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复习篇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复习篇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复习篇

考研时间: 2012-02-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先说一下楼主的情况,楼主是11届毕业生,上海一所二本学校,专业课基础四门课参差不齐,中财还行,不过也仅仅是还行而已;成本会计老师正好是退休前最后一年教,各种打酱油,基础特别薄弱;审计和管理会计没学过;楼主自小数学就不咋地,英语更是比较一般,六级考了三次,刚刚过线,不过都是裸考啦!唯一好的就是政治。11年也是考东财的会计,数学114政治72英语68专业课80总分334排到三百多名!泪奔!!于是果断决定再战,今年分数政治78数学134英语57(八好意思太大意了)专业课118 总分387排名69。

数学

先说说数学吧。前面提到了,楼主数学不咋地,从第一年的成绩就能看出来。但是同时也证明了,好好努力数学上分是很快的。

我数学用了五本书:李永乐的数学全书,线代笔记,660题,400题,历年真题,貌似就这些吧。还有自己整理的一本厚厚的数学笔记。单讲12年的话,全书应该做了有两到三遍,(但是11年也做过有两遍)线代笔记主要是11年做的,两三遍吧,做下来感 觉 很好,觉得慢慢思路就清晰了,660第一年没做完,线代和概率的都还剩下好多,第二年认认真真做下来了,做错了又做了一遍,四百题的确难度比较大,但是觉得思路真的很妙,就算不想做,看看也好,我是当模拟题来做的,做下来只有一套超过一百的,其他的都是八十几分吧,好在我心态好,也没受神马打做全书边抄知识点,做题的时候击,历年真题真心要好好做,我做了两遍吧好像,笔记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点和题型应对,边把比较常见的思路和题型总结一下,一个是自己心里印象加深,另一个是以后常翻翻对巩固知识点,增强体系感很有帮助。楼主大概的复习思路大概是这样的,因为11年的时候课本已经看过了,所以12年就没再看课本。

大概从七月份开始复习,每天上午四个小时,基本不间断。首先把全部要看的内容列出来,大概要看几本书,每本书大概是一个月还是一个半月,每本书要看几遍,划出大概的时间范围,然后把每本书细分,要细到一天看多少页,或者一天看几章这样,一定要在书中标明,标明了就要坚决完成任务,不过假如长期都完不成,那就是需要调整计划了。开始先看全书,做题理笔记,笔记都是A4纸,用夹子夹起来,不装订,这样方便随时往笔记里补充新的内容,全书每天看15页吧好像,不过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全书看过一遍开始做660,规定20天做完,每天33题,做完后再做真题,完了再做一遍全书,这时候就可以做400题了,做完400题再去做660就会发现很多第一遍做错的这时候就会做了,然后基本就可以视自己的情况哪本书觉得比较薄弱就再看看哪本书。

还有建议有一个错题集,把觉得思路很好的,错的,不会的都整理上去,考前拿出来翻一翻。还有我做题的时候会计算分数,哪块薄弱及时加强,包括660也会计算正确率,这样自己心里比较有底。楼主觉得高数就是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出难题会很虐人,线代开始比较难,做多了理清思路会很容易,概率就是看起来简单,绕起来晕死你,不过你能理清楚你就赢了。

英语

英语的话,今年考得的确不咋地,主要是楼主今年的复习有点大意,觉得去年英语考得还不错,今年应该也不会太差,时间就没有花太多,基本是用英语的10分换了数学的20分+专业课的38分,只要国家线不卡,楼主觉得还是值得的。

话说英语其实没有太多的经验,不过觉得星火的三本单词书还是不错的,楼主是个非常不爱背单词的人,那三本书背的还是蛮HIGH的。再就是楼主的写作经,今年的大作文基本算是押上了,楼主考前整理了几个作文模板,跟一般的作文模板的思路不一样。楼主的模板是这样的:第一个是好的现象,就像是以前考过的“文化火锅”“外国女孩穿中国传统服饰”这些,一般是大方面。第一段就是描述,第二段就是说这个现象逐渐开始显现,这个现象如何如何好,比如有利于社会进步啊,有利于社会和谐啊,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啊,这些普适性都是很强的,不要理太小太细节的东西。

考场上对不上会比较慌,而且会不小心被自己的思路带的走题了,第三段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办,比如积极接纳啊,比如好好发扬啊,之类的。第二个模板就是坏的现象,比如“养老足球赛”,“旅程之余”,跟第一个模板就是相反的,不利于什么啊,有害于什么啊,我们要抵制啊,要呼吁啊,要自我约束啊,之类的。

总之就是提高层次,一方面显得有深度,另一方面如果考场紧张写不出,这些都是可以脱口而出的。第三个模板写的就是讨论类,也就是有利有弊的,比如“网络的近与远”这一类,写写好处,写写坏处,最后赞成一下,反对一下,呼吁一下。跟上面的两个模板都是差不多的。最后一个模板是个人品格类的,比如“你一条腿我一条腿我们一起走南闯北”其实是写团结,今年的那个两杯水其实写乐观,这个品格一般都是积极的品格,一般第二段写这个品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如果缺乏这个品格会有什么害处,这个品格在这个社会有多么重要,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如何对待之类的。

这些所有的都是是往大了写,语言要自己平时的积累,精雕细琢最后出来的作文模板,不出意外考场上都用的着,而且语言文字思路都是自己,不会存在背模板的雷同问题。当然这么聪明的点子不是楼主想出来的,也是之前一个学长教的,今年用到的就是个人品质这个,写起来顺风顺水,心情舒畅,实践性非常强。还有一个大大的教训就是,筒子们假如时间充裕,一定多看看真题,多看看真题,再多看看真题。

专业课

最后专业课,专业课真心好多话需要说。楼主认为,这四门课何止是虐人啊,简直是残酷。11年的时候考三门,中财、成本和审计,楼主本来听闻专业课不是很难,而且专业课真题只有05年有答案,其他的都只有题目,有些还是回忆版神马的,都是论坛里下到的,所以楼主觉得还是多看看课本和练习题神马的。而且有些比较难的部分楼主就自作聪明的自动略过了,囧。

第一年中财课本看了几遍忘记了,那本练习册完全做完,记得光那些答案就花了好多钱去打印,超厚的一本,楼主第一年把所有业务的分录都整理下来了,三本笔记,结果考试竟然基本没有分录!对于这件事楼主真心不知道说神马好;成本最后的成本分析看都看不懂,就大约看了看三因素分析法,把前面的各种方法整理下来,不过因为看的不够深,考试的时候还是混了;审计的话完全不知道怎么看,听说背背就行,所以背的比较晚,而且背的抓不住重点,反正最后是死的很惨。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筒子们,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啊,一定要严谨的分析啊!!第二年大纲出来的时候楼主大哭,因为原来的一点没变,还加了一门管理会计,楼主管理会计当年学的是双语的啊,双语我们都知道是做样子的啊,楼主当年考完管理会计之后只知道一个变动成本法这个词语,内容还不知道啥意思。不过好在楼主的后盾比较强大,大家都发来各种鼓励,所以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第二年深刻总结,中财开始从头踏踏实实看,分录之外的所有理论都看,而且不分重点,所有的都不能忽略,现在东财考的越来越没有重点了,而且这几年偏向考长期股权投资,这部分确实不太简单,要抓住本质,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这样处理,这样才会记得住。收入貌似也越来越爱考,收入确认方法神马的把你考晕出题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楼主很喜欢列表格,尤其是那些爱混的,很多情况的,或者是很多类别的,很多方法的,列一个大表格,把内容简明扼要的填进去,特别有助于记忆。再就是中财要多动笔多摁计算器多思考,把原理搞清楚。

再就是成本会计,很多的重点贴论坛里面都有,我想说的是,千万要把每一种方法都搞透,你没搞清楚比不看还可怕,因为你既花了时间考试的时候又不会,太不划算了。楼主建议,分门别类,各个击破,每个方法的重点在哪里,它为什么这么命名,它和其他的方法有什么区别,这些都要搞清楚。一方面容易出业务题,另一方面简答分析什么的都会出,你明白了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也不用刻意去背。

再就是最后的标准成本法、定额法和成本分析,请筒子们一定要搞明白,因为楼主当年这些都是没学过的,所以想当然的以为不重要,再加上也一看上去就是很复杂,于是就草草了事,后来今年看历年真题才发现原来以前考过好多次啊!!楼主暗暗冒了一身冷汗,赶紧去好好研究了下,题目也要认真做,做几道题就明白了。话说成本的课本其实有时候看起来有点无从下手,因为你也并不知道哪些是给出的数据,哪些是算出的结果,不过做做配套练习题就都明白了,建议练习题好好做。

然后是审计,介于去年的惨痛经历,楼主今年报了东奥的CPA的审计网课,没听完,但是重点的内容章节都听完了,听完才发现原来去年完全等于没学过审计,背了也白搭,如果审计基础不好的,建议还是听个网课,会进步的很快。不过语速太慢了,浪费时间,楼主都是调到2倍的速度去听的,慢的话容易走神,快的话反而听得效果好,碰到要做笔记的时候就暂停,当然因人而异啊。

最后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今年刚刚加的,总体而言不是很难,不过书里面有些计算错误什么的,会让人很恼火。楼主的建议还是,画表格,管理会计里也是很多的方法和公式,楼主都会用表格的形式归拢在一起,整理的过程就是背的过程,也是集中精力的过程,因为你要从文字中提炼,就要思考怎么安排怎么方便对比,有哪些因素,所以也是思考的过程,所以筒子们千万不要觉得画表格是浪费时间,其实是事半功倍的过程。再就是管理会计是记忆和理解的双重课程,所以楼主建议理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别整理,就有整体感了。再就是其实管理会计的题型并不很多,楼主建议每个题型都拿出一两个典型,整理到一块,自己好好做一遍,哪怕是抄一遍,也要做,最后所有的题型整理下来,有空拿出来看一看,也就不难了。

顺便补充一句,专业课跟数学是一样的,最重要的还是计划性,看几本,看几遍,都要计划好,每天完成多少计划量,都要细致的分好,每天努力完成。再就是四本书第一遍看的时候要一本一本的进行,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想通和理解,但是第二遍开始一定要两本或者三本同时进行,这样才不会生疏,并且形成体系感。

最后晒下楼主的时间安排:早上6:00起来,冬天大概是6:30,7:00~11:00看数学,11:00~12:40吃饭加午觉,13:00~16:00专业课,16:00~17:00政治。17:00~18:00晚饭。18:00~19:00政治。19:00~21:30英语,22:00~22:30努力入睡。大概这样吧,就到考试前才开始调整时间,不过楼主也没有太恐惧时间的问题,个人觉得只要在学习的状态,都不用太刻意的去调整和适应。特别强调的一点,以前楼主也是觉得考研重点是状态而不是几点起来,不过今年发现,早睡早起比神马都重要,因为早睡早起一旦养成习惯,一上午的状态会非常好,中午再小眯一会,一下午都会有精神。不过其实楼主也经常偷懒的,比如中午多睡个一个小时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晚饭也会磨蹭一会。但是总的时间安排是不能变的,不然很难形成好的状态。

差不多啦,楼主要速度准备复试去了,希望能早日踏入东财,我的梦想~~~也希望所有怀着东财梦的筒子们好好加油,一步一个脚印,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相关文章链接: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复试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