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0103流体力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0103流体力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0103流体力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流体力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23《普通化学(乙)》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普通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化学对化学作一概括的阐述和研讨。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内容有: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和反应速率方程、原子结构和量子论的若干推论、分子结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和元素化学。要求考生了解各种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各种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和试卷结构(题型)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2)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和计算题。

三考试内容

(一)、热化学与能源

1.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热力学标准态、反应进度、焓等)。

2.定容热效应(qv)的测量原理和实验计算方法。

3.热化学定律及其应用。

4.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近似计算。

5.能源的概况和我国能源的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1.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的意义,化学反应?rGm的近似计算,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别。

2.?rGm与K的关系及有关计算,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4.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

5.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其相关计算。

6.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链反应与光化学反应的一般概念。

8.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等综合性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9.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的概念。

(三水化学与水污染

1.溶液的通性。

2.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

3.有关pH值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4.沉淀与溶解平衡。

5.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算。

6.胶体的聚沉、保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

7.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四)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1.原电池的组成、半反应式以及电极电势的概念。

2.能斯特方程。

3.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4.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5.电解池中电解产物一般规律。

6.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止原理。

(五)物质结构基础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2.量子数的取值规律。

3.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空间分布。

4.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5.化学键的本质及键参数的意义。

6.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晶体结构与物质物理性质的关系。

(六)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1.单质和某些化合物的熔点、硬度以及导电性等物理性质的一般规律。

2.单质氧化还原性的一般规律。

3.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等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

4.配合物的组成、命名。

5.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配合物的某些应用。

6.重要金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七)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分类。

2.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重要特性。

3.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改性、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4.几种重要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八)生命物质与人体健康

1.氨基酸、蛋白质、酶的结构和特性。

2.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与结构,DNA复制机制与基因表达。

3.生命科学中的基因突变、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中心法则等近代新概念。

4.一些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疾病的防治方法及人们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病、爱滋病等中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

5.生命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平衡膳食的组成及毒品种类。

四考试要求

(一)气体、液体和溶液

了解若干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热力学标准态、反应进度、焓等)和定容热效应q的测定;理解热化学定律及其应用;理解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焓变的关系、等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掌握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近似计算;了解能源的概况和我国能源的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了解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的意义,掌握化学反应?rGm的近似计算,能应用?rGm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掌握?rGm与K的关系及有关计算,理解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进行初步计算。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链反应与光化学反应的一般概念;了解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等综合性大气污染及其控制。了解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的概念。

(三)水化学与水污染

了解溶液的通性;明确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有关pH值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掌握沉淀与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算;了解胶体的聚沉、保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了解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四)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半反应式以及电极电势的概念。能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熟悉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能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了解电解池中电解产物一般规律,明确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止的原理。

(五)物质结构基础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明确量子数的取值规律,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空间分布;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键参数的意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晶体结构与物质物理性质的关系。

(六)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联系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了解单质和某些化合物的熔点、硬度以及导电性等物理性质的一般规律;联系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了解单质氧化还原性的一般规律;联系周期系和电极电势,明确某些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等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了解配合物的组成、命名。了解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配合物的某些应用;了解重要金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七)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分类;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与重要特性;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改性、回收再利用的方法;了解几种重要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八)生命物质与人体健康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酶的结构和特性;了解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与结构,DNA复制机制与基因表达;了解生命科学中的基因突变、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中心法则等近代新概念;了解一些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疾病的防治方法及人们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病、爱滋病等中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了解生命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平衡膳食的组成及毒品种类。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华彤文、陈景祖等编《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25《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混合物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恒容热、恒压热、焓

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

7、相变化过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8、热力学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龙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

2、化学势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逸度与逸度因子

9、活度及活度因子

(五)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

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

(六相平衡

1、相律

2、杠杆规则

3、单组分系统相图

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

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

(七)电化学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2、离子的迁移数

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6、原电池热力学

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8、电极的种类

9、原电池设计举例

10、分解电压

11、极化作用

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八)统计热力学初步

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

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

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4、玻耳兹曼分布

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

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九)界面现象

1、界面张力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3、固体表面

4、液-固界面

5、溶液表面

十)化学动力学

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3、速率方程的确定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典型复合反应

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7、链反应

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

10、溶液中反应

11、多相反应

12、光化学

13、催化作用的通性

14、单相催化反应

15、多相催化反应

(十一)胶体化学

1、胶体系统的制备

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

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6、悬浮液

7、乳状液

8、泡沫

9、气溶胶

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

二考试要求

(一)气体的PVT关系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性质。

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状态、功、热、变化过程等。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熟知功与热正负号和取号惯例。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及特征。明确U及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ΔU、ΔH、Q和W。能熟练应用生成热、燃烧热计算反应热。会应用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一系列计算。了解卡诺循环的意义。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及其与卡诺定理的联系。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注意在导出熵函数的过程中,公式推导的逻辑推理。熟记热力学函数U、H、S、F、G的定义,明确其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和如何利用它们判别过程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掌握熵的统计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明确规定熵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熟悉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理想溶液定义、实质和通性。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如何利用牛顿图求气体的逸度系数。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掌握表示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方法。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公式推导和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和热力学处理溶液问题的一般方法。

((五化学平衡

掌握反应等温式的应用。掌握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法。理解ΔrGm0的意义,由ΔrGm0估计反应的可能性。熟悉KP0、KP、KX、KC的意义、单位及其关系。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并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数据计算平衡常数。了解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处理方法。

(六相平衡

掌握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定义。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在双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为重点掌握P-X图和T-X图。在二组分液—固体系中,以简单共熔物的相图为重点,掌握相图的绘制及其应用。对三组分体系,了解水盐体系相图的应用,了解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七电化学

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了解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熟悉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掌握电动势与ΔrGm的关系,熟悉电极电势的符号惯例。熟悉标准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计,平衡常数的计算等)。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ΔrHm和ΔrSm的计算。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

(八统计热力学初步

了解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代替整个体系的微观状态数的原因。明确配分函数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的差别。了解平动、转动、振动配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九)界面现象

掌握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掌握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与曲率半径的关系,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学会使用Kelvin公式。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结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现象。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和吸附热力学。

(十)化学动力学

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基本概念。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速率方程和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对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并能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能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义,计算Ea、A、k等物理量。掌握链反应的特点。掌握稳态近似法、平衡态法和速控步骤法等近似处理方法。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电解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常见催化反应的类型。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

(十一)胶体化学

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能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粒子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分析并能应用于实践。了解溶胶稳定性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能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了解唐南平衡。

三主要参考书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四说明

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38《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一适用范围及基本要求概述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

考试。《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危害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等经典内容;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需加以重点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化学概论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二)水环境化学

1.天然水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着重掌握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3.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着重掌握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4.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三)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中污染物的组成和特征;

2.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原理;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

3.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防治策略;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对比;复合污染;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及防治对策;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及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大气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的形成、危害和损耗机理;臭氧层的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

(四)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的组成与基本性质(吸附性、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

2.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

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典型农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五)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1.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

2.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4.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和有机污染物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

(六)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重金属元素(汞、砷、Pb、Cr等)形态;

2.微生物对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转化;

3.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发展动向;熟练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水中无机及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土壤的组成与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充分理解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与毒性;了解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归趋与效应、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种类及毒性。同时能够应用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去解决一些较复杂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环境化学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四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晓蓉编著,1993。

《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戴树桂,2006年10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24《生物化学(乙)》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乙)科目是为招收与化学与化工口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生物化学水平考试。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考试的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折叠

特点)

氨基酸序列测定的一般步骤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和纯度鉴定

蛋白质变性理论

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了解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定义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掌握肽键的特点

理解蛋白质变性理论

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核苷酸的结构

DNA和R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特点

DNA的生物学功能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掌握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性质

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性质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中心法则

掌握核酸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

了解核酸的研究方法

3.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分类

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考试要求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糖的功能及其组成

理解糖的结构类型的基本概念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糖的鉴定原理

4.脂类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生物体内的脂类所包括的类型,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

了解脂类的类别、功能、脂的前体及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掌握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了解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酶学

考试内容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的作用机理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出)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特殊酶的功能

抗体酶、核糖酶和固定化酶

考试要求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

掌握酶活性的调节、酶的作用机制

了解酶的国际分类

了解特殊酶的功能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了解抗体酶、核糖酶

掌握固定化酶的性质

6.维生素和辅酶

考试内容

维生素的分类

与辅酶有关的维生素同辅酶的关系及其作用

考试要求

了解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功能和缺乏病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类及其功能

7.激素

考试内容

激素的分类

激素与蛋白质、脂类和固醇的关系

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考试要求

了解激素的类型、特点

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

了解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第二信使学说

8.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高能化合物

ATP的生物学功能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产生

呼吸链的组成和顺序

考试要求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掌握呼吸链的组成和传递顺序

了解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9.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

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糖的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的概念、种类和过程

糖异生作用及其主要途径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主要节点的酶学调控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理解糖的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的概念、种类和过程

了解糖原生成作用的概念和糖元生成过程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主要节点的酶学调

了解磷酸己糖旁路的途径及其主要节点的酶学调控

了解糖元生成作用的概念和糖元生成过程

了解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10.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脂类物质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其机理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脂类物质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和动员

理解脂肪的分解代谢

掌握脂肪的β-氧化过程及其机理

了解脂肪的合成代谢

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1.核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碱基的分解代谢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苷酸的衍生物

考试要求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理解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了解核苷酸的衍生物的功能

12.DNA、RNA和遗传密码

考试内容

DNA复制的一般规律

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重点是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复制的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转录的一般规律和转录的机制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RNA的后加工及其意义

mRNA、tRNA、rRNA的后加工

逆转录的过程

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史

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

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考试要求

理解DNA的复制和DNA的修复机制

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的性质和种类

掌握DNA复制的特点和过程

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点

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

全面了解RNA转录与复制的机制

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

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理解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理解启动子的作用机理

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理解RNA的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掌握逆转录的过程

理解RNA的复制

了解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13.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考试内容

蛋白质合成的一般特征

模板、极性、遗传密码的特点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肽链的后加工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因子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蛋白质合成的特点与过程

掌握蛋白质合成的一般特征

掌握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肽链的后加工过程

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理解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因子

14.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内容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酶活性的调节

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DNA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操纵子学说

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要求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和抑制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了解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增殖调节机理

了解操纵子学说的核心

理解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15.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考试内容

基因工程的简介

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典型的遗传工程技术

载体改造

基因来源、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

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基因的分离、合成和测序

蛋白质工程

考试要求

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步骤

掌握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了解各种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

掌握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了解蛋白质工程的进展

16.科技进展

考试内容

生物化学领域特别重大的科技进展

考试要求

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特别重大的科技进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时间3小时。

三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中科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51《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微生物生理和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免疫学及微生物生物

技术等。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共

五个部分。

三考试内容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微生物学定义

2.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

3.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

4.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二)原核生物

1.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2.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3.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4.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

(三)真核微生物

1.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2.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3.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蕈菌

(四)病毒和亚病毒

1.病毒和亚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3.病毒的宿主范围

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5.病毒的复制

6.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7.重要病毒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方法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微生物的营养和繁殖

2.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测定

3.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4.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5.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6.次生代谢

7.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8.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

(六)微生物生态学

1.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

2.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生境多样性

3.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4.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5.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七)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质粒及转座因子

3.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4.微生物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5.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6.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

7.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8.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

(八)传染与免疫

1.传染的概念

2.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4.免疫学的实际意义

(九)实验设计

1.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2.获得特定的微生物基因或代谢产物

3.利用所知功能的微生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四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微生物学中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2.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发育多样性、代谢及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生物资源。

3.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漫长历程;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了解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原核生物?什么是生命三域说,由谁提出及根据是什么?了解原核生物的系统进化理论。

2.了解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认识细胞壁、细胞膜、核区(异核体)、核糖体、内生孢子、鞭毛等结构和功能性状,以及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意义。

3.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现代分类体系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测定、生化活性分析、细胞化学分析、核酸(RNA/DNA)分析、蛋白质分析等表观和分子信息在分类鉴定中的综合应用。

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命名法规。

4.了解和认识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细菌(狭义的)、放线菌、蓝细菌和古菌的重要代表种群的基本特性和在研究生命现象中的意义。

(三)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真核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3.了解和掌握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的基本方法。认识真核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酵母菌、霉菌、蕈菌的主要代表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实际意义。

(四)病毒和亚病毒

1.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结构、病毒大小以及病毒的寄主和种类。

2.了解病毒的分类原理和命名原则

3.了解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复制周期所包括的吸附、穿入、脱壳、转录和翻译、组装及释放等主要环节。

4.了解什么是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5.何谓噬菌体?何谓温和噬菌体、溶源噬菌体以及λ噬菌体?

6.了解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如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类群。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了解微生物六类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

2.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熟悉典型生长曲线的意义;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3.了解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熟悉高温灭菌的主要方法;了解常用化学杀菌剂、抗生素、消毒剂和治疗剂种类和功效,以及其杀菌、抑菌原理。

4.了解能量代谢中的生物氧化概念;熟悉生物氧化包括的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类型及其意义。

5.了解分解代谢的内容。何谓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

6.了解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及其重要性。

7.举例说明自养微生物CO2固定的4条途径:Calvin循环、乙酰-CoA途径、逆向TCA途径和羟基丙酸途径。了解何谓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8.了解何谓代谢调控?了解工业发酵通过调节三类初级代谢途径而提高发酵效率的意义。

(六)微生物生态学

1.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微生物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自然界中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及其他环境中的分布。何谓极端微生物?了解古菌(Archaea)和极端微生物的关系。了解目前已知的极端生命条件。

3.了解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五种主要关系类型。

4.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了解何谓水体富营养化。解释“水华”(WaterBloom)、“赤潮”(RedTide)现象。何谓生物处理(Biotreatment)和生物整治(Bioremediation)?说明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16SrRNA等基因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这类生物分子发展起来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七)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熟悉各类微生物(细菌、古菌、真核微生物、病毒等)的遗传特征。

2.利用微生物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了解遗传物质(DNA/RNA)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核或核区、核糖体、质粒等)和功能特性。

3.了解DNA的结构及其功能(如复制、转录等)相适应的特点。

4.清楚基因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突变机制。能举例说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5.了解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元件及其功能,了解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6.了解原核生物的四种遗传操作方法: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接合(Conjugation,Mating)和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了解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中的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ParasexualHybridization)在育种中的意义。

7.熟悉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和相关技术术语。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8.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何谓菌种退化(Degeneration)?了解菌种复壮的措施。

9.理解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结构、基因结构及遗传过程中的主要差别。

(八)传染与免疫

1.了解什么是传染(Infection)及决定传染的基本因素。

2.了解什么是免疫?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3.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了解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以及免疫学中常用的基本词语和概念。

4.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免疫学的意义;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中和反应,熟悉上述四种免疫反应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了解免疫制剂的种类及作用。

(九)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在给出前提条件下,能够设计简单的技术路线去获得所要求的微生物类群、基因或代谢产物。

2.能够根据提供的现象,提出微生物所具有的功能假说或进化过程假说。

3.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用某种微生物的功能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闵航主编微生物学(第一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大学出版,2011.

2.张利平主编微生物学(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科学出版社,2012.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