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0302传播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0302传播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0302传播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0-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41《二外法语》

《二外法语》是为招收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定应试者对二外 法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评价标准是高等院校非法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法语课程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确保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法 语能力,以利于择优选拔。

《二外法语》考试大纲参照全国高校非法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特作如下规定:

一、考试目标

本考试旨在制定统一的二外法语试卷,规范考试的各项指标,以科学地检验考生对二外法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本考试是为考查考生的相关语言 知识和理性思维能力而设立的,考试的结果为外语系录取硕士研究生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要求考生掌握法语基本词汇与语法,能够运用法语进行阅读和短文写作, 并且具有一定的法汉互译能力。

二、考试形式

为了全面、有效地考核应试者二外法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确保考试的科学性,本考试采取采用笔试、闭卷形式,其中40%采用四择一的客观性命题,剩下的60%为填空、翻译题和作文题。

三、考查内容

本考试由法语语法单项选择、动词变位、阅读理解、法译汉、汉译法和命题作文这几大部分组成。

(一)法语语法单项选择

本部分不仅测量考生对用于法语语境中的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也考查考生对法语基本语法的掌握能力等。

本部分提出20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二)法语动词填空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用于法语语境中的动词时态的掌握程度,也考查考生对法语变位的掌握能力等。

本部分有15个空,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对动词进行时态变位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三)阅读理解

本部分用三篇文章来测试考生的法语阅读能力。

问题分为单项选择及填空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或填空。本部份占20分。

(四)法译汉

本部分用一篇法文文章来测试考生的法语阅读理解及翻译成中文的能力。本部份占15分。

(五)汉译法

本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单词、句型及中文翻译成法文的能力。本部份有5个句子,共15分。

(六)作文

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法语撰写出1篇200字左右的文章,满分为15分。本部份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法语写作的能力。

243二外德语

《二外德语》是大学生常选的第二外语,随着中德关系不断地改善与发展,德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但是,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德语这一"二外"的教学质 量、改善课堂学习效果,也成为我们德语教师关注的热点。它是为招收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体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定应试者对二外德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非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德育课程及 格或及格以上水平,确保被录取者具体有一定的的与能力以利于择优选拔。

《二外德语》考试大纲参照全国高校非德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特作如下规定:

一、考试目标

本考试旨在制定统一的德语二外试卷,规范考试的各项指标,以科学地检验考生对二外德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本考试是为考查考生的相关语言 知识和理性思维能力而设立的,考试的结果为外国语学院录取硕士研究生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本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主要用来测试应试者对二外德语的基础知识 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

为了全面、有效地考核应试者二外德语的基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确保考试的科学性,本考试的35%采用四择一的客观性命题,40%为关于语法的各类型题目,剩下的25%为翻译和写作题。本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二外德语水平考试。

三、考查范围

本考试由德语基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中译德(或者德译中)和命题(非命题)作文这几个大部分组成,其中完形填空是作为阅读理解的一个部分而出题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德语语句和含义,并以汉语(或德语)予以正确表达的能力。

(一)德语基础知识运用

本部分不仅测量考生对于德语语境中的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也考查考生对德语语段特征的辨识能力等。而且还要求考生掌握语法基本词汇与语法。

本部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考生根据平时对德语的综合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中从4个选择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题。第二部分还是要训练考生在对德语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等。该部分是填空题,每题1分,共15题。

(二)阅读理解

本部分针对一篇约1000字左右的德语文章提出20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从而答出考生自己认为最佳选项,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语言、从句的组织和书写,因此本部分是针对考生对德语语法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更加深的层次。每题2分,共20题。

(三)翻译文段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德语的基本词汇与语法,能够运用语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德译中或者是中译德的能力。本部分每题3分,共5题。

(四)作文

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德语写出一篇450-500字符的文章,满分为10分。

619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考试目标

《新闻传播学基础》考试是为招收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考试目标要求考生:

1、全面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以及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及其规律;

2、具有一定的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分析评判当前新闻传播现状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考试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简答题4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论述题2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

三、考试内容

(一)新闻学基础

1、新闻学及新闻理论的意义

2、新闻活动的历史与新闻活动的渠道

3、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定义、新闻本源、新闻要素、新闻类别

4、新闻与信息

5、新闻与宣传

6、新闻与舆论

7、新闻媒体的产生

8、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9、新闻媒体的性质

10、新闻媒体的功能与效果

11、新闻媒体的受众

12、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

13、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14、中国新闻媒体的工作原则

15、新闻选择

16、传媒业的管理和经营

17、新技术与新媒体

(二)传播学基础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2、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3、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4、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5、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过程和特点

6、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过程及传播机制

7、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与社会功能、产生与发展过程、社会影响

8、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9、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0、大众传播的受众

11、传播效果的研究领域、历史发展与制约因素

12、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

13、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4、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5、传播学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与控制实验法)

821综合知识

一、考试目标

《综合知识》考试是为招收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所必须具备的文学基本知识,阅读、分析与写作能力以及经济学或法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考试目标要求考生:

1、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包括对中国文学典籍的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基本知识,欣赏与写作能力。

2、掌握经济学或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二、考试形式及考试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结构

1、大学语文:90分

含名词解释、古文阅读、简答题、写作题

2、经济学基础或法学基础:60分

含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三、考试内容

(一)大学语文

1、中国文学典籍常识

2、重要的文学史现象

3、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4、古文阅读与翻译

5、经典作品欣赏与分析

6、写作

(二)经济学基础

1、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2、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

(1)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2)供求弹性及其应用

3、消费者选择与生产者选择

4、市场结构与定价

(1)垄断和价格歧视

(2)寡头

(3)垄断竞争

5、市场与福利

(1)市场结构与效率

(2)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6、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1)外部性与市场效率

(2)效率改进与公共政策

(3)公共产品

7、劳动力市场经济学

(1)生产要素市场

(2)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3)劳动力市场问题

8、国民收入决定

(1)国民收入的衡量

(2)国民收入的决定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9、经济增长与波动

(1)经济增长

(2)经济周期

10、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的基本原理

(2)通货膨胀的基本原理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失业

11、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

(1)货币与货币制度

(2)储蓄、投资与金融组织

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

1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1)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

(2)要素的国际流动

(3)汇率与汇率制度

14、新制度经济学

(1)交易费用理论

(2)产权理论

(三)法学基础

1、法学基本理论

(1)法学的性质、体系与历史

(2)法的概念与体系

(3)法的起源与发展

(4)法的作用与法治

(5)法的制定与实施

(6)法律关系

(7)法与民主、人权

2、宪法

(1)宪法的基本理论

(2)国家的性质和经济制度

(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4)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5)中央国家机关

3、刑法

(1)我国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与效力范围

(2)犯罪

(3)刑罚

(4)刑法分则的基本内容

4、民法

(1)民法概述

(2)物权法

(3)合同法

(4)知识产权法

(5)人身权法

(6)婚姻家庭法

(7)继承法

(8)民事责任

5、经济法

(1)经济法概述

(2)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3)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6、行政法

(1)行政法概述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3)行政行为

(4)行政程序

(5)行政复议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