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林权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林权

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林权

考研时间: 2011-11-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个人简介

王林权 教授 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西藏大学兼职教授。 1985年毕业欲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1990获得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任教,其中1999年7-2000年元月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进修;2001年8月-2002年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进修。先后主讲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植物营养学》、《植物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专业外语》;植物营养学硕士的《高级植物营养学》、《作物施肥专题》、《植物根际营养》;植物营养学博士生的《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遗传》等课程。先后获得省、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

二、工作学习简历

1985-1995年 参加了赵伯善教授主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系列产品研制与推广(陕西省农牧厅及国家“丰收计划”推广项目),主要从事天然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生长效应研究等工作。

1994-1996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畜禽粪肥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批准号:39370423)。

1997-1998年 参加西北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早熟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1999-2000年 主持了横向课题“陕西省苹果施肥技术与专用肥研制”。

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水分养分优化耦合对提高产量的效应” 主要从事水肥空间耦合技术研究。

获得校长基金资助,主要进行植物抗盐性研究

2003-2006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北旱地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研究”,主要从事旱地节水施肥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2005年获得校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钠离子特性研究。

2006年-200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批准号:30571085)

2009-2011主持“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土壤调查改良与适宜园林苗木筛选”(项目编码A304000902)

科技推广与培训

先后给黄陵、洛川县和陕西仙峰天达工贸有限公司澄城建科分公司培训土壤和肥料化验员50余名;给双菱化工集团公司、兴平化肥厂、户县氮肥厂培训营销人员100余名;给陕西的凤翔、洛川、三原、淳化、高陵、兴平、渭南、临潼和陕西运城等地农民讲授科学施肥知识数十场,听众达数千人。

三、研究领域或方向

研究兴趣与方向:植物营养生理与调控;节水施肥技术;

植物抗盐生理;新型肥料研制

四、 主要学术论文

1) 水肥异区交替灌溉施肥对夏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10,32(2)0344-0349,第二作者

2)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Na+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耐盐性,土壤学报,2010,47(1):145-152,通讯作者

3) 不同膜组件应用于重力出水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性能比较,环境工程学报,2009,3(10)1763-1766

4) 盐胁迫下蒸腾对冬小麦地上部Na累积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32-40,通讯作者

5) 钙离子及钙调蛋白对不同温度型冬小麦盐分吸收与累积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9,29(5):0867-0873 通讯作者

6) 交替灌溉施肥对夏玉米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41-46

7) 无菌培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耐盐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99-104 通讯作者

8) 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氮素循环与氮肥合理施用理论和技术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

9) 夏玉米交替灌溉施肥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61-64 通讯作者

10) 不同灌水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灌溉排水学报,2008,27(5)92-96,第二作者

11) 地面覆盖的保水增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3)50-54

12) 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氮素循环与氮肥合理施用理论和技术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

13)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旱地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3)335-356,通讯作者

14)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冬小麦光合产物积累运转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38(3)513-518

15)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幼苗生长和Na+、K+、Cl-累积的影响,生态学报,2007,27(1)205-213,通讯作者

16) The location of Na+ influx into rice roots and Na+ transport from root to shoot. In C.J Li at al edited, Plant nutrition for food security,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2005, p306-307

17) 不同灌水模式下水分养分的运移及其水分养分利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42-448 通讯作者

18) 施肥对小麦冠层温度的影响及其与生物性状的关联,生态学报2005(1)第三作者

19) 坡面水分和养分渗透模拟研究,2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68-72,第二作者

20) 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Ⅱ土壤水分和速效氮的动态分布,2003,土壤35(3):242-247,第二作者

21) 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Ⅰ氮素吸收和残留及其环境效应,2003,土壤 35(2):118-121,第三作者

22) 冬小麦拔节期追肥与土壤湿度的生物效应,冬小麦拔节期追肥与土壤湿度的生物效应,2003,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1(1)38-42,第一作者

23) 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2002,农业工程学报18(6)46-49,第二作者

24) 鸡粪中有机酸及其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2002,土壤学报39(2):268-275,第一作者

25)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立芦荟生长的影响,2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4):47-50,第三作者

26) 半干旱区夏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研究,2001,农业现代化研究22(3):150-153,第二作者

27) 鸡粪中活性有机酸的分离与鉴定,2001,土壤通报32(1):12-14,第一作者

28) 鸡粪堆腐过程中各种组成的变化,2001,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441-445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441-445,第一作者

29) 高量施用畜禽粪肥对小麦和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1999,西北农业学报8(6):113-117,第一作者

30) 奶牛粪肥堆腐过程中几种有机组分的变化,1999,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7(128):172-176,第一作者

31) 粪肥堆腐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1999,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4):430-435,第一作者

32) 有机酸和维生素对小麦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999,西北植物学报(19)4:623-628,第二作者

33) 有机酸和维生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1999,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6(2),86-90,第二作者

34) 奶牛粪肥和鸡粪中的VB1和VB2,全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532-536,第一作者

35) 不同温型小麦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研究,1998,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6(4),5-9,第二作者

36) 小麦根际磷酸酶活性与有机P的关系,1997,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5(2)69-72,第二作者

37) 奶牛粪肥中植物激素的分离与测定,1997,土壤通报,28(3),139-140。第一作者

38) 畜禽粪肥对小麦、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1997,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5(6),41-46,第一作者

39) 粪肥堆腐过程中鸟囊素的变化和影响因素,1996,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4),357-361,第一作者

40) 几种粪肥中IAA、ABA和GA的测定,1995,西北农业学报,4(增刊),124-126,第一作者

41) MET玉米浸种剂浸种时间与种子活力的关系,1993,西北农业学报,2(2),第三作者

42) 关中平原几种土壤的层次组合与水分蒸发的关系,1986,土壤通报,18(2),49-52,第三作者

43) 厩肥中尿囊素的测定方法研究,1993,土壤通报,24(4),191-192,第一作者

44) 农业化学,1995,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付主编

45) 土壤肥料学,200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参编植物营养部分

46) 中国旱地农业,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参编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电 话:029—87091533

电子邮件:linquanw@yahoo.com.cn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