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亚江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亚江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亚江

考研时间: 2012-11-1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 李亚江 出生年月 1954.12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博导聘任时间 1999.11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8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焊接专业,1978-1980年在贵州四机部4191厂工艺科任技术员;198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现为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1999年晋升博士生导师。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连接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从事合作研究;2007年赴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Bauman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从事合作研究。与国内外同行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熟悉国内外先进材料焊接研究动向。

研究领域介绍

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连接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先进材料及特种连接技术。主要从事金属、非金属同种或异种先进材料的焊接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特别是有关航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在研课题为:异种材料焊接工艺及接头区组织性能研究,如Fe3Al金属间化合物焊接及数值分析、先进陶瓷/钢的特种焊接研究,钛、铝、镁等轻金属的焊接及接头区组织性能,航空叠层复合材料及超高强异种材料的特种焊接研究等。

指导博士生8人,硕士生14人。

主要讲授的课程:

1)本科生专业课: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

2)硕士研究生课程:材料连接技术

3)博士研究生课程:界面扩散理论

取得科研成果情况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所完成的博士论文获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2005年获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90多篇,其中有120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多次获中国焊接学会优秀论文奖。出版专著和译著10多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焊接冶金-材料焊接性》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种连接技术》。

主要获奖成果

1) 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异种材料焊接区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

2) 山东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金属间化合物异种材料扩散焊工艺及接头性能

3)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高强钢熔合区及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研究

4)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高强度异种钢焊接技术

5) 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复合渗铝钢管焊接工艺

主要专利成果

1) 铁三铝基合金与钢的添加活性中间层的扩散焊工艺(专利号ZL 2004 1 0023495.6)

2) 一种镁与铝异种金属间的熔焊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42591.X)

3) 一种使铜-铝接头结合强度高的扩散钎焊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44627.8)

4) 800MPa高强度钢的不预热焊接工艺(专利号ZL2006 1 0070181.0)

5) 一种钛与铝异种有色金属的扩散连接方法(专利号ZL2006 1 00689575)

6) 一种添加活性中间合金扩散连接陶瓷与钢的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43803.6)

主要著作

1) 特殊及难焊材料的焊接,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1

2) 焊接组织性能与质量控制.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

3) 有色金属焊接及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4

4) 低合金钢焊接及工程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4

主要论文

1. Division and microstructure feature in the interface transition zone of Fe3Al/Q235 diffusion bonding,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5, 288 (2): 521~525 (SCI、EI收录)

2. Microstructure performance on TIG welding zone of Fe3Al and 18-8 dissimilar materials,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2007, 11 (3):133-136 (SCI、EI收录)

3. Diffusivity of Al and Fe near the diffusion bonding interface of Fe3Al with low carbon steel,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5, 28 (1): 69~74 (SCI、EI收录)

4. Fe3Al/18-8不锈钢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元素扩散, 金属学报, 2005, 41 (2): 150~156 (SCI、EI收录)

5.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hydrogen diffusion in fusion zone of HQ130 high strength steel,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5, 161 (1): 423~429 (SCI、EI收录)

6. FEM calculation and effect of diffusion hydrogen distribution in the fusion zone of super-high strength steel,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04, 31: 57~66 (SCI、EI收录)

7.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e welded zone of a high strength steel,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4, 27 (2): 127~132 (SCI、EI收录)

8. Technology and interface structure for diffusion bonding of Fe3Al/18-8 dissimilar materials,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20: 1484~1488 (SCI、EI收录)

9. TEM analysis in the interface of diffusion bonding for Fe3Al/Q235 dissimilar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9 (1): 81~84 (SCI、EI收录)

10. Characterisation of interface in diffusion bonded Fe3Al/Q235 carbon steel dissimilar materi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9 (2): 227~230 (SCI、EI收录)

11. X-ray diffraction and TEM analysis of Fe-Al alloy layer in coating of new hot dip aluminized steel,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9 (5): 657~660 (SCI、EI收录)

12. Fine structure in the inter-critical heat-affected zone of HQ130 super-high strength steel,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3, 26 (2): 273~278 (SCI、EI收录)

13. XRD and TEM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 in the welding zone of 9Cr-1Mo-V-Nb heat-resisting steel,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2, 25 (3): 213~217 (SCI、EI收录)

14. Phase constitution near the interface zone of diffusion bonding for Fe3Al/Q235 dissimilar materials, Scripta Materialia, 2002, 47 (12): 851~856 (SCI、EI收录)

15. Microstructure and XRD analysis in the brazing zone of a new WC-TiC-Co hard alloy,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2, 37 (5): 941~948 (SCI、EI收录)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省(部)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十多项科研课题。在研项目科研经费总计约150多万元,主要包括: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69): 高温叠层复合材料电子束焊及性能稳定性的研究, 31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5088): Fe3Al复合材料扩散焊及界面结构的相关性, 24万元

3.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200804220020): 叠层复合材料熔焊及性能稳定性的研究, 6万元

4. 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GG10004016):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脉冲熔焊工艺及应用, 14万元

5. 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Y2003F05、Y2007F54): 金属间化合物异种材料扩散焊、脉冲熔焊研究, 15万元

6. 国家访问学者基金2项: 含液态扩散基因的异种材料真空扩散焊, 11万元

7.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 Mg、Al、Ti异种材料连接研究, 8万元

8. 横向合作研究项目6项,合计科研经费40多万元

此外还主持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以及莫斯科鲍曼国立科技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分别为新材料扩散焊界面的计算机数值分析、航空航天新材料的焊接性研究及应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