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排名30左右,分数不算高,但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吧。
一、专业课
1.关于教材
新闻传播理论,重点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新史》《外新史》,广告也很重要。
新闻传播业务,重点是采访,写作,公关,编辑。其次是评论,广电和网络。
这些都是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一般从书本上直接出,都是一条一条一块一块的。拿到这些书后,最好先通读一下,特别是跨考的。需要大量记忆并且理解的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新史》《外新史》,广告。这些书读第一遍一定要理解,不要机械记忆。而新闻业务那几本基本上很好记忆,条理比较清晰,也不需多大记忆,新闻业务本身是来自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形而上的空想。所以新闻业务的看得可以快一点。总的来讲第一遍要有序有重点,尽量理解,这样的话,不去死记大脑也会留有痕迹的。其实背到最后重点都会深入潜意识的。
如果有足够时间的话,还是自己做笔记好,但很费精力,最好只挑重要的做笔记。其他可以去购买。也可以从网上找,但是质量不太好。最后一个月因为缺少新闻编辑的笔记去背,看到那本厚书真的有点崩溃,之后几天又去抄了些框架,匆匆忙忙的,效果不好。背东西还是要早点完成这种任务,到后期就有点费力了。越到后期越应该是复习和练习的时候,是准备实战的时候。但是,买什么资料大家要考虑好。
还有最重要的一句话,背东西最重要的是重复,也就是说要多过几遍。拿我来说,八月份拿到书,第一遍一个月。第二遍两个半月。十二月底才进行第三遍。到最后的半个月,基本上就是每两三天翻一遍笔记只看不用过脑。现在来看前两遍太费时间了,这就是跨专业的费些力的地方。第一遍理解和熟悉每本书的核心要点们,第二遍做些笔记下力气开始背。第三遍回顾和补充。之后几遍就比较轻松了,越往后越轻松,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能多过几遍的人,绝对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
2.关于真题
真题要有近十年的,重点是近五年的。而且真题要去研究分析,而不是照背。具体来说,可以按照,教材分类。哪些题是出自哪个课本,归类之后对看书背书也很有指导意义。最后要做一遍真题,必须限时间实战,建议在第三轮结束后进行。早了,你的答案不够成熟。看够书了,答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3.关于期刊
应该说专业课背是第一位的,但对于考试来说,还需灵活应用。那就要看一些教材外的东西了。也就是一些期刊和报纸等。尤其是一些期刊上的论文,往往是理论解释当下的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界的热点难点,读完一定量之后,对你分析问题很有帮助。而且加深教材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对于答论述题十分重要。期刊不要撒网太大,比较一下,那些难度和质量比较适合自己的比较好。特别是类似往年论述题的那种论文,更是要仔细研究研究他是怎么阐释的。我比较欣赏的是《国际新闻界》,人大出版的,陈力丹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界论文第一人。第二人也是人大的喻国明。这本杂志质量非常高,但有的比较艰深有的比较生僻的文章就不要看了。其次《新闻战线》等也不错。只要你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能有些收获,就说明是值得的。若表面上很好,但是看完就忘的并没什么价值。看杂志,先泛读,读完有感觉有启发说明遇上好文章了。再看第二遍,受益匪浅。2011年的论述题,自己从期刊上看得一些东西基本上用上了,就是因为有些印象很深。比如喻国明一篇关于国家形象广告的论文,就看过两遍,但是到考场写出了很多。
4.关于报纸
不用每天看,因为专业课背的比较多占时间多。主要目标有几个,了解重要事件,学习消息和评论写作。学习写消息就看《参考消息》,学习写评论就看《南方周末》评论版。这些是类似消遣的读物,但是对于考试,必须进行个案研究。有心情的时候,发现哪篇不错的时候,就抽出时间来从篇章,段落层次,风格等角度去分析。不是每天干的事,是一星期一次就行。半个月一次分析也行。泛读的话,就随便看看。关键还是要对当年发生的一些大事有关注,甚至有些自己的见解。
二、英语
考得不高,准备确实不多,付出和成绩成正比,但前提方法合适。英语基础还是单词,影响很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人能有这觉悟,考研英语肯定不成问题。背单词看似不重要,其实你可能做对很多道题,但是夹杂着技巧运气等等成分。而到最后,考研英语有点反技巧的意思,并且生词较多。不想在考场崩溃就早点在平时多准备。背单词首先要选好单词书,本人用的新东方红皮那本顺序的单词书,很不好记忆。说是联想记忆,恰恰相反,当你大量背的时候,相似的放到一起的结果就是弄混,一团乱麻。所以不要顺序的。
其次那本的例句太多太简单,导致你阅读量大费时间还没效果。所以建议选本以单词为主的书,例句不是那么重要,特殊的词才需造句。买大本单词书就是买大本烦恼。最后,背单词也是靠重复,也就是遍数。比如一本书共100页。做计划就要先分轮,比如一轮10页。那么10天过一遍。每轮最好能把前一轮快速过一遍。整本书要过6轮以上,那时候就轻松多了。不要觉得费力,实际上,前几轮最费力,越到后面越轻松。本人悲哀的是过5轮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就放弃背了,那时候已经觉得离炉火纯青不远了,火候就差那么点呀。还有一点,背单词时你会发现有些词每次过一遍的时候都记不起来,这时候就要动笔了,我是写在那页的上面的空白处。每页都有几个。这样的话,你可以每次只看上面的单词,省去看整页的。而且看着单词,没有汉语解释,强迫你回忆。
再就是真题,真题用的黄皮的那本,感觉不错。
当然平时练习的一定是阅读了,每次做两篇。时间充裕做四篇。做完要马上对答案,之后马上自己去回头反思,而不是去看黄皮书给你的解释。而且自己的错题反思要写出来,最好专门找个本写。给出你那个题之所以错的理由,你当初根据什么选的那个错误选项以为它是对的。以及,为什么正确答案是那个。正反两方面都要分析道。十年真题,最好多做几遍。我做了大概两遍,也是因为时间紧。大多人平时只重视阅读40分,但是事实上,上了考场才发现,写作30分那是相当的多呀。
由于本人作文准备很少,只是写过往年真题作文,所以有些吃力。什么模板经典句型的还是要背一背的写一写的。还有新题型,一定要研究过,5个空10分。那是相当贵重的。而且排序要错就错2个以上。关键要逻辑正确,我做的时候就是由易到难填的。而且很有把握。完形的话,最好的准备其实是背真题,因为完形很奇怪,考察你的综合水平和积累。而背的话,你可能有所领悟,真是不可言传的东西。翻译的话,用一本很厚的书看,结果很晕乎,特别复杂。最后看到另一本书的讲解,很简单,就是分段,结合。感觉这么比较靠谱。其他那么复杂根本是自找苦吃。
三、政治
最大的失误就是买了大本的《陈2000题》,做模拟题基本无用这是我的感想。事实上政治就是背的东西,再加上考场上的审题能力。审准了题,回忆知识点,组织答案。模拟题在这三个方面其实作用不大。因为各有比它更好的方法,练审题就是研究真题,练记忆就是看教材和笔记,练组织答案其实是前两者的综合。最好是一本大纲,泛读。几份笔记,马哲,政经,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律,近现代史。我感觉笔记太重要了,因为含金量特别高,条理清晰。可以说最后是那几份笔记帮了我大忙,特别是给我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的话你会很有信心。政治这种一次性的知识,基本考完就扔,真的没必要去费太大力。背笔记足以。但要拿高分就得多努力了。
四、关于心态,生活,人际
考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是需要稳定的心态的。基本上,可以放松意志,但不可以放弃信念。可以偶尔的逃避,但一定要会重新站起来。有时候早上起的较晚8点左右。洗漱吃饭喝水完之后到图书馆已经快9点了,看着已经学习了两三个小时的战友们,你绝对会有点无地自容的,但是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事实。学一个钟头也是学,千万别因为一个不大完美的开始了而放弃了后面努力的理由。类似的崩溃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到最后,不是意志而是信念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事,没有一个准备持久战的恒心是不可想象的,否则你从开始就注定失败淘汰和无奈。生活方面,主要是自己的作息,身体状态,饮食。作息的话每个人不一样,千万别盲从。
有的人每天学习16个小时,那是他。而你可能只能学习10个小时。而我平均每天学习9个半小时,睡眠比较多。一般早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至5点半,晚上6点半到10点。而且上午学习质量很差,主要靠下午特别是晚上状态比较好。睡多久要看自己情况,以第二天不太困不累为标准。另外就是注意身体健康,一周两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还是很必要的。感冒的话,早吃药,因为一般一次感冒要一周左右,很浪费时间。饮食上,注意营养,不要太油腻。吃好有助于学好。吃不好也不要烦恼,我吃了3个月包子单调但是比较省事。这样其实不好,能吃好点就稍微好点,。千万少去餐馆之类的,会丧人心志。人际方面,一定要保持宿舍和谐,我们宿舍六个考研的,所以各方面还比较和谐。其实和谐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需要你去主动维护,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五、关于各种经验
之也看过很多以往学长的经验贴,很有收获。一般来讲,上一年学长的经验最重要,一定要好好体会。最好多找几篇对比着看。公共课的经验可以看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学长的。但是专业课经验最重要的是所考学校所考专业的学长的。最好把那些经验分条记下来,没事拿出来看看,很有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