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20202区域经济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20202区域经济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20202区域经济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70专业综合考试

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具体考察消费者选择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波动理论等内容,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硕士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满分90分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微观部分约占50%,宏观部分约占50%。主要内容包括:

微观经济学:

1、经济学概念及内涵、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特点和理论体系

2、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供求弹性理论

3、效用、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4、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均衡、消费者需求曲线

5、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企业本质、厂商组织形式和目标

7、生产函数及其性质、几种常见形式的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规模报酬

8、成本与利润概念、常见成本概念、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9、厂商和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和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0、垄断市场的条件及自然垄断、形成垄断的原因

1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12、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13、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

14、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引致需求

15、完全竞争厂商、不完全竞争厂商和市场的要素使用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

16、要素供给原则、劳动曲线与工资率决定、地租决定、利息决定、欧拉定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7、市场失灵及几种表现、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8、垄断及其管制、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公共物品的特点及最优配置、信息不完全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成本

宏观经济学:

1、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3、两部门、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式

4、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及均衡产出

5、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它消费理论

6、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7、投资决定及边际效率曲线,IS曲线的移动及斜率的变化

8、利率决定及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LM曲线的移动及斜率的变化

9、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的变化

10、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政策效果

11、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两种情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2、失业的概念、分类、失业的影响

13、通货膨胀的衡量、分类、产生原因,经济效应

1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6、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促进增长的经济政策

17、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经济周期理论回顾;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18、乘数-加速数原理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一、考试性质

国际贸易理论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的掌握,具体考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现象等内容,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硕士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满分30分

四、考试内容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概念以及理论内容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概念以及理论内容

(3)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贸易模型:结论

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假设条件、基本概念、结论

(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理论的扩展:要素价格均等化

(3)古典贸易理论的机会成本分析:假设条件、基本概念、分析内容、结论

3.国际均衡价格的形成

(1)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国际均衡价格形成:基本概念及结论

(2)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国际均衡价格:提供曲线的基本概念、分析推导、结论

4.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1)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念与现象

(2)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相互倾销模型、坎姆模型、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与贸易模式的变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5.贸易保护政策

(1)关税的基本概念以及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局部均衡分析法)

(2)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3)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几种典型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进口配额、进口竞争产业补贴)

(4)出口鼓励的种类

6.贸易保护理论

(1)贸易保护的传统依据: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新重商主义

(2)贸易保护的新理论:战略贸易政策

7.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经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职能等。

(2)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第三部分《国际金融》

一、考试性质

国际金融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范畴,掌握外汇和外汇市场、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具体理论和内容。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30分。

四、考试内容

1.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中国的国际收支。

2.外汇、汇率决定及汇率制度

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最优货币区理论、外汇干预。

3.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金融;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

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

5.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区域经济学(含专业英语)

一、考试性质

《区域经济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笔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要求的特点,以科学、系统、全面地测评考生对区域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具体涉及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及其相关政策研究等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

2.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区位

4.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

5.聚集经济、经济功能区域经济区域形成

6.区域经济发展

7.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8.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厂商与居民

9.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地方政府

10.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11.区域经济学知识英译汉(15分)

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新编

一、考试性质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是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灵活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与理论,并且结合现实分析热点金融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货币银行学部分50分,国际金融部分50分

四、考试内容

复试笔试内容包含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两部分。

《货币银行学部分》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货币制度

3.货币层次和衡量

二、信用

1.信用形式

2.信用工具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构成、特征)

2.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四、利息与利率

1.利息的本质与职能

2.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期限结构

五、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3.商业银行的职能

4.商业银行的业务

六、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七、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效应

八、货币供求与均衡

1.货币供求理论

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九、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成因机理

2.通货膨胀的效应

3.通货膨胀的治理

《国际金融学部分》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二、外汇与汇率

1.外汇

2.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4.汇率决定理论

三、外汇管制

1.外汇管制的类型

2.人民币自由兑换

四、外汇业务与外汇风险

1.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2.汇率折算与延期支付条件下的进出口报价

3.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五、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2.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六、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欧洲货币体系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七、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价格变动

2.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3.欧洲货币市场

八、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1.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动因

2.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3.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九、国际融资

1.贸易融资

2.项目融资

3.国际租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