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杨作升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杨作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杨作升

考研时间: 2012-11-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杨作升

称谓: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名誉所长

学历与工作简历

1960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历任山东地质学院地勘系助教(1961)、山东海洋学院助教(1962)、讲师(1978)、副教授(1985)、青岛海洋大学教授(1989)、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所长、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等职。期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1979-1982)、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1989)、日本地调局(1994、1996)访问学者。

从事研究工作方向

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及海洋沉积地球化学、陆架及河口动力沉积学研究。现主讲2门研究生的学位课,培养了博士16名,硕士27名。曾担任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一项重大基金第四负责人和一项重点基金第二负责人,两项国家“八五”攻关专题、两项“九五”攻关专题的第二负责人,一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多项委托项目负责人,以及中美、中德、中澳海洋合作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中美、中日、中法合作项目主要参加者。受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海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沉积与地质环境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个国内和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荣誉称号

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4项、三等奖3项,国家“八五”攻关重大成果一项、“九五”攻关优秀成果一项。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学海岸海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大洋协会样品库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海洋灾害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LOICE/JGOFS委员会执委

中国海岸河口学会理事

青岛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青岛市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青岛市人才引进协会副会长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

太平洋科技大会(PACON)理事

国际地理学会(IGU)会员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部陆架海泥质区海洋环境的地质记录》(2003-2006),负责人。

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第四课题《黄河三角洲海岸蚀积转换机制和趋势预测》(2003-2007),第二负责人。

3. 国家海洋高技术计划(863)课题“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高精度化探技术”第二子课题《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资源评价和预测技术》(2003-2006),负责人。

4. 国家海洋高技术计划(863)课题“滩海油田防护泥沙定向运移控制技术”第二子课题《泥沙定向运移数值模拟技术》(2003-2006),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四纪黄土宇宙尘通量的HE同位素研究》 (2002-2004),负责人。

6. 中国大洋协会基金项目《近底雾状层颗粒物组成及其运移示踪的研究》(2002-2004),负责人。

7. 山东省十五攻关项目“巧用海动力治理黄河口工程技术研究”第三专题《黄河口海动力于双导堤工程技术研究》(2002-2004),负责人。

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课题《中国近海典型海域入海物质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2002-2004),主要参加者。

发表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论文集三本,专著二本。

杨作升,1988,黄河、长江、珠江沉积物中粘土的矿物组合、化学特征及其与物源区气候环境的关系,《海洋与湖沼》,19(4):336-346

杨作升、郭志刚、王兆祥、徐景平、高文兵,1992,黄东海悬浮体中的有机包膜,《海洋与湖沼》,23(2)2:217-227

杨作升、郭志刚、王兆祥、徐景平、高文兵,1992。黄、东海悬浮体向其东部深海区输送的基本宏观格局。《海洋学报》,14,(2):81-90

杨作升、陈卫民、陈彰榕、吴光华、曹立华、沈渭铨,1994,黄河口水下滑坡体系,《海洋与湖沼》,25(6):573-581

Yang Zuosheng and Hu Dunxin, 1995.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on Material Discharge from the Huanghe River to the Seas, the Huanghe Coastal Environment and Delta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Change Studies, Edited by Ye Duzheng and Lin Hai. Science Press, Bejing, China.pp.213-217.

Yang, Zuosheng, Sun, Xiaogong, Chen, Zhangrong & Pang, Chongguang, 1998, Sediment discharge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sea: its past, present, future and human impact on it, Health of the Yellow Sea: 109-127, pub. by Earth & Love Pub. House, Seol, Korea..

Z.S. Yang, J.D.Milliman, J.Galler, J.P.Liu, and X.G.Sun, 1998, Yellow River's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ecreasing steadily,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79, No.48, P589-592.

WANG Houjie, YANG Zuosheng, 2001, A Nonlinear RDF Model for Waves Propagating in Shallow Water,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Vol.44 Supplement, p.158-164.

Yoshiki Saito, Zuosheng Yang, Kazuaki Hori, 2001,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s: a review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uring the Holocene, Geomorphology, Vol.41, 219-231

雷坤、杨作升、郭志刚,2001,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悬浮体的絮凝沉积作用,《海洋与湖沼》,Vol.32,No.3

杨作升、范德江、郭志刚、毛登,2001,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碳酸盐粒级分布与物源分析,《沉积学报》,Vol.20, No.1.

胡敦欣、杨作升,2001,《东海通量关键过程》,海洋出版社.

杨作升、孙效功、张军、陈彰榕、郭志刚,2002,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泥沙入海的研究,《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李殿魁等著,P131-236,黄河水利出版社.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66003

电子信箱: zshyang@mail.ouc.edu.cn 电 话:0532-2032062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