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

考研时间: 2014-05-0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211翻译硕士英语

一、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英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以英语为例)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和翻译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一.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二.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英语报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三.翻译

1.要求:

考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英汉互译,译文需流畅自然,地道得体。

2.题型:英译汉或汉译英

四:英语写作

1.要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题型:命题作文

240日语二外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学生系统地掌握日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读懂一般难度的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猜测生词词义,并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就熟悉的题材,写出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完整的短文,能够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累计掌握词汇量约2800个。

二、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为除“听、说技能”以外的全部内容。

本考试由六个部分组成:“词语”、“语法”、“阅读理解”、“日译汉”、“汉译日”和“作文”。

1、词语共40题,2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词语的读音、当用汉字、意义、用法的掌握情况。

2、语法共15题,15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基础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共15题,3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阅读速度。

阅读题的设问要点如下:

(1)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2)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文章的发展和结果;

(4)隐含的信息;

(5)重要语句的含义;

(6)生词词义;

(7)指示词所指代的内容等。

4、日译汉1-2题,1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日语书面材料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安排1—2篇内容完整的短文,要求考生将日文译成中文。

5、汉译日5题,10分。

测试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常用句子的汉译日能力。给出几个单句,要求学生将汉语译成日语。

6、作文1篇,15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的日语写作能力。考试形式为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按规定写出一篇250—300字的短文。

三、试题结构

试题采用客观性多项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写出答案。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41法语二外

一.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综合考察学生对基础语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通过成绩反应学生的语言水平,从中筛选优胜者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法语的后续部分,即较高阶段。

二、试题结构

类似于法语四级的题型,例如单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及写作(暂不设听力)。

三、考试内容

时态及各语式、介词、冠词、连词及连词短语、代词,阅读理解,翻译(中翻法、法翻中),写作(80-120字)。

243英语二外

一、考试目的

本试卷是为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参加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的。该试卷旨在测试考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读、写、译的能力,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具备5000左右的词汇量并掌握常用短语和搭配知识。

二、考试内容

英语二外试题的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的水平,主要测试考生的词汇、短语、语法和篇章结构知识以及阅读理解、翻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考试不包括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测试内容。

三、试卷结构

1、基本题型:试卷由词形转换、词汇和语法填空、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以及英汉互译等部分组成。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357英语翻译基础

一、考试目的

《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总分150分。

I.词语翻译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题型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英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英汉互译

1.考试要求

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具备一定的英汉科技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

2.题型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英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英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时间(分钟)

1

词语翻译

英译汉

15个外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

15

30

汉译英

15个中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

15

30

2

英汉互译

英译汉

两段或一篇文章,250-350个单词。

60

60

汉译英

两段或一篇文章,150-250个汉字。

60

60

总计

150

180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I.百科知识

1.考试要求

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

试卷提供25个名词概念,要求考生或者名词解释、或者选择判断。每小题2分,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应用文写作

1.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背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简历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

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背景及写作要求。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I.命题作文

1.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逻辑清楚。

2.题型

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共计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答题与计分

1.要求考生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在考卷上作答

2.考试内容与相关分值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时间(分钟)

1

百科知识

25个名词概念

50

180

2

应用文写作

一段约450汉字的应用文写作

40

3

命题作文

一篇800汉字的现代汉语文章

60

共计:

150

601数学分析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实数集与函数

实数的概念,实数的性质,绝对值与不等式,区间与邻域,有界集与无界集,上确界与下确界,确界原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周期函数。

2、数列极限

极限概念,收敛数列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单调性),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单调有界准则,迫敛性法则,柯西准则)。

3、函数极限

函数极限的概念,单侧极限的概念,函数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迫敛性),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Heine定理),柯西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比较。

4、函数连续

一点连续的定义,区间连续的定义,单侧连续的定义,间断点及其分类,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及运算,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最小值性、有界性、介值性、一致连续性),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5、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单侧导数,导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四则运算),求导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法则,参数方程的求导法则),微分的定义,微分的运算法则,微分的应用,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6、微分学基本定理

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几种特殊类型的不定式极限与罗比塔法则,泰勒公式。

7、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凹凸性与拐点。

8、实数完备性定理及应用

闭区间套定理,单调有界定理,柯西收敛准则,确界存在定理,聚点定理,有限覆盖定理,

有界性定理的证明,最大小值性定理的证明,介值性定理的证明,一致连续性定理的证明,上、下极限。

9、不定积分

不定积分概念,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几类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

10、定积分

黎曼积分定义,函数可积的必要条件,可积性条件,达布上和与达布下和,可积函数类,可变上限积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无穷积分收敛与发散的概念,审敛法(柯西准则,比较法,狄利克雷与阿贝尔判别法),瑕积分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判别法。

11、定积分的应用

平面图形的面积,微元法,已知截面面积函数的立体体积,旋转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与微分,曲率,功,液体压力,引力。

12、数项级数

无穷级数收敛,发散等概念,柯西准则,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原理,达朗贝尔判别法,柯西判别法,积分判别法,交错级数与莱布尼兹判别法,绝对收敛级数与条件收敛级数及其性质,阿贝尔判别法与狄利克雷判别法。

13、函数项级数

一致收敛性及一致收敛判别法(柯西准则,优级数判别法,狄利克雷与阿贝尔判别法),一致收敛的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连续性,可积性,可微性)。

14、幂级数

阿贝尔定理,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幂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幂级数和函数的分析性质,几种常见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与泰勒定理。

15、傅里叶级数

三角函数与正交函数系,付里叶级数与傅里叶系数,以2p为周期函数的付里叶级数,收敛定理,以2L为周期的付里叶级数,收敛定理的证明。

16、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累次极限,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及初等函数连续性。

17、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偏导数的概念,偏导数的几何意义,偏导数与连续性,连续性与可微性,偏导数与可微性,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及求导公式,方向导数与梯度,泰勒定理与极值。

18、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隐函数的概念,隐函数的定理,隐函数求导举例,隐函数组存在定理,反函数组与坐标变换,雅可比行列式,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条件极值的概念,条件极值的必要条件。

19、重积分

二重积分的概念,可积条件,可积函数,二重积分的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化二重积分为累次积分,换元法(极坐标变换,一般变换),含参变量的积分,化三重积分为累次积分,换元法(一般变换,柱面坐标变换,球坐标变换),立体体积,曲面的面积,物体的重心,转动惯量,含参变量非正常积分及其一致收敛性概念,一致收敛的判别法(柯西准则,与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关系,一致收敛的M判别法),含参变量非正常积分的分析性质,欧拉积分:格马函数及其性质,贝塔函数及其性质。

20、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第二型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全函数,曲面的侧,第二型曲面积分概念及性质与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空间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性,场的概念,梯度,散度和旋度。

三、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计算题、证明题

61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4、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运动发展;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5、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相对与绝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

6、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的本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力;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9、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

10、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

11、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2、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13、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认识的本质;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

14、认识的辩证过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15、思维方法

方法和方法论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6、真理和价值

真理、价值、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7、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18、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自由。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13民法

考试目的:考察学生掌握的民法总论及其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灵活运用民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结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

考试内容:民法基本概念、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变动、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物权总论、所有权、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总论、债的类型、债的履行、债的转移与消灭、债权分论、合同概述、合同订立、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各种有名合同、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继承权概述、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处理、人身权概述、人格权、身份权、侵权责任概述、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害财产权与人身权的行为、侵权责任方式与侵权责任的承担、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各类侵权责任

614英语语言基础

一、考试目的

考查本科阶段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涉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重点围绕阅读能力、辨析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命题。

三、考试形式及要求

1、通过对短文中词义辨析、句法推理、逻辑分析、因果推断等进行多项选择;

2、通过对句子中词形、词性、词义、语法、句法的掌握进行多项选择;

3、通过对短文中词法、句法和语篇的理解,辨析词、结构和逻辑等存在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4、通过对汉语短文的正确理解,将其翻译成英文;通过对英文短文的正确理解,将其翻译成汉语;

5、根据题目写出一篇不少于200词的文章。内容要切题、遣词要准确、造句要显层次、段落要合理、全文要通顺。

四、试卷结构

1、阅读理解40分,词汇与结构20分,改错20分,翻译40分(汉译英20分,英译汉20分),写作30分。

615公共管理理论

一、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资源,广泛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政策。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当前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本科目既考核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的熟悉情况,也考察学生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方法与最新实践成果的了解和跟踪情况,最终考核学生公共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从事实际公共管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学》

第l章公共管理导论

1.1公共管理的意义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3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4新公共管理

1.5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2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1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2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2.3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2.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2.5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第3章公共部门的角色

3.1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3.2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4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3.5政府失灵

3.6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第4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4.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4.3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4.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第5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1.公共政策的性质

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3.政策规划与设计

4.公共政策执行

5.公共政策评估

第6章公共组织管理

1组织的性质

2.公共组织的特性

3.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4.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

5.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6.组织设计:组织学习的观点

第7章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1领导与影响力系统

2.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

3.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4.权变领导理论

5.转换型领导理论

第8章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的特性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3.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系统

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5.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6.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7.工作生活质量---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8.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第9章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1公共预算的性质、功能

2.公共预算的原则

3.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4.政府会计

5.政府财务报告

6.政府采购管理

7.政府财务审计

第10章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1信息与公共管理

2.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3.公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4.电子化政府

第11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2.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3.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第12章公共危机管理

1危机的性质与影响

2公共危机管理与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

3.公共危机管理的战略

4.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与政策

第13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2.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3.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4.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5.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第14章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1.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性质、重要性及困难

2.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3.立法控制与责任

4.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

5.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6.公共管理职业与职业伦理

第15章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1.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2.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3.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4.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5.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

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第三章新公共管理

第四章政府的角色

第五章公共企业

第六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第七章战略管理

第八章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

第九章财政管理

第十章电子化政府

第十一章管理外部要素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第十三章责任

第十四章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题(3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60分)。

616马克思主义原理

一、考试要求

考查学生是否系统、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联系和发展及其基本环节基本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四章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

第五章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六章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第七章认识的本质和特征辩证过程真理和价值

第八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九章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第十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十一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十三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十四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4,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617传播学理论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传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1、传播学对象和基本问题

2、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3、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过程与系统

4、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6、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7、大众传播的受众与宏观社会效果

8、传播效果研究

9、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0、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1、传播学调查方法

三、试题类型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

618设计理论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设计理论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设计史》、《设计方法》、《设计概论》、《人机工程》等这些理论知识中基本概念与方法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对于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和设计(所带用具:钢笔、铅笔HB、B各一支、色铅笔或马克笔一套)。

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设计概论及设计史(笔试)50分

人机工程学(笔试)50分

设计方法与分析(笔试)50分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及题型

一、考查要点

1.设计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2.工业设计的概念、领域;

3.设计史上的重大事件及设计风格与流派;同

4.设计中的哲学问题;

5.工业设计中的美学概念及美学要素;

6.信息时代的设计;

7.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

8.功能论/系统论设计思想及方法;

9.商品化设计思想及方法;

10.人性化的设计观念;

11.设计调查方法;

12.设计评价与方法(包括作品认知与分析、对设计现象的分析);

13.人机工程设计:概述、人与机(广义的)的功效因素、人体测量参数、显示器与控制器的造型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人的感知、心理与特征、人机界面等。

14.现代设计的形成及发展

二、题目类型:

试卷题型及比例1.客观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断等)--占40%左右2.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设计题等)--占60%左右

要求考生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可以有独特的视角,考察其知识面。此题考察重点在概念理解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充分、详实,结构是否逻辑、严整。

619基础日语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1.考试目的:客观地检测出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的日语语语言水平,以便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任务。

2.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日语语法知识;认知词汇达10,000个,熟练应用其中6000个及其常用搭配;具有较高的阅读、翻译、写作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考试题型及比例

(一)词汇约25%

(二)语法约40%

(三)读解约40%

(四)翻译约30%

(五)写作约15%

二、试卷内容具体描述

第一部分词汇文字部分:共30分。

这部分包括写日语汉字和日语假名,还有1—10个外来语单词,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

生在日语词语的读音、书写、意义、应用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第二部分语法构句:共40分。

共40题,每题1分。要求考生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此部分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运用语法构造句子的能力。试题涉及到用言活用形及时、体、态的用法;各类助词、助动词及补助动词的用法;形式名词、形式用言的用法;常用副词、接续词及接续助词等等常用语法,以及各种句型及惯用型的用法。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40分。

试题会有1--3篇左右的短文。每篇短文设有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短文的基础上,从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这部分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所读文章。

第四部分(日译汉/汉译日):共30分。

是按照试题要求翻译成短文或句子(日译汉/汉译日)。此部分是考核应试者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写作文(15分)

命题作文,字数大约300左右。短时间内要完成一篇小短文。此部分是测试考生的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801通信原理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预备知识

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

幅度调制、角度调制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

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

均衡的基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编码

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

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

信道模型,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

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

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等)

7.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离

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

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

交织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

沃尔什码及其性质;

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

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

三、试卷结构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画图题等。

802电子电路

模拟部分

一、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常用电子器件、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器件的能力、基本的工程计算能力、设计常用功能电路的能力和使用EDA工具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1.5小时;满分:75分

2、题目类型:填空、选择、简答、分析计算、功能电路设计及读图题。

三、考试内容

1、了解PN结及其特性;掌握常用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及场效应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电路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常用耦合方式,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4、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工作特点、内部典型电路及主要技术指标。

5、了解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及波特图;掌握双极型晶体管及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6、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问题。

7、掌握运放工作在线性状态的特点及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了解有源滤波电路及其它放大电路。

8、掌握反馈型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及组成;掌握电压比较器、三角波(矩形波)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9、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应用,掌握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0、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掌握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字部分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中小规模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具备分析常用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能力和使用中小规模器件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逻辑设计的能力。

二、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1.5小时;满分:75分

2、题目类型:填空与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

1、数制和编码及逻辑代数基础

1)各种数制之间的互相转换及BCD编码

2)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定律

3)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4)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和卡诺图法化简

2、门电路

1)TTL门、CMOS门(含OC门、OD门和三态门)的内部电路逻辑分析

2)TTL门、CMOS门(含OC门、OD门和三态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3)不同工艺逻辑门之间的互联

3、组合逻辑电路

1)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2)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比较器和数据分配器等)的功能和应用

3)竞争冒险(包括逻辑冒险和功能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判断方法和消除方法

4、触发器

1)各种触发器的状态方程、动作特点

2)不同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5、时序逻辑电路

1)中、小规模时序电路的分析

2)常用中规模时序电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序列信号发生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和M序列信号发生器等)的分析与应用

3)常用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4)状态机(复杂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

1)ROM、RAM、FPLA、PAL、GAL、EPLD、CPLD、FPGA的结构特点

2)用存储器设计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

7、数-模和模-数转换

1)D/A、A/D的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

2)权电阻型和倒T电阻网络型D/A工作原理

3)并联比较型、反馈比较型A/D工作原理

80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考生应熟练掌握大纲所列知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结构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绘图题。

考试内容比例:信号与系统约50分数字信号处理约20分通信原理约80分

三、考试内容

“信号与系统”部分:

1.绪论

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系统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值的确定;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的计算,卷积的性质。

3.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帕塞瓦尔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性质,复频域分析法;系统函数的概念,根据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时域、频率特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常用典型离散时间信号,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求解的一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离散卷积(卷积和)。

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的定义、性质,典型序列的z变换;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信号流图。

“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1.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实现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基2时间抽选法FFT,基2频率抽选法FFT,IDFT的快速算法,线性卷积的快速计算

2.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设计,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设计,IIR滤波器的实现结构(直接型,正准型,级联性,并联型)

3.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条件和特性,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结构(直接型,级联型,线性相位结构)。

“通信原理”部分:

1.预备知识

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噪声。

2.模拟调制

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了解均衡的基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部分响应系统。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MQA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

5.信源及信源编码

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了解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了解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

7.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

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

804信号与系统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变换特性和奇异信号的特点,系统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冲激响应的概念和求解,利用卷积积分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方法和物理意义。

2.理解信号正交分解;掌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重点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了解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熟悉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3.掌握单边拉氏变换及其主要性质,熟悉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重点理解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的特性。

4.熟练掌握典型离散信号及其表示;熟悉建立差分方程的过程;z变换的概念和典型信号的z变换,利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的方法。重点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利用卷积和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方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和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5.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的概念及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方程时域解法。

二、内容

1.绪论

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

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

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点的跳变,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卷积的图解法,卷积的性质。

3.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

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性质,复频域分析法,拉氏逆变换

系统函数H(s),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决定系统的时域、频率特性,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调制与解调

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系统函数的约束特性,

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PCM信号

6.信号的矢量空间分析

矢量正交分解,信号正交分解

任意信号在完备正交函数系中的表示法,

帕塞瓦尔定理,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能量谱与功率谱,

相关系数与相关函数,相关与卷积比较,相关定理。

7.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常用的典型离散时间信号,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离散量的卷积、

8.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定义、性质,典型序列的z变换,z逆变换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H(z)定义,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9.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信号流图,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三、试题结构

可以有以下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画图、计算、证明

805物理学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研究方法,系统地掌握大学物理学各部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概念与原理的能力,能分析问题与解决相关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力学

(1)质点运动学:参照系和坐标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切向与法向加速度;相对运动。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运用;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力。

(3)动量与角动量: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质心与质心运动定理;力矩、角动量、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4)功和能:功与动能定理;保守力的功与势能;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刚体力学:刚体的平动与转动,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定轴转动定律与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刚体的角动量。

2、电磁学

(1)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及计算、电偶极距;电场线、电通量和高斯定理;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及计算;等势面与电势梯度。

(2)导体与电介质中的电场:导体的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及静电屏蔽;电容器及电容的计算;电介质的极化和电极化强度矢量;束缚电荷;电位移矢量;电场能量与能量密度。

(3)稳恒电流:电流密度矢量;电流连续性方程与稳恒条件;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非静电力与电动势。

(4)稳恒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磁通量与磁场的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运动电荷的磁场;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力与洛仑兹力;磁场对载流导线与载流线圈的作用;霍尔效应。

(5)磁介质:顺磁性与抗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磁场强度。

(6)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与有旋电场(感应电场);自感与互感;磁场能量与能量密度;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3、振动与波

(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简谐振动的特征量与初始条件;旋转矢量法;简谐振动的能量;简谐振动的合成。

(2)机械波:机械波的形成,纵波与横波;频率与波长、波速;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和能流密度;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半波损失;多普勒效应。

(3)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的性质,玻印亭矢量。

4、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

(1)气体动理论: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压强与温度的微观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与最概然速率;玻尔兹曼能量分布率;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2)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功、热量、内能;理想气体的定容和定压摩尔热容量;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在定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应用;循环过程,热机效率,卡诺循环。

(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等效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5、光学

(1)光的干涉:普通光源的发光机制与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光程与等光程性;杨氏干涉及其变形;薄膜干涉(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牛顿环);迈克尔逊干涉仪和相干长度。

(2)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栅衍射;X射线衍射。

(3)光的偏振:自然光和偏振光;起偏与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起偏,布儒斯特定律;双折射现象,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中的应用;波晶片;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偏振光的干涉。

6、近代物理学

(1)狭义相对论基础:伽利略变换与力学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同时的相对性;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洛仑兹变换;相对论质量、相对论能量。

(2)量子物理基础:黑体辐射与普朗克假设;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子论,康普顿效应;氢原子光谱与与玻尔理论;德布罗意假设,电子衍射实验,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的壳层结构。

三、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

806电磁场理论

一、考试要求:

准确掌握反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规律的基本定理、定律、重要概念、重要公式及其物理意义和相关应用,能够利用场的观点和方法对电磁现象和过程进行定性的分析和判断,对一些简单的典型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定量计算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静态场的基本规律(含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

1、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基本性质、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3、位函数的引入及其应用;

4、电场能量、磁场能量和能量损耗;

5、简单、典型系统的电容、电感、电阻的分析计算;

(二)静态场边值型问题的解法

1、唯一性定理;

2、直接积分法求解一维场;

3、分离变量法求解直角坐标、圆柱坐标系中的二维场;

4、平面镜像、球面镜像和介质镜像;

(三)交变电磁场

1、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形式、积分形式、复数形式)及其辅助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2、交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3、坡印廷定理及坡印廷矢量的意义及其应用;

(四)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

1、波动方程及其解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2、电磁波的极化(偏振)以及极化的分解与合成;

3、均匀平面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和良导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其特性参量的分析和计算;4、趋肤效应、表面阻抗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分析计算;

(五)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1、横电磁波垂直入射到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分界面时的传播特性,反射波(反射系数)、折射波(折射系数)以及合成波的分析和计算;

2、横电磁波斜入射情况下,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以及合成波的表达式及其参量;

3、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4、横电磁波斜入射到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分界面时的传播特性,反射波(反射系数)、折射波(折射系数)以及合成波的分析和计算;

5、菲涅尔公式、全反射(临界角)、全折射(布儒斯特角)的定义及分析计算;

(六)规则波导(矩形波导)

1、矩形波导中TE波、TM波的参量及其传输特性;

(七)电磁波辐射

1、电偶极子近区场与远区场的特点及其划分;

2、远区场中的电偶极子参数(辐射功率、辐射电阻、方向性图);

3、利用镜像法计算典型环境下电偶极子的远区场;

三、试卷结构:

1、闭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分析判断题和计算题等。

807软件工程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60/150)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着重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用C/C++/Java语言描述数据结构中的算法。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算法的定义,算法的基本特征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线性表

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对线性表实施的最主要的操作(包括三种链表的建立、插入和删除、检索等)的算法设计。

(三)链表

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三种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稀疏矩阵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四)栈和队列

栈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队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五)数组和串

串的基本概念、串的存储结构和相关的操作算法;

数组的存储结构,在顺序存储的情况下,数组元素与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

字符串比较的基本算法(包括KMP算法)。

(六)递归

递归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以及用递归的思想描述问题和书写算法的方法;

用栈实现递归问题的非递归解法。

(七)树和森林

树的结构和主要概念,各种二叉树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性质,能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应用于求解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二叉树计数等问题,遍历的非递归实现方法;

线索化二叉树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堆的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实现方法;

森林的定义和存储结构,森林的遍历等方法的实现;

基于霍夫曼树生成霍夫曼编码的方法;

AVL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AVL树调整操作的实现原理;

最优二叉树的构造原理和相关算法。

(八)图

图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各种存储方式;

图的两种搜索方法和连通分量的生成方法;

两种最小生成树的生成方法;

各种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用顶点表示活动和用边表示活动的两种网络结构特点和相关操作的实现算法。

(九)排序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等排序方法排序的原理、规律和特点;

各种排序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简单分析。

(十)索引结构与散列

线性索引结构、倒排表、静态搜索树的结构和特点;

B树的结构和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散列的实现原理和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三、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编程题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50/150)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主要组成部分、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不同实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