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7-0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科目代码:841科目名称: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一、考试要求

信号系统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确定性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变换域、状态变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对卷积积分/卷积和、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抽样定理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信号与系统理论,结合信号与系统模型和分析方法,分析解决信号传输、系统响应和特性分析等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子线路中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的外特性和直流参数、相应电路分析方法及其典型应用的理解与掌握;对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原理、交直流分析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反馈在放大器中应用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电理论,结合电子器件模型和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信号与系统

1.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的描述、分类及其基本运算

.连续/离散LTI系统的建立及响应分析,

.卷积积分/卷积和在LTI系统中的运用

2.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以及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信号的频谱的概念、特性及其在频域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频率响应、无失真传输、滤波、滤波器特性等

.信号的抽样与恢复

3.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其单边性质

.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响应求解、系统函数、零极点的概念及其应用、

系统特性分析、系统方框图与信号流图的描述等。

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分析

.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其性质

.LTI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响应求解、系统函数、零极点的概念及其应用、系

统特性分析、系统方框图与信号流图的描述等。

5.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建立(包括连续和离散)

.根据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电子线路

1.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的伏安特性、直流参数及相应电路分析

2.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及组合放大电路的分析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四、参考书目

1.《信号与系统分析》(第二版).吴京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电子线路》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

科目代码:842科目名称:通信原理与电路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通信与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通信与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通信原理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模型、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道;低通和带通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恢复、量化、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增量调制、时分复用原理、PCM基群的帧结构;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频谱、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眼图和均衡;二进制和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及其误码性能分析;星座图和正交幅度调制;最小频移键控信号的产生、解调、功率谱和误码性能;正交频分复用的原理与实现;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网同步和数字复接。

2.模拟电子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伏安特性与参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组态、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多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参数及中低频分析,负反馈的基本概念、组态与类别、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计算及自激,集成运放的构成、参数、理性化模型与电压传输特性,电流源与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分析方法,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构成与分析方法,包括运算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电压比较器及非正弦波发生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构成、特点及参数计算方法。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

四、参考书目

1.《通信原理》.樊昌信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第六版

2.《模拟电子技术》.高吉祥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第三版

科目代码:F41科目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一、考试要求

掌握离散时间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掌握离散时间与系统的频域及复频域分析方法;熟练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掌握数字滤波器典型结构及设计方法。

二、考试内容

1.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离散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稳定性等性质;线性卷积的性质及计算方法;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及应用;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运用离散傅里叶级数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计算信号频谱。

2.Z变换

计算序列的Z变换及Z反变换;利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及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离散傅立叶变换性质;求解典型序列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求解线性卷积;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分析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按时间抽取及按频率抽取FFT算法的基本原理。

4.时域离散系统的基本结构

IIR滤波器的直接I型和直接II型结构;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结构和特性。

5.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利用模拟原型低通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一般设计过程;利用脉冲不变性变换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四、参考书目

1.《数字信号处理导论》.胡广书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

科目代码:F42科目名称: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数字电路分析和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对数字电子技术基本应用能力的掌握;以及从电子技术专业角度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逻辑代数基础

数制及其转换,常用码制(如BCD码、格雷码、误差检验码、ASCII码等)的构成与特点,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如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等),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卡诺图的性质特点及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逻辑门电路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常用CMOS门电路(如反相器及其他逻辑门、OD门、三态门、传输门等)和TTL门电路(如反相器及其他逻辑门、OC门、三态门等)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电气特性,集成门电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3.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共同特点和基于门电路的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和设计方法,各种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中竞争-冒险现象的成因及其常用的消除方法。

4.触发器

各种类型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设计。

5.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逻辑功能和电路结构特点,基于触发器和门电路的同步和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常用中规模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中竞争-冒险现象的成因及其常用的消除方法。

6.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施密特触发电路的特点、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单稳态触发电路的特点、积分型和微分型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常见多谐振荡电路(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环形振荡器、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及用施密特触发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等)的工作原理及特点,555时基电路工作原理及用其构成施密特触发电路、单稳态触发电路和多谐振荡电路的方法。

7.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典型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的容量扩展以及用存储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各种类型可编程逻辑器件(如FPLA、PAL、GAL、CPLD、FPGA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8.数-模和模-数转换

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典型电路(权电阻网络、倒T形电阻网络、权电流型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模-数转换的一般原理,采样-保持电路及常见典型模-数转换电路(并联比较型、反馈比较型、V-T型、V-F型等)的工作原理,数-模和模-数转换的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分析题、设计题等。

四、参考书目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

2.《数字电子技术》,高吉祥丁文霞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第三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