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并能很好地解释无机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和事实,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等

考试内容:

1.物质状态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的vanderWaals方程,由分子运动论推导理想气体定律;掌握液体的蒸发,沸点;了解晶体的外形与内部结构。

2.原子结构

理解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波粒二象性,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离子的特征,离子晶体,晶格能;掌握共价键的本质、原理和特点。灵活运用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理解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金属键的共性改价理论和能带理论,金属晶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的极化,氢键。

4.氢和稀有气体

了解氢的成键特征,氢的性质、制备方法,氢的化合物氙的性质及化合物,稀有气体的空间结构。

5.化学热力学初步

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可逆途径;

灵活运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生成热与燃烧热,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了解反应方向概念,理解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状态函数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6.化学反应速率

了解反应速率理论,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灵活运用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与△rGmθ的关系,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8.溶液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灵活运用溶解度原理和分配定律;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了解分散体系和溶胶的制备、性质,溶胶的电泳和粒子结构,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高分子溶液。

9.电解质溶液

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和盐的水解,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0.氧化还原反应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灵活运用电池电动势与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理解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电势图解及其应用。了解化学电池,电解。

11.卤素

了解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

12.氧族元素

了解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水,过氧化氢,硫及其化合物,掌握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13.氮族元素

了解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砷、锑、铋及其化合物,盐类的热分解。

14.碳族元素

了解碳族元素的通性,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理解无机化合物的水解性。

15.硼族元素

了解硼族元素的通性,硼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掌握惰性电子对效应和周期表中的斜线关系。

1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离子晶体盐类的水解性。

17.铜、锌副族

一般了解铜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理解IB族与IA族元素性质对比;

一般了解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理解IIB族与IIA族元素性质对比。

18.配位化合物

理解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理解并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了解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性。

19.过渡金属(I)

一般了解钛、钒、铬、锰各分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理解物质显色规律以及呈色原因及影响因素。

20.过渡金属(II)

一般了解铁系、铂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理解过渡元素的通性。

21.镧系及锕系元素

一般了解各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掌握镧系及锕系元素通性以及重要化合物。

22.原子核化学

一般了解核结构、理解核反应及核能释放。

参考教材: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分析”部分部分部分部分

该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分析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离与富集方法。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了解常见的分离与富集方法。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概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滴定分析概述。

二、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分析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及测定前的预处理。

三、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标准偏差,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的传递,回归分析,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四、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五、酸碱滴定法

分布分数δ的计算,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对数图解法,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基本原理,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六、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金属离子指示剂,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七、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八、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终点指示剂和沉淀滴定分析方法,滴定分析小结。

九、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概述,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有机沉淀剂的分类。

十、吸光光度法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光度分析法的误差,其它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十一、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气浮分离法,一些新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考试要求:

一、概论: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明确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滴定分析的方式,方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二、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了解分析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及测定前的预处理。

三、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了解误差的种类、来源及减小方法。掌握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关系及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规则,修约及计算。掌握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掌握少数数据的t分布,并会用t分布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掌握t检验和F检验;熟练掌握异常值的取舍方法。了解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四、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了解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掌握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了解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五、酸碱滴定法

了解活度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掌握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以及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掌握各种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的推导。熟悉各种滴定方式,并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

六、络合滴定法

理解络合物的概念;理解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的原理。熟练掌握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掌握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学会络合滴定误差的计算。

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计算。

七、氧化还原滴定法

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理解标准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意义和它们的区别,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了解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分析结果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终点的误差计算方法。了解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熟练掌握KmnO4法、K2Cr2O4法及碘量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八、沉淀滴定法

掌握沉淀滴定法。

九、重量分析法

了解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沉淀的溶解度的计算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沉淀条件的选择。熟练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十、吸光光度法

了解光的特点和性质;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了解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光度测量和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络合比的测定、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应用。

十一、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了解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的萃取体系。了解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了解纸色谱、薄层色谱及反向分配色谱的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上册)。2006年第五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部分

该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分析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继化学分析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分析化学发展和仪器分析的地位,仪器分析方法的类型,分析仪器

第二章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法导论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辐射的量子力学性质,光学分析仪器

2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法基础,元素光谱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原子化的方法及试样的引入,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字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等离子体、电弧和火花光源,摄谱法,光电光谱法,原子质谱法的基本原理,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光谱法基本原理,仪器基本结构,X射线荧光法,X射线吸收法,X射线衍射法

3分子光谱

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光吸收定律,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分子发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基因频率和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仪,试样的制备,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激光拉曼光谱法基本原理,拉曼光谱的仪器装置,拉曼光谱法的应用,其它类型的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仪和试样的制备,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简单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复杂图谱的简化方法,核磁共振谱的应用,其它核磁共振谱。分子质谱法,质谱仪,质谱图和质谱表,有机化合物的断裂方式及断裂图像,分子质谱法的应用。

4表面分析方法

电子能谱法,二次离子质谱法,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第三章电分析

电分析化学导论,基本术语和概念,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及特点,电位分析法,金属基指示电极,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定量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电位滴定。伏安法和极谱法,物质的传递与扩散控制过程,扩散电流理论,直流极谱法,极谱波的类型及其方程式,单扫描极谱法,直流循环伏安法,脉冲技术,溶出方法,旋转环盘电极、微电极和修饰电极。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电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库仑分析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四章分离方法

色谱法分离原理,线性洗脱色谱及有关术语,色谱法基本理论,分离度,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的柱效,高效液相色谱仪,分配色谱,液固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尺寸排斥色谱。毛细管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第五章其他分析方法

热分析,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动注射分析基本原理,流动注射分析仪器,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微流控分析。仪器分析中的计算机应用。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法导论

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掌握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了解光学分析仪器的大致构

造。

2原子光谱

了解原子光谱法的基础,元素光谱化学性质的规律性,明确原子化的方法及试样的引入,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X射线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及仪器基本结构。

3分子光谱

掌握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红外吸收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吸收定律,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简单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等概念。了解以上分析仪器的构造。能够应用以上分析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表面分析方法

掌握电子能谱法,二次离子质谱法,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了解其仪器结构。

第三章电分析

了解有关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图解式的表示规则。明确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概念,掌握奈斯特公式的应用。掌握电位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明确金属基指示电极,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物质的传递与扩散控制过程,扩散电流理论等的定义。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电解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四章分离方法

掌握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明确基线,峰高,保留值,分配比,区域宽度等基本术语的含义。掌握色谱分析定性及定量方法。掌握柱效、选择性、分离度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色谱仪的仪器构造,掌握气相色谱固定相,气相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器的选择原则,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构造,了解不同分离方法的应用对象。掌握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了解其仪器构造。了解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萃取原理。

第五章其他分析方法

了解热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其仪器构造及应用。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第五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

选择题(约30%)、填空题(约20%)、计算题(约30%)和简答题(约20%)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理学》考试大纲

大纲目的:

本大纲用于指定研究生入学生理学考试主要范围。

大纲的内容:

一细胞膜生理学

l掌握细胞膜的概念和功能。

l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膜蛋白,膜脂质,膜脂质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l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生物膜结构模型,生物膜双分子层的动态特征。

l掌握通过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l掌握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突触与间隙连接,受体与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转导系统。信息物质的作用方式,甾体激素和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蛋白质、多肽类、生物胺。

l了解膜受体及跨膜信号传导,受体门控离子通道与跨膜信号转导。通过G蛋白调节效应体系的受体:G蛋白的结构及调节机制、G蛋白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调节,G蛋白α、β、γ亚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系统:受体酪氨酸的结构,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外间质分子及其受体。

l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收缩耦联,膜电位产生机理(包括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

l了解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

l掌握离子通道的概念,离子通道的基本结构和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

l掌握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特点。

二心血管系统

l掌握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生物电现象及机理。

l掌握心肌细胞结构特点:工作心肌结构特征,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

l掌握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工作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其成机制。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l理解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快钠通道。L-Ca2+通道。T-Ca2+通道。K+通道的分类及特点,离子通道的激动剂与阻断剂。

l理解心肌细胞跨膜离子流的类型:心肌细胞的主要内向电流(INa+、Ica2+、If),外向电流(Ito、IK+IK1、IKACh、IKATP)及非离子通道介导的电流。

l理解心肌力学分析:心肌功能成分的力学模型,心肌功能成分的力学变化,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肌肉收缩的长度─速度关系。

l了解心肌收缩性能:心肌收缩性能概念,评价心肌收缩性能的方法和指标。

从左心室内压测取心脏功能指标的实验方法及指标的意义(±dp/dtmax,Vpm,p-dp/dt环等)。

l理解心脏内分泌功能:心钠素: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其他心源性利钠多肽:脑钠肽、C-型利钠利尿肽、N-心钠素、醛固酮分泌抑制因子、尿钠

素。抗心率失常肽生物学效应。内源性洋地黄素生物学效应。

l掌握血压在不同血管段中产生的机理,影响动脉血压和静脉压的因素,微循环及其调控。

l理解血管的内分泌功能:内皮源性舒张因子:释放与生物学效应,病理生理意义。一氧化碳: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内皮素: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

l理解血管系统的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

肾上腺髓质素:理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效应,病理生理意义。神经肽酪氨酸: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速激肽,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阿片肽。

l掌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心脏功能(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血压、微循环的调解过程及其机理。

l掌握心脏功能(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血压、微循环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运动、睡眠和进食)和应激时的反应特征(包括血流重新分布)及其调节原理。

l理解失血(创伤性)和失水(剧烈运动)过程中调节心脏和血管活动维持血压的原理。

l理解心、脑和肺的循环特征及其生理意义。

三呼吸系统

l掌握通气气道和换气屏障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l了解气道上皮的防卫功能,气道上皮的对其他细胞活性的调节。

l掌握通气动力产生的原理,气道阻力及其调节(气道阻力的形成,气道平滑肌与气道阻力,气道阻力与临床,气道阻力的检测与评价)。

l掌握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残余气量,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等概念;肺泡微循环的特征;通气/血流比值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l掌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l理解肺泡换气的基本原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弥散差异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l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离曲线左右位移的调节及其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l了解细胞换气及其呼吸。

l掌握中枢和外周氧、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感受器的工作特征及其原理。

l掌握在不同生理状态(运动和睡眠)和应激时肺通气和换气的改变特征及其调节原理。

四消化系统

l了解口腔消化的基本过程。

l掌握消化道壁中神经细胞和神经丛的结构与功能(局部反射与分泌调节)。

l掌握胃肠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促胰岛素分泌肽)的分泌部位、生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l了解粘膜的结构与特性,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影响粘液分泌的因素。

l掌握胃粘膜的结构和机能:壁细胞的机能结构,基础分泌与最大分泌,胃酸分泌的细胞内机制,胃酸分泌的刺激分泌耦联,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

l了解胃蛋白酶原和内因子的分泌来源及功能。

l掌握胃壁平滑肌的结构分层及其功能意义;胃壁平滑肌的运动形式。

l掌握食物在消化道不同部位时胃酸分泌的时相分类、分泌特征及其调节原理。

l理解小肠分泌的成分与运动形式。

l掌握胰腺主要外分泌的酶和胰液成分,及其在进食时分泌的调控。

l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分泌来源,以及在进食和饥饿状态下的分泌调控。

l理解肝脏的功能以及胆汁的肠肝循环。

五泌尿系统

l掌握肾单位的概念,组成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l掌握肾小球和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及其调节,系膜细胞及其功能,肾功能评价的生理学基础。

l掌握肾近曲和远曲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分泌的过程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

l掌握肾髓质内“U”形管产生逆流倍增和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原理,直小血管与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和ADH与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的关系。

l掌握肾集合管、ADH受体在水的重吸收的作用与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的关系。

l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肾素、肾素释放的调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紧张素生理功能;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生理功能。

l了解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内RAS,心脏内RAS、局部RAS的功能及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l理解全身性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理,参与的反射弧结构、功能特征与调节。

l理解失血(创伤性)和失水(剧烈运动)过程中调节全身性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原理。

六感觉器官

1.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l掌握感觉、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

l了解感受器的分类和适宜刺激

l掌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编码功能

l了解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2.视觉功能

l掌握视觉形成的基本过程

l了解眼的结构、折光系统和眼的调节功能

l掌握视网膜的结构、感光换能机制和信息处理特点

l了解常见的视觉生理现象和视觉功能异常

3.听觉功能

l掌握听觉形成的基本过程

l了解耳的结构、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l掌握耳蜗的结构要点和感音换能作用

l了解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和听神经动作电位

4.平衡感觉功能

l了解前庭器官的结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l掌握前庭器官的生理功能

l了解前庭反应

5.其他感受器的功能

l了解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l了解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l了解皮肤感觉感受器的功能

七神经系统

1.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l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l掌握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轴浆运输

l了解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因子

l掌握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2.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l掌握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基础

l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分类、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可塑性

l了解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l掌握神经递质和受体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l了解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l掌握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规律

l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l掌握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l掌握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和大脑皮层代表区

l掌握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l了解主要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特点

l掌握视觉、听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及中枢分析的特点

l了解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中枢分析的特点

4.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l掌握运动控制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l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姿势的调节功能

l掌握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l了解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结构和神经回路

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l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l掌握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l了解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6.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

l掌握脑电活动的主要形式

l了解觉醒与睡眠的活动特点和调节机制

7.脑的高级功能

l掌握学习与记忆的形式、过程和机制

l了解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及与两侧大脑皮层的关系

8.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了解

八内分泌系统

考试内容

1.激素、分类及作用特性

2.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分泌的调节

3.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4.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

5.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

6.肾上腺分泌的激素

7.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8.前列腺素、褪黑素和瘦素

考试要求

1.掌握激素的定义、分类及激素的作用特性

2.掌握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分泌的调节

3.掌握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的主要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生物学作用、作用机制及调节

4.理解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分泌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5.理解前列腺素、褪黑素和瘦素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

九生殖系统

考试内容

1.睾丸的生精作用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卵巢周期

3.睾丸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4.睾丸和卵巢功能的调节

5.受精

6.胚胎着床

7.妊娠的维持与激素调节

8.分娩过程

9.性成熟的调节

考试要求

1.掌握精子发生与成熟的过程

2.掌握卵子发生和卵泡闭锁机理

3.掌握睾丸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4.掌握睾丸和卵巢功能的调节

5.掌握受精及其分子机制

6.掌握胚胎着床及相关分子机制

7.理解妊娠的维持与激素调节

8.了解分娩过程和性成熟的调节

主要参考书目:

姚泰主编《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生物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医学、农学、药学及食品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探讨生物体的物质组成以及分子结构、性质与功能,物质代谢的规律、能量转化及其调节控制等。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

三考试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l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l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l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l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

l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l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l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l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l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建议了解即可)

l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l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l掌握肽键的特点

l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l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l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l核苷酸的结构

lDNA和R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DNA的三级结构

l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l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l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l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苷酸的性质

l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酸的性质

l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l了解microRNA的序列和结构特点

3.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l糖聚合物及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l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l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l了解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作用

l了解旋光异构

l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l理解糖的鉴定原理

4.脂质与生物膜脂质与生物膜脂质与生物膜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

l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

l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l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l理解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l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酶学酶学酶学酶学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l酶的作用特点

l酶的作用机理

l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l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l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酶的概念

l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l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l熟悉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

l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l了解抗体酶、核酶及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

6.维生素和辅酶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l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l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激素

考试内容

l激素的分类

l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l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l激素作用机理

考试要求

l了解激素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l掌握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

l掌握第二信使学说

8.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l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l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lATP的生物学功能

l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l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l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l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l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l了解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l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9.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糖的代谢途径和有关的酶

l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l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l糖原合成作用

l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l光合作用的概况

考试要求

l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和酶的作用

l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l了解糖原合成作用

l掌握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l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l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

l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10.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l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

l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l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l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

l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考试要求

l了解甘油代谢

l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

l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l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

l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l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1.核酸的代谢核酸的代谢核酸的代谢核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l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l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l碱基的分解

l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l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l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l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12.DNA,RNA和遗传密码

考试内容

lDNA复制的一般规律

l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重点是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l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l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l转录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

l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l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

lmRNA、tRNA、rRNA和非编码RNA的后加工

l逆转录的过程

l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和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l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

l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l染色体与DNA

染色体概述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原核生物基因组

lDNA的转座

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转座作用的机制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转座子Tnl0的调控机制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掌握DNA复制的特点

l理解DNA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

l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l掌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点

l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

l全面了解RNA转录与复制的机制

l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

l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l理解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l掌握启动子的作用机理

l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l理解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l掌握逆转录的过程

l掌握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l理解RNA的复制

l掌握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13.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考试内容

l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密码子的概念与特点

l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l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l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l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l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

l掌握翻译的步骤

l掌握翻译后加工过程

l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l理解蛋白质合成抑制因子的作用

14.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l酶活性的调节

l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l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区别

l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前水平的调节

l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和转录因子的功能

l操纵子学说

l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l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原核基因调控总论

转录调节的类型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乳糖操纵子

操纵子模型

lac操纵子DNA的调控区域

色氨酸操纵子

trp操纵子的阻遏系统

弱化子与前导肽

trp操纵子弱化机制的实验依据

阻遏作用与弱化作用的协调

其他操纵子

半乳糖操纵子

阿拉伯糖操纵子

组氨酸操纵子

recA操纵子

多启动子调控的操纵子

入噬菌体基因表达调控

入噬菌体

入噬菌体基因组

溶原化循环和溶菌途径的建立

O区

入噬菌体的调控区及入阻遏物的发现

CI蛋白和Cro蛋白

转录后调控

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

重叠基因对翻译的影响

Poly(A)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的阻遏

RNA的高级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RNA—RNA相互作用对翻译的影响

魔斑核苷酸水平对翻译的影响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l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l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控作用

l了解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增殖调节机理

l掌握操纵子学说的核心

l理解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15.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考试内容

l基因工程的简介

l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l基因的分离、合成和测序

l克隆基因的表达

l基因的功能研究

l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l蛋白质工程

考试要求

l了解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步骤,

l掌握各种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l理解研究基因功能的常用方法和原理

l掌握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l了解蛋白质工程的进展

16.真核生物基因调控原理

考试内容

l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基因家族(genefamily)

真核基因的断裂结构

真核生物DNA水平的调控

l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调控

Britten—Davidson模型

染色质结构对转录的影响

启动子及其对转录的影响

增强子及其对转录的影响

l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的调控

CAAT区结合蛋白CTF/NFl

TATA和GC区结合蛋白

RNA聚合酶Ⅲ及其下游启动区结合蛋白

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表达的级联调控

l激素及其影响

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理

多肽激素的作用机理

激素的受体

l其他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RNA的加工成熟

翻译水平的调控

蛋白质的加工成熟

17.高等动物的基因表达

考试内容

l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和研究范畴

l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

DNA的甲基化

DNA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抑制机理

DNA甲基化与X染色体失活

DNA甲基化与转座及细胞癌变的关系

l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修饰

l蛋白质磷酸化与信号传导

l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l分子伴侣的功能

l原癌基因及其调控

l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关系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l熟练掌握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l熟练掌握蛋白质磷酸化与信号传导

l掌握原癌基因及其调控

18.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了解内容)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l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HIV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和传染

l乙型肝炎病毒——HBV

肝炎病毒的分类地位及病毒粒子结构

lSV40病毒

SV40基因的转录调控

考试要求

l掌握SV40基因的转录调控

19.植物基因工程(了解内容)

考试内容

l工程的基本原理(农杆菌Ti质粒法、直接转化法)

20.基因工程产业化的现状与展望(了解内容)

考试内容

l基因治疗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生物化学》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2002年9月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因VIII》(中文版),BenjaminLewin,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专业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光电材 料、有机导电材料、农药合成、精细化工等研究方向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内容丰富,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 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熟习典型的反应历程及概念;了解化学键理论概念、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中间体的相对活性及其在有 机反应进程中的作用;能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

(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

2、有机化学反应

(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

(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

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

(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

(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

(4)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

4、有机合成

(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

(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有机立体化学

(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

(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

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C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

(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大波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

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它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

8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

掌握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

1.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1.2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

1.2.1共价键的本质(价键法、分子轨道法、鲍林共振论简介)

1.2.2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1.2.3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体),构型与构象,KekuleA(凯库勒)及CouperA(古柏尔)的两个重要基本规则。

1.2.4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1.2.5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1.3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4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环烷烃

2.1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异构、构象及构象异构体、物理性质变化趋势;了解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SP3

杂化、δ键(构型概念);了解乙烷、丁烷的构象及相互转变关系

2.2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掌握分子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稳定性、卤代、氧化(完全氧化和控制氧化)、裂化和裂解、异构化等。

2.3理解烷烃的反应甲烷的卤代反应历程、游离基、连锁反应、能量曲线、过渡状态、游离基的稳定性和卤代反应的取向:自由基取代反应、碳自由基形成及性质、链反应的引发与终止

2.4了解烷烃的来源及制备

2.5了解环烷烃命名及反应及环己烷工业来源;掌握小环的张力及稳定性、椅式/船式构型、取代环已烷和十氢化萘的构象:船式、椅式、a键、e键。

第三章烯

掌握单烯烃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

掌握单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

3.1熟悉烯的命名、结构、异构体、物理性质

3.1.1理解烯烃的结构SP2

杂化、π键

3.1.2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和命名:碳胳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系统命名法(烯基的命名)、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Z/E

3.1.3了解物理性质(字号小)

3.2烯的反应

掌握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鎓离子、亲电试剂、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马氏规则、诱导效应,游历基加成反应历程、过氧化物效应的解释马尔可尼可夫规则、加成反应中的碳正离子、碳正离子的结构及性质、二烯的1,4加成Diels-Alder[2+4]环加成反应

3.2.1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与乙硼烷的加成、加X2、与酸的加成【加HX、[马氏(Markovnikow)规则、过氧化物效应]、加H2SO4、酸催化加H2O、与有机

酸醇酚加成、加HOCl、自由基加成。3.2.2与卡宾的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反应

3.2.3氧化:环氧化、高锰酸钾氧化和臭氧化

3.2.4α—氢原子的卤代反应

3.2.5了解聚合反应

3.3烯的来源和制备

3.3.1掌握醇的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邻二卤代烷脱卤素

3.3.2掌握乙烯、丙烯的结构特点及制备方法、主要用途

3.3.3了解石油的裂解和热裂气的分离

3.3.4了解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

3.4掌握共轭二烯烃特别是1,3—丁二烯的性质、结构特点及用途

3.4.1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离域键、离域能、共轭效应

3.4.2共轭二烯烃的化学特性:加成反应(1,2和1,4—加成)、狄耳斯—阿尔德(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3.4.3重要的二烯烃:丁二烯和异戊二烯来源与反应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炔烃炔烃炔烃炔烃

4.1掌握炔烃的分类、命名,结构(sp杂化等)及同分异构现象

4.2掌握炔烃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反应规律,如炔的反应:加成、氧化及末端

H的活性等

4.2.1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乙硼烷、加X2、加HX、加H2O、HCN、HOCl;与含

“活性氢”的有机物的亲核加成;与碱金属(K,Na,Li)及液氨还原加成;

4.2.2聚合反应(二聚、三聚)

4.2.3氧化反应

4.2.4炔键碳上的氢原子的性质和鉴定:弱酸性、金属炔化物及烃化(碳负离子)

4.2.5掌握炔烃和烯烃的制备及反应活性的区别与共同点

4.3了解炔的制备,特别是乙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

第五章苯及芳香烃

掌握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sp2杂化)特别是苯的特性(芳香性)及结构特征

掌握芳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苯及同分物的反应,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取代效应的

解释,并能应用在有机合成中。

了解苯、甲苯、萘的性质及重要用途,了解多环芳香化合物和非苯芳香体系

5.1芳香烃

5.1.1熟悉苯的分子结构:凯库勒(Kekule)式、分子轨道法、共振论简介,芳香性解释

5.1.2了解单环芳香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5.1.3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1.3.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Fridel-Crafts)反应;苯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δ—络合物);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理论解释和合

成上的应用)超共轭效应。

5.1.3.2卤素(Cl)甲基化反应,加特曼(Gatterman)-科赫(Koch)反应

5.1.3.3伯奇(Birch)还原反应

5.1.3.4氧化反应:苯环氧化、侧链氧化

5.1.3.5重要的单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5.2多环及稠环芳烃

5.2.1了解三苯甲基化合物及其离子和自由基的稳定性,联苯特性及合成

5.2.2掌握萘:结构性质及其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5.2.3了解蒽和菲:结构和性质(9、10位的活泼性)

5.2.4了解其他稠环芳烃(致癌烃)

5.3了解芳香烃的来源:煤焦油的分离、石油的芳构化和重整

石油:石油的成因、组成和分类;石油的炼制和石油加工

(1)石油的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

(2)石油的二次加工:裂解和重整

汽油和柴油:辛烷值、抗爆剂、十六烷值

5.4一般了解非苯芳烃:休克耳(Huckel)规则及其应用、二茂铁

第六章卤化烃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及重要化学性质

掌握几种重要的卤代烃制备方法,了解其性质、及应用

6.1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结构、同分异构

6.2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6.2.1掌握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反应:取代、消除、还原

6.2.1.1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与硝酸银及氰化钠的反应

6.2.1.2消去反应:札依切夫(Saytzeff)规则

6.2.1.3与金属反应:格氏(Grignard)试剂、有机锂试剂、武慈(Wurtz)

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概念)

6.2.2掌握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6.2.2.1取代反应的离子机理SN1、SN2;消除反应的机理E1、E2

6.2.2.2亲核取代的立体化学

6.2.2.3烃基结构、离去基团对亲核取代反应速度的影响

6.2.2.4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脂肪烃与芳香烃对比,伯仲叔对比)

6.3掌握一般卤代烃的制法:由烃制备、由醇制备、卤代烃的互换

6.4了解重要卤代烃:氯乙烯、氯苯、氯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氟里昂、四氟乙烯.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醇醇醇醇、、、、酚和醚酚和醚酚和醚酚和醚

熟悉醇、酚、醚的分类和命名和结构同分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光谱特性

掌握醇、酚、醚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氢键—醇与醚对比醇与的酚的酸性对比,醇的反应、醚的反应、碘仿反应,醇的鉴别:Lucas试剂和铬酐硫酸水法

了解醇、酚、醚中重要的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

7.1醇

7.1.1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熟悉掌握其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与卤化磷(或亚硫酰氯)反应,与无机酸(氢卤酸、硫酸、硝酸),酰氯和酸酐等的成酯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和脱氢反应,相邻二醇特有的反应Cu(OH)2、HIO4、片呐醇(pinacol)重排、羟基被置换反应(邻基参与效应)

7.1.2掌握消去反应历程

a)、β—消去反应:反应历程E1、E2,消除反应的取向:札依切夫规则的解释,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b)、α—消去反应:卡宾的结构和性质

7.1.3掌握醇的制法:卤代烃水解,醛、酮的还原,由格氏试剂合成,烯烃的羟汞化。

7.1.4了解重要的醇:甲醇、乙醇、三十烷醇、苯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的化学式)、肌醇

7.2酚

7.2.1掌握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反应

(1)酚羟基的性质:弱酸性、酚醚的生成、显色反应(FeCl3)

(2)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7.2.2了解重要的酚:苯酚(异丙苯氧化制备和用途)、甲苯酚、苯二酚、萘酚

7.3醚

7.3.1掌握醚的制法:醇的脱水,威廉姆逊(Williamson)

7.3.2掌握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

7.3.3了解几种重要的醚的性质和应用:乙醚、二苯醚(传热载体)、环氧乙烷、冠醚(相转移催化)

第八章醛、酮类羰基化合物

掌握醛、酮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异构、物性及光谱特性

掌握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

熟悉重要醛、酮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

8.1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8.1.1熟悉并掌握与含氧、含硫、含碳、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加成—消去反应历程,影响羰基活性的因素:加HCN、NaHSO3、RSH、RMgX、ROH、H2O,与有机胺及其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与氨的衍生物的反应。

8.1.2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

8.1.3掌握其氧化还原反应

a)氧化;托伦(Tollens)试剂、费林(Fehling)试剂、强氧化剂

b)还原:H2,LiAlH4,NaBH4,B2H6,Me2CHOAl,Zn/Hg/H+,NH2NH2/KOH等还原成醇(双分子还原)、还原成烃、克里门逊(Clemmensen)反应、武尔夫—开歇纳(Wollf-Kishner)—黄鸣龙反应

c)歧化: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

8.1.4了解醛的自身加成聚和

8.1.5了解醛的显色反应:希夫(Schiff)试验

8.2掌握醛、酮的制法:醇的氧化、烃的氧化,偕二卤代物的水解,傅—克酰基化反应,炔烃的羰基化,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8.3熟悉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乙烯氧化合成乙醛)三氯乙醛、苯甲醛(安息香缩合)、丙酮、丁二酮(镍试剂)、环己酮[贝克曼(Bechmann)]重排

8.4了解乙烯酮,醌等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熟悉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1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