眠研究领域的圣经;

3.《精神病学新进展》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编者之一,负责睡眠障碍的现代诊疗71-80)

4.《精神病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编者之一,第14章:心理因素相关性障碍137-156)

5.《精神医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编者之一,第七章:心境障碍134-158)

6.《精神药理学精要:处方指南》(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译者之一1-92)

主要论文:

1.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瘦素的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292-2295;

2.双相抑郁障碍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及相关因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5):273-275;

3.神经肽Y系统在高剂量咖啡因、可可碱诱导的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298-3300;

4.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回顾与展望广东医学杂志2011;32(7):932-935;

5.喹硫平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上海精神医学杂志2010;22(5):291-299;

6.安非他酮在抑郁障碍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349-351;

7.混合性抑郁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68-1070;

8.神经肽Y系统在心境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2):85-87;

9.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79-382;

10.综合性医院就诊焦虑症患者的识别与治疗新医学杂志2008;39(8):548-553;

11.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9):557-559;

12.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2):79-82;

13.帕罗西汀合并唑吡坦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多中心合作随机对照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23期;

14.老年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最新进展(综述)中国处方药2005;(1)34:55-57;

15.Sleeppatterns,insomnia,anddaytimesleepinessbetweenGuangdongandMacauChineseadolescents:across-culturalcomparisonstudy.BiologicalRhythmResearch,DOI:10.1080/09291016.2011.614791(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粤澳两地中学生的睡眠模式和失眠存在很大的差异);

16.新型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11(5):665-667.

17.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瘦素的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293-2294;

18.镇静催眠药物的规范使用.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4-26.

19.《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9;

20.提高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治水平.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1-2;

21.Associationofserotonintransportergenepolymorphismsand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ChineseHanpopulation.NeuralRegenRes2009;4(11):1065-1070;

22.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社会因素相关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9;25(7):1080-1082;

23.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相关因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2):69-72.

承担课题:

1、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预测抗抑郁药物疗效研究

2、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预测抗抑郁药物疗效研究(2002年广东省卫生厅项目,0.5万元)

3、睡眠剥夺对大鼠血清瘦素、下丘脑瘦素水平及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2006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睡眠专项基金,1万元)

4、慢性失眠高危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2006年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计划,)。

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亚健康失眠状态中医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及其方法学研究(2007年国家科技部)。

6、获得2007年度暨南大学基于网络教学应用平台优质示范课程立项。

所授课程:

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与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本科教学:

临床医学本科;护理本科;国际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2、暨南大学临床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精神病学与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讲座

3、暨南大学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精神病学的全英授课

社会职务:

美国精神科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会员、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会员、广东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师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等。并且担任中华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学术编委、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编委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