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李潮海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李潮海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李潮海

考研时间: 2013-07-2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李潮海姓名拼音lichaohai
性别职称/职务教授/主任
出生年月1956.09.06民族
导师类别博、硕导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所在院系农学院
所在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研究专长玉米生理生态
电话、传真63555629
通讯地址郑州市文化路95号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E-mailLichaohai2005@yahoo.com.cn
导师批准时间和指导研究生情况硕士导师批准时间:1994年

博士导师批准时间:2002年

指导硕士研究生:26人,毕业17人;

指导博士研究生:8人,毕业3人;

指导博士后:5人,出站1人。

学习经历

(大学以后)

1978.3-1981.12 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3-1985.10 西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9.9-2002.6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任职经历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

1992-2008 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位。

现任省部共建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和社会兼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等。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1.“不同基因型玉米复合群体控制南方锈病危害的机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2008-2010,主持人;

2.“黄淮南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科技部重大专项,2006-2010,主持人之一,玉米总负责人;

3.“玉米主要气传病害生态防控机理与技术体系研究”,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2008-2010,主持人。

获奖情况:

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2项,2等奖6项。

论著和论文(著作限填5部,代表性论文10篇)论著:河南玉米,副主编,1994,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作物栽培学,参编,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玉米栽培学,副主编,2006,上海科技出版社

农业概论,副主编,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论文:

1.李潮海,赵霞,刘天学,李连芳,李伟东(2008).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zea mays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8(5),2169-2175.

2.李潮海,赵霞,刘天学,康伯铭 (2008).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农业工程学报,24(1),162-166.

3.刘天学,李潮海,马新明,赵霞,刘士英(2008).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叶片衰老、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32(4),914-921.

4.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 (2008).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8(10),4912-4918.

5.李潮海,王小星,王群,郝四平 (2007).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40(2),412-418

6.李潮海,梅沛沛,王群,郝四平 (2007).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40(7):1371-1378

7.李潮海,尹飞,王群(2006).不同耐旱性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叶片活性氧代谢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生态学报.26(06):1912-1919.

8.刘怀攀,纪秀娥,刘天学,史留功,李潮海(2006).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英文).作物学报.32(10):1430-1436.

9.刘怀攀,朱自学,刘天学,李潮海 (2006).渗透胁迫对小麦胚芽鞘内多胺的种类、形态和含量的影响(英文).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32(3):293-299.

10.李潮海,栾丽敏,尹飞,王群,赵亚丽(2005).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生态学报,25(4):824-830.

第一名外,其余为通讯作者

国际学术交流情况先后到加拿大农业部、美国先锋公司进行业务访问

2005年到意大利参加国际旱作农业会议

2008年到印度尼西亚参加亚洲国际玉米会议

目前为国际玉米精确管理研究协作网成员单位

姓名陈彦惠姓名拼音Chen Yanhui
性别职称/职务河南省特聘教授/玉米中心主任
出生年月1958.10民族
导师类别博导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所在院系农学院
所在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
研究专长玉米遗传育种
电话、传真0371-63558032
通讯地址郑州市文化路95号
E-mailChy9890@163.com
导师批准时间和指导研究生情况1994年硕导;已经指导硕士毕业研究生40人;毕业农业推广硕士16人

2002年博导,已经指导博士毕业研究生5人。

学习经历

(大学以后)

1978.3-1982.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农学学士

1982.1-1985.1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学硕士

1997.9-2000.7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农学博士

2009.7-2010.6美国康奈尔大学,玉米遗传学专业,访问学者

任职经历1987年河南农业大学讲师,1992年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1996年河南农业大学教授,1994年玉米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主任
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遗传学会植物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主持完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30多项,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有:

国家973:玉米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

玉米光周期敏感信号分子的细胞学及组学研究

国家重点863: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

国家86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分子品种创制研究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病虫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及品种选育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米光周期敏感性主效QTLqDPS10近等基因系

玉米叶夹角主效QTLqLA1精细定位与侯选基因的克隆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玉米叶夹角形成的分子机制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河南省重点项目: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选育通过审定玉米新品种8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主持完成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QTLs的定位

论著和论文(著作限填5部,代表性论文10篇)论著:《玉米遗传育种学》河南科技出版社,1996

《中国玉米品种及其系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论文:

1.Integrated Multip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Leaf Architecture Traits in Maize.J Exp Bot,2012,63(1):261-274 (IF=5.36)

2.Genetic dissection of leaf area by jointing two F2 : 3populations in maize (Zea Mays L.)。Plant breeding,2012,131(5)591-599,(IF=1.59)

3.QTL mapping and epistasis analysis of brace root traits in maize。Mol Breed,2011,30(2)697-708,(IF=2.86)

4.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of a PutativeTAC1Ortholog Associated with Leaf Angle in Maize,PLoS one,6(6):e20621,(IF=4.41)

5.Genetic analysis of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 a tropical by temperate maize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using molecular markers.Theor Appl Genet 2008,DOI 10.1007/s00122-008-0851-y(IF=3.865)

6.Mapping QTL Associated with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and 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or Flowering Time in Maize. PLoS one,2010,5(11):e4068(IF=4.41)

7.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of leaf angle and leaf orientation value in maize (Zea mays L.).2010,Theor Appl Genet,DOI 10.1007/s00122-010-1364-z.(IF=3.865)

8.Robust expression and association of ZmCCA1 with circadian rhythms in maize.2011,Plant Cell Rep.(IF=2.86)

9.Analysis of the ZCN1(ZmTFL1) Gene,a TERMINAL FLOWER 1 Homologue that Regulates the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Transition in Maize,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2011,DOI 10.1007/s11105-011-0317-2,(IF=2.45)

10.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tative Hd6 ortholog associated with Zea mays L.photoperiod sensitivity,Agricultural Sciences inChina, 2011,10(1):18-27.SCI

国际学术交流情况2002年澳大利亚学习考察

2007年英国、丹麦学习考察

2011年南非学习考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