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6有机化学(农)
一、考试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学院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是农、林、食品、生物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要求考生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命名;能够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名称和结构式;掌握典型的有机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及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能够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能够根据实验事实,推导出有机物的结构。
命题时应从能力、层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坚持把质量标准放在首位。考试内容和范围要紧扣考试大纲,不出偏题、怪题和有争议的试题。考试内容覆盖面要广,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要适度。其中,基本题应占总题量的60-70%;中等难度的试题占20-30%;提高性试题占10-20%,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应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批改考卷实行流水作业。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考试为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和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及相互间的转化规律;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几种典型的反应历程;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物的制备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1.烃及烃的衍生物
(1)烃、卤代烃、含氧衍生物、含氮衍生物、主要含硫和含磷衍生物的命名,分类及异构现象。
(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比重、溶解度等)。
(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反应。
烷烃:游离基取代反应。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马氏规则,过氧化氢效应,氧化反应,α-H的反应。
炔烃: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反应。
二烯烃:1,2和1,4-加成反应,双烯合成反应。
环烷烃:取代反应,开环反应。
芳香烃: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定位规律。
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生成Geignard试剂的反应,脱HX的反应,查依采夫规律,不同卤代烃化学活性的比较。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HX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
酚:酸性,与三氯化铁反应,氧化反应,芳环的取代反应。
醚:烊盐的生成,过氧化物的生成,醚键的断裂反应。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α-H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羧酸:酸性,α-H的卤代反应,脱羧反应,还原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羧酸衍生物:水解、醇解、氨解反应、羧酸衍生物活性比较。
取代酸:羟基酸的脱水反应,氧化反应。羰基酸的氧化反应,脱羧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
胺:碱性,酰基化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重氮盐的反应,偶氮化合物的性质。
酰胺:酸碱性,水解反应,霍夫曼降解反应。
硫醇、硫酚:酸碱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5)游离基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6)诱导效应、共轭效应产生原因、特点及对反应性质的影响。
(7)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2.杂环化合物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2)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3)五员和六员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五员和六员杂环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天然有机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脂类和类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天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重要化合物的命名。
(2)单糖的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成脎反应、差向异构化、成苷反应、显色反应),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在结构及性质上的异同点。
(3)油脂和磷脂的性质(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4)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两性反应,与甲醛反应,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显色反应)。
4.立体化学
(1)物质产生构象异构、顺反异构及旋光异构的原因。
(2)旋光异构体的有关概念。
(3)顺反异构体、旋光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4)纽曼投影式、费歇尔投影式的写法。
(5)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在性质上的异同点及分离方法。
(6)瓦尔登(Walden)转化、反式加成和消除反应等动态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
四、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及各题所占总分比例:
1.命名:占总分的10%左右
2.写结构式:占总分的10%左右
3.选择:占总分的10%左右
4.鉴别:占总分的10-15%
5.完成反应式:占总分的20%
6.合成:占总分的15-25%
7.填空:占总分的10%左右
8.分离、提纯:占总分的5-10%
9.推测结构式:占总分的10-15%
每套试题一般由6-8个题型组成。
五、参考书
1.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李炳奇、杨玲主编.有机化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817植物生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念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植物生理学 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论述题: 1小题,每小题 20分,共2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植物水分生理
(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 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2.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
1. 水势的基本概念
2. 植物细胞的水势
3. 植物细胞的吸水
(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1. 土壤的水分状态
2. 根系吸水的部位与途径
3. 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土壤因素
(四)植物蒸腾作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与方式
2. 气孔蒸腾
气孔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影响气孔运动的外界因素。
3. 蒸腾作用的指标及测定方法
4.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
(五)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1. 水分运输途径及运输速度
2. 水分运输的机制
(六)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1. 植物必需元素及确定方法
2. 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症
(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1.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4. 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 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对氮、磷、硫的同化
(四)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叶绿体及光合色素
1.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2. 叶绿体的化学组成与光合色素
3. 影响叶绿素代谢的因素
(三)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制
1. 光能吸收与传递
2. 光合电子传递链
3. 光合磷酸化
(四)光合碳同化
1. 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
2. 光呼吸
3. 光合作用的产物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六)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二)植物呼吸代谢途径
1. 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类型
2. 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特点
(三)植物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
1. 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
2. 交替氧化酶途径及意义
3. 其他末端氧化途径及意义
(四)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 呼吸速率与呼吸商
2. 影响呼吸作用的内外因素
(六)呼吸作用的实践应用
1. 呼吸作用与植物栽培
2. 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
3. 呼吸作用与果蔬保鲜
五、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与分配
(一)同化物运输
1. 运输途径、方向、速度
2. 运输物质的形式
3. 运输途径的研究方法
(二)韧皮部运输机制
压力流动学说及其实验证据,细胞质泵动学说、收缩蛋白学说
(三)同化物的装载与卸出
(四)同化物的配置与分配
六、植物生长物质
(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二)植物激素的发现、化学结构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内酯
(三)植物激素的代谢和运输
1. 生长素代谢和极性运输
2. 细胞分裂素代谢途径
3. 赤霉素代谢途径
4. 脱落酸代谢途径
5. 乙烯的代谢及其调控
(四)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
2. 植物激素的协同和颉颃作用
(五)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
七、植物生长生理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二)种子萌发
(三)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四)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五)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六)光形态建成
光敏素及其作用,光敏素的作用机制,蓝光受体及其作用
(七)植物的运动
八、植物生殖生理
(一)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二)成花诱导生理
1. 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2. 光周期诱导及感受部位
3. 光敏素在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4. 光周期诱导的机制
5. 光周期理论的实践作用
(三)春化作用
1. 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
2. 春化作用的机制
(四)花器官的形成
1. 花器官形成的生理生化变化
2. 花器官形成的条件
3. 植物的性别分化
4. 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
(五)受精生理
1. 花粉和柱头的活力
2. 花粉和柱头的识别作用
3. 受精过程中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
九、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一)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
1. 种子发育及其基因表达
2.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物质的变化
3. 种子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4. 影响种子成熟的外界因素
(二)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生理
1. 果实的生长特点
2. 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植物的休眠
1. 种子休眠的成因与调节
2. 营养器官休眠成因与调节
(四)植物的衰老生理
1. 植物衰老的类型与意义
2. 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
3. 衰老的机制
4. 环境条件对植物衰老的影响
(五)器官脱落生理
1. 器官脱落的概念和类型
2. 器官脱落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十、植物的逆境生理
(一)逆境和抗逆性
1. 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2. 逆境对植物的危害
3.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形态结构适应、生理适应(生物膜的应变、逆境蛋白的表达、抗氧化防御系统、渗透调节、植物激素
4. 植物抗逆性的获得及整体抗逆性
(二)寒害生理与植物抗寒性
1. 冷害和抗冷性
2. 冻害和抗冻性
3. 提高植物抗寒性的途径
(三)旱害生理与植物抗旱性
1. 干旱的类型和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度量
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3. 植物的抗旱性与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措施
(四)盐害生理与植物的抗盐性
1. 植物抵抗盐害的机制
2.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3. 提高抗盐性的途径
主要参考书:
1、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潘瑞帜主编:《植物生理学》,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作物栽培学
一、复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
二、考查目标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报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测试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本课程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历农学专业的业务要求,对考生进行作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考生应掌握作物栽培学概论及主要作物(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作物栽培学课程属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要求考生能解决主要作物生产中的一般栽培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作物栽培学概论
要求考生较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方法,了解作物分类及其栽培的历史、起源,掌握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了解作物增产的光能潜力。
(二)小麦
了解小麦生产的概况,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掌握冬、春小麦的栽培技术及其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
(三)水稻
一般了解水稻生产概况,了解水稻品种的多种类型及光温反应特性,理解水稻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种植水稻的土、肥、水条件,掌握直播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其田间管理,了解育秧移栽技术和杂交稻的栽培优势等。
(四)玉米
了解玉米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新技术,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高产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掌握玉米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了解复播、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特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等。
(五)棉花
了解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及棉花高产栽培型技术、新疆棉花生产的资源优势,掌握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了解长绒棉生产的栽培技术。
(六)甜菜
一般了解甜菜的生产意义,理解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甜菜两年生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甜菜原料根栽培技术及其收藏,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母根采种株栽培技术等。
(七)油料作物
一般了解油料作物的生产意义,重点掌握油菜、向日葵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它们的栽培技术。
(八)其他作物
一般了解大豆、薯类(马铃薯、甘薯)和杂粮(高粱等)等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四、试卷结构
试题形式包括专业名词解释、填充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各项分值分别为:专业名词解释15%,填充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占35%。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总分的75%);主观题指测试考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分的25%)。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六、主要参考书目
1. 作物栽培学总论,曹卫星主编,科学出版社
2. 作物栽培学,王荣栋、尹经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作物栽培学,王树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营养学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肥料的科学施用与管理、肥料混配技术与注意事项,新型肥料的开发与利用。
3. 能够将植物营养原理与肥料的合理施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
1. 绪论
肥料的概念,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植物营养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有益元素
2. 养分的吸收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植物根外营养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3. 养分的运输和分配
植物养分的运输与分配、养分的循环与再利用
4. 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
植物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利用,准确识别必需营养元素亏缺和过量的症状。有益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利用
5.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强度因素、容量因素及缓冲容量的含义,掌握土壤养分迁移方式及其对供应养分的贡献。物根系生长特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根际概念及其特性,根系分泌物的概念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理解逆境土壤对养分有效性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机理。
6.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种类、特性、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影响,掌握其合理施用技术,并能综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合理施肥技术。.有机肥料及农业废弃物的意义及作用;有机肥腐熟的意义,腐熟的关键阶段物理化学执行,有机肥腐熟的三类指标,以及有机肥料及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和农业化学特性以作到合理的积制和利用
7. 化学肥料
氮、磷、钾及微肥的种类、特性、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影响,综合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氮、磷、钾及微肥合理施用技术。
8.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概念、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技术,掌握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发展动向。
9. 施肥与作物品质和环境
植物生长发育与矿质养分供应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植物库-源关系转化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矿质营养对植物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及其与植物产品品质的关系。
(三)主要参考书
陆景陵,主编. 植物营养学(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四)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植 物 学
一、考查目标
植物学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1.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三、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