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跨考复旦大学2011年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二战跨考复旦大学2011年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二战跨考复旦大学2011年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考研时间: 2011-04-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切盖棺定论,才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这两年来的过程和感受。考前的复习时也经常想象过自己在写这个帖子时的心情,想过要写成冷静理智的指导贴,还是温暖感性的回忆帖,或是搞笑轻松的故事帖,真正到这一刻,其实只能顺其自然,想到哪写到哪了。希望大家看的时候轻松一点当故事看,我也只是想记录下来,让自己不要忘了这段记忆。

一、先介绍个人情况吧。

二本,三跨,二战,我想很有典型性,能或多或少的代表很多同学的心路吧。本科是二本中也不是很出名的好二本,金融学,一战分数,政治75,英语52,专业一81,专业二108,总分316。二战分数政治71,英语78,专业一99,专业二129,总分377。

二、动机。

很简单,喜欢传播学本身,喜欢复旦本身,所以决定考研的时候在择校择专业方面是没有任何犹豫的。没有去考虑学校的报考难度,招生人数,报录比等客观因素,相反正因为它的难度,招人之少,报录比之恐怖才更让我觉得有挑战的兴趣。我甚至跟劝我报考稳妥一点的妈妈说,你想啊它只招几个人,如果你能考进,多爽啊。我始终觉得你想有一个很大的平台,想要为所欲为施展什么,前提是你想,想是要用心的,每年都有能够有人考上,别人可以,你为什么不行。如果真的决定做一件事,不要给自己留后路,这世界就是这样风险大利益大,也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总是来回变换,像买彩票一样,有时守号反而是成功的诀窍。当然这一切都要跟随自己的心意,不要勉强,要知道勉强自己的决定在看书时会起到非常不好的效果,总是会想如果我报其他的会不会更容易呢之类的,也不要在考后出分后了后悔,想我的分这么高如果报更好的就好了,你报其他的可能也不能达到这个分数,总之,尽快的做决定,做了决定不要改,走下去,碰到什么都不要后悔。

再说几句给三跨的同学吧,说我自我安慰也好,考前我就是这么想的,不要觉得自己的起点低,大家都是从本科过来的,大学四年说真正学到的其实没有多少,到大四也该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不要害怕,人人都要重新开始,这么想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但是也要提醒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差距。那么不是跨专业的同学,更不能掉以轻心了,本科的底子是优势,不要让它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因为有那么多人都在努力,不要做那只很傻很天真的兔子。

三、初试复习过程,我将两年的复习结合起来作对比:

(一)政治

10年报了一个国庆七天班和最后冲刺班,用的书是任系列四本书,模拟题就是政治班的材料,感觉报班的作用不明显,但是确实可以把思路理清,而且和周围的考生一起交流,算是在紧张复习时的惬意时刻了。

11年没有报班,用书是去年的材料,新买了任三和任四,选择题和同学一起她买一本我买一本,然后做完了换过来做,就等于有了两本书,这个大家可以互相商量,省钱省力,只是在做的时候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也方便别人的复习,现在留在我这里的是mp2000,冲刺时买了twb的冲刺难点热点全析,他开始是热心网友预测率非常好,所以应出版社出版了书,另外模拟题是任四和肖四套卷。

具体的复习过程如下:

1.9月开始政治复习,在八月的时候已经把红宝书看了,我习惯是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在把书分成几个部分,几个部分的总页数差不多,一个部分就是一天完成,一定不要拖到第二天,当然自己分的部分是按照自己可以完成的量来的,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控制复习的进度,也便于安排其他门课的时间。

2.选择题部分,选用的mp和任二都是海量的题目,但是也是必须的练习,我一般都是上午看书,下午做上午看书章节的对应题目,错题再翻书找到正确地方,晚上再把错题看一遍加深记忆。选择题是一直持续到模拟之前的,大概做了三本选择题,每本有三遍左右。到冲刺时只看错题,并回归红宝书看细节部分,今年的题目也是越来越多的细节,是平时很容易忽视的。

3.时事热点,任三和twb的都很详细,市面上的时事书一般来说也都是能够覆盖到的,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就可以了,大可不必为太多的内容烦恼,只要看过就会有印象的。

4.大题是容易完成也是容易忽视的,其实我一直没有自己做过大题,只是看模拟题给出的答案,在这里倒是非常推荐twb这本,将大题最可能的出题重点都点出了,到了后期已经可以自己总结出每一个大部分比如哲学啊历史啊思想道德啊的最有可能的大题了,这样心里就很有底。

5.模拟题,任四和肖四完全够了,做里面的选择题,看大题,总结错题,再次回归课本。

注意的问题:在二战到来的最后,我最担心的却是政治了,因为模拟题的选择题错了很多,也因为第二年买的书过多,反而打乱了思维,造成了混乱,成绩也没有第一年好,所以大家选定一套材料就可以了,不要求多,求稳,求成体系,到考前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套路,比如将自己容易混淆的概念,历史事件时间内容对比写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哲学部分一定要形成框架,清楚唯物论,辩证法等大标题下所含的原理都有哪些,以免让用唯物论解释却用成了辩证法,应该来说政治的题目是主流的,所以大家很容易看出哪些是重点,着重掌握就好。

(二)英语

10年的复习非常没有效率,表面看阅读,真题都有练习,其实到最后翻译没有练习,作文从没有自己写过,到后来的模拟题可以说错的非常多,也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信心,对于英语考试有着很大的恐惧。

11年的复习是卓有成效的,这次大的进步是我最高兴的,也没有想到,所以说大家要相信自己英语练习是一定一定会有用的,不要对它有恐惧心理,应该把每一次做英语题的机会把握住,做的时候要兴奋起来,感觉在挑战,就会很有成就感。用书有新东方红宝书词汇,星火词汇,考试虫阅读,文都报刊阅读,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加提高冲刺,张剑的知识运用高分综合即完型填空,完形填空掌上通,拆分组合翻译法,考试虫作文,张剑最后五套卷,真题黄宝书还有一些网上下载的词组作文之类资料。

具体复习过程如下:

1.完型填空,虽然是小分,但是因为二战希望全面提升,一分都不想放过,所以也花费了时间,用张剑的这本知识运用高分综合足够了,难度适中,很有质感,不要做完一遍就放了,要分析了解设置空格的意义,一直保持状态,就能感到真题的完型是一种性质的,完型一定要懂文章的意思才能做好,不能只靠语法和语感。

2.阅读,是重中之重,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部分,在张剑的150篇出来之前我做的是考试虫,尽管有人说它的文章太长,风格和真题也不太一样,但我是想训练自己做题的速度和心态,虽然这本书做完之后错误也不是很少,但是到后来错误率是比较稳定,而且也不再惧怕做阅读了。接下来真的要推荐张剑150,也看到很多考上的同学说这本书,真的在我心中是最好的练习,没有之一,基础训练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但都是按章节设置,让人很有实战感,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冲刺的题目难度明显上升,我记得我第一单元错的离谱,当时就郁闷了,但是很快也恢复了,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就会切实感到你在进步。另外的报刊阅读提供了早读的好材料,没事的时候大声朗读,也不太枯燥。

3.翻译,拆分组合这本书很有名,确实也不错,条理比较清晰,当然了翻译本身还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但有一点是不要光用嘴说出来,一定要写出来,再对着改。我第一年只是看到题目了然后自己想着翻译一遍,感觉懂了,其实根本不通顺而不自知,写出来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能发现很多问题,那下次在做的时候就能知道规律怎样才能通顺了。

4.作文,背好的作文是必需的,但是现在很多模板都很老,尤其是考上海北京等地高校老师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用的太明显分就不会高了,自己默写一些好的作文,做模拟题的时候按照时间写作文都可以,总之一定要自己写写,才能抓住感觉,时间上或是内容上的。

5.模拟题,我只用了张剑的最后五套卷,当时还想买新东方的,可是卖完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恐慌心理,害怕自己做的少了可能不如别人了,这时一定要调节好,相信自己做五套也够了。时间上我是每隔一天做一套,下午按照考试时间,做完一套后的第二天分析这套的错题和翻译文章,有人会说那不是应该做完一套看一套么,原因很荒唐实在是我没有时间了,因为做完一套按照时间下午的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如果再看的话其他门就没什么时间了。可以说做模拟题的心情是很有张力的,每个要做模拟题的那天都带着一种劲,做完之后对答案也有一股子劲,心也是提着的。在我做完第一套后,我真的觉得我质变了,也许前面你一直没有感觉有提高,一直没有少错多少,但是你一定会发现有一天就质变了,做题变得顺手了,没有那么多不确定了,用时也少了,到后来模拟题做完我一般用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次的英语考试当我做完翻译还只有作文的时候,时间还剩下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

6.提一下阅读B,很多同学也害怕它,多种题型,永远不知道盒子里放的是什么,张剑的模拟题中附赠了阅读B,题量绝对够了,难度也有,我原来最怕排序题,后来反而最怕的不是排序了,我的经验是打草稿,第一个空你写上几个你认为是对的,往后推,那么可能第三个空就会出现你确认选择的选项,如果前面后面的空你的备选答案有这项,就把那些空的这个选项划去,这样到最后,完整的答案就出来了。

7.真题,因为考了两年,第二年我也没有再买真题了,而且第二年真题因为都有印象,看的也很快,把作文写一写,也就没什么经验可谈了。

注意问题:考英语,心态很重要,尤其是对自己英语不太自信的同学,不要把它当考试,如果平时好好练习,那么考试也就和平时练习一样了,就当换个地方写吧。个人也认为,英语练习是一定会有效果的,你一定能看到,所以别为一时的错题多而不安,或放弃练习,是及其不明智的。

(三)专业一新闻传播学基础

说实话,我的专一并不好,也不敢说有什么经验给大家了,但我可以给大家提供我的教训,那就是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背的很熟了,也不要只记忆大标题小标题的内容,我一战时就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自己可以背了标题之后自己再自由发挥。事实上你的发挥是要建立在概念理论的熟练掌握上,在考卷上也是如此,如果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只有发挥是不够的。

很多人问到传播理论这本书如何看,我个人认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这本书里,了解各种理论,考试时常考的理论都是我们会很熟悉的,然后复习的时候要在网上查一查从而很好的扩展,最起码你的整理中要有这个理论的定义,代表人物,具体内容,背景,意义,优点缺陷,在新环境下受到的挑战,如何应对,那么在考试中你就可以根据题目来选择在试卷上写你背在头脑中的哪一部分了。

在考前把你了解到得时事热点一一写下来,每一个事件都试图想到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来解读,写在一旁,这样上考场你的心就不会慌了。

(四)专业二传播实务

其实对于专业二来说,拿分相对来说是比专一容易的,和专一一样,也是要把每个事情每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分条列出,形成专题,而且专二可以更多的发挥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了。

总体来说,专业一定要分析真题,真题中考到得知识点都要有专题,没有考到的你认为重要的也要有专题,那么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只要复习专题就可以了,而且不会有遗漏点,考场上碰到什么都在你掌握的范围内了。

我个人最大的方法就是专题,而且一定自己写一遍或者打字打印出来,分条列出,覆盖全书,这个工作要尽早完成,然后就可以背了,每天不断重复背诵,不信你不熟。还有就是我会默写这些专题,在草稿上默写出来,背一遍默一遍,默写一遍和你只是心里默念是绝对不一样的,还可以把握时间和速度,有的时候很长时间不写中文手感也会没有的哦。

考试的时间真的非常紧张,我结束完考试听到同考场很多人说一刻不停的写还写不完,都是试卷上满满的,这就要求一你要非常熟练运用知识,二你要灵活运用知识,这样你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迅速能想到先后回答的顺序,也可以及时撤换要回答的点,不要把背的一股脑往上搬,这就体现出专题分条写的优势了,你知道何时何题可以只写1、3、5条,或者2、4、6条。

关于买资料,我个人真的没有什么资料卖给大家,大家就看看我发的照片作参考吧,但是我也在网上买过,我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做广告之嫌,但我在论坛上也看到有人复制这位学长的文字,他是10年的考生,也已经考上了,他的专业经验贴很长,写的非常有逻辑,博客提供给大家,叫做蜗牛奇遇记,大家上网搜一下,博客中也有资料提供的地址。我可以打包票的是,资料绝对非常真实,很厚,整理的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节省了我不少时间,在这也谢谢他。

四、复试经历

复试前我准备了英语自我介绍,还有关于新媒体和日本地震的英语,专业方面就看了除参考书目以外的书,并且熟悉这些书的内容。

到了复试现场,参加复试的同学大家都很爱笑,一起聊聊度过考试前的时光,每个人可能先英语再专业,也可能反过来,都有表格清楚安排。

我是先专业再英语。专业面试问到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这个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其他的问题是你自己挖坑给自己跳,根据你说话中提到的东西展开来问,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重要的是如果你不知道,一定不要蒙猜,老师的话要虚心接受,也要及时交流,话说回来他们都有一种气场,基本上也给震得谦虚了。英语很有意思,听不懂的问题不要紧,重复问老师会慢慢的说,所以放松就好。总之教授们都很好,就算严肃也要知道他不是针对你,是严谨,做好你自己,亲和大方足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