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东财金融专硕425分考研经验分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14年东财金融专硕425分考研经验分享

14年东财金融专硕425分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时间: 2014-09-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的初试成绩是:政治78、英语一81、数学三131、431金融学综合135,总分425,我的预期目标是:政治70、英语70、数学140、专业课120,总体上超出了我的预期。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不停的逛论坛,浏览经验贴,希望有所启发!现在我觉得我也有义务写点什么,我的学习经验可能对90%的人来说是不合适的,但是只要对10%的人有帮助我就觉得很高兴很知足,算是我对论坛曾经对我的帮助所做出的最好的回报!

从考研成绩出来那一天开始,我就知道东财离我很近了!很多同学问我很多问题,大致是1.你是怎么复习?2.这个分数你报东财不感觉亏吗?3.专硕和学硕应该考哪个?4。东北财经好考吗?有歧视吗?其实总结来就是两个方面:备考与选学校!(后面两个问题我到最后在回答。)

先来回答一个简单的也是有可能决定你未来前途的问题!我从来都不觉得报考东财亏了,每年都有比我高不少的人来到东财!当分出来后的一段日子要说自己没憧憬过自己报了个北大上财那是骗人的。不过转念一想,当初为什么选择了东财?首先,从就业的角度讲,北上广学校好,区位优势明显,但是毕业以后成千上万的名校研究生竞争那么几个有限的岗位,退一步如果你确实能留下,户口问题,房子问题,结婚问题,你都能如意吗?假如你留不下,你当初冒死考名校的却留不下意义何在?大连是个不错的城市,你是央财毕业,你是东财毕业,同样在大连就业我觉得差距就不是很明显了!但是当初你考研所付出的努力与风险,与现在所得到的收益是完全不成正比的!北京地区压分很厉害,再辽宁能考425,在北京也就360,还要面临更多比你厉害的人与你竞争,风险着实不小!我说这些不是想打击你考名校的信心,我只是觉得没有什么亏不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考研的时候就决定先选择城市,再选院校乃至专业!我说这些只是想坚定你考东财的信心,不要朝三暮四,既然选择了就安心复习!很多人考不上不是实力不行,而是他们的渴望成程度不够!(当然对于目标明确的人,以上全是废话)那我们专业来说,很多报考的中科院厦大武大,但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基本上没考上,反而是那些基础不好(本科没好好学习的)的同学都考的不错。

然后就是关于准备初试,我是个比较喜欢做计划的人,但是也不是完全按照计划来,随时调整!下面就说说我在每个时间段做什么,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各自有各子的安排,合理即可!

一、基础篇

1.数学

之所以把数学放在基础篇的第一个,是因为数学真的需要把基础打好的一门课。数学是一门相当拉分的课,数学一下子能拉开好几个档次!当然也有一下专业课的牛人,他们可能专业课考的很高,但是据我所知,东财的专业课不是很拉分的,这对跨考的有一定的优势。数学我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的。从3月份到5月份吧,我把课本看了一遍,课后题做了一遍(因为我本科是数学系的,没学过高数,数学系懂得),总体来说比较简单,没遇到什么障碍,课后题差不多也就十几道题不会吧。到现在具体做课本有没有用,我也持怀疑态度。可能会对以后做复习全书有一定的帮助吧。

然后就是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做了一遍。从6月份到8月底我把复习全书做了一遍。全书的每一道例题都要自己做,可能一道题会做很长时间,有的实在不会你可以看一下解答的思路,但是随后一定要自己做出来。这个过程我感觉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艰难最费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了。其中因为我做了线代讲义,全书的线代部分只是粗略看一下。从9月份到10月份底做了660.660一开始做起来有点不顺,不过题目还是很不错的,推荐大家做一做。做完之后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然后又把全书大体做了一遍。

到了11月份开始做真题,基本上一天一套,每天下午拿出三个小时集中做,包括对完答案。基本上每套题错的题目有限。如果你上面的几个过程完成的不错,你会在这个过程找到一些成就感,但是如果你做真题没感觉的顺手,简单,肯定是你前面的复习出了问题。到了11月下旬,我把全书以前做错的,没思路的又做了一遍。12月份做了一套模拟题,据说合工大最后五套不错,但是最后没有时间了,就没做(谁如果到了12月份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然后考试之前就是看看错题笔记,背背公式。

上面是比较宏观的一些安排,下面说一下每天的时间安排。我前期每天差不多分配给数学3个小时吧,一般是下午和晚上。到了中期,因为做全书做的比较受打击,每天分给数学的时间更多一些。到了11月份基本上每天就是下午三个小时做真题加对答案。越往后数学的时间越少了。

2.专业课

专业课的三本书是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因为我跨考,所以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早,差不多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到了三月份已经看完了证券投资。从三月份到5月底差不多看完了第一遍,具体三本书没什么顺序可言,确实有一些交叉内容,但是看完一遍之后感觉都很明了了。从6月份到8月底看完第二遍,这个时候开始看三年的真题,把他考过的内容全标记在书上,重复考的重点标记。虽然只有三年的题目,但是大体的重点还是比较清晰的。然后剩下的几个月就是认真仔细的看书,在质量数量上双双过关。在质量上例如证券投资学172页例题9-8能看出来有问题,173页的329应该是319等等问题可以考察你看书的仔细程度,例如177页的9-53.在数量上,如果你达到足够的数量,你就很容易搞懂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特征线,及其与三个绩效评价的关系,三个有效市场的评价等等问题吧。尤其是国金,很多问题你看的遍数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思路也就理清了,例如宏观政策工具的效应分析。我是跨考的,有很多比我厉害的专业课大牛,我就不在这卖弄了。

基本上我每天分给专业课2-3个小时吧,到了后期还要逐渐增加。每年专业课会重复考察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每年都会考察一些从没考察过的内容,所以希望大家课本要看透。

3.英语

今年英语感觉阅读理解难度有点增加,但是最后的分数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了。可能是运气好,多蒙对了几个选择题。英语差不多是4月多开始准备的,每天早上背一个小时左右的单词,我用的是新东方的乱序版。这个过程到考研之前一直没有间断过。然后从4月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150篇,差不多7月底就结束了。具体每篇五个选择题错多少我倒是不是很关心,而是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背一背,然后再把长难句标记下来。

然后到了八月份开始做真题,真题没有象数学那样一天做一套,都是拆开做的,可能好几天做一套,同样是查单词,标记长难句,我也不知道这样做好不好。这个过程进行的比较慢,差不多10月多结束。的。到了十月多没什么题目做了,开始回头再看一遍阅读理解150篇,它上面的文章还是挺不错的,跟考研的文章的出处结构很相似。这个时候把以前不会的单词长难句这个本子记下来,还有真题上的单词和长难句一同记下来。每天不停的记忆这些内容。然后12月份做了5套模拟题,背背范文。话说今年的范文我没怎么认真背,写作文的时候真的都是大白话。而且今年的作文也不是很好套模板,所以还是建议同学们平时注意积累好的句子。

考研的时候还是很多单词不会,但是重点的单词其实差不多都认识了。英语我花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是效果还不错,其实技巧也挺重要,这个我在后面会提到。英语每天的安排就是早上7点多开始背单词,背到8点多。下午做一篇阅读理解,一天加起来也就2个小时。因为中期做全书进度慢,有时候还会拿出英语的时间复习数学,到了后期也没有刻意增加英语的时间。

4.政治

政治绝对是低投入高产出。我从9月中旬出了大纲之后开始准备的,每天看大纲,做了做肖秀荣的1000题的选择部分,个人觉得大题没有必要做,一是考察的过于细化,重点不突出,二是结合时事比较差。考研政治基本都是结合最新的时事来考察,这个过程差不多到了10月底就结束了。然后从11月开始背风中劲草,差不多用一个月的时间背了两遍。到了12月份更是集中背诵,20天20题背了一下,其实只是混个脸熟,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彻底背下来。然后做了做肖秀荣的最后五套,任汝芬最后五套,今年肖秀荣很给力,大题命中了两道。如果你前期风中劲草看的好的话,选择题也不成问题。像我选择题做的不太好拿了40分,后面38分,肖秀荣就命中了24分的题,你怎么蒙还蒙不到14分?所以政治就是看最后两个月,只要方法得当,80左右不是很难。

每天我的时间安排差不多就是7:10到教师,12点离开,3点到教室,6点吃饭,6:40到教师,10:30离开。具体到每个时间段怎么安排就不说了,我经常根据需要改变。

二、技巧篇

1.英语

之所以把英语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英语还是很考察技巧的。英语的技巧有很多,每个人也会总结不少。我只说几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①卷面。英语是很讲究卷面整洁的科目。我基本上从高中开始,做英语卷面就开始保持不留一处划痕,有人说这是英语好的人才能做到的,我想说这完全是一种习惯,如果你能保持几次这样的做法,以后养成这样的习惯,基本上不用打草稿什么的,就是能保持一处不划。这样老师看你的卷面会多舒服,留下多好的印象,这个我就不说了。今年尽管我的作文写的不好,但是总分还能保持的不错,应该卷面也是一部分原因。希望大家早点注意这个问题。

②阅读理解细节考查题越来越少了,也就4-5道吧,大家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还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这和高中的做题习惯很不相同。比如有一个选项和文章中一句话基本上一样,但是cd的是有一个重要的单词不一样,而且你还不认识,我可以比较确定的是这个选项99%不是正确答案。

③关心时事,比如最新的科学技术,数码产品,比赛,比如nba,多读读经济学人的文章(有个微信号,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开拓眼界。很多文章可能你根本读不懂,但是你就是根据关键词知道他讲的是最近比较火的那个内容。比如互联网金融,或许给你一篇关于英文的文章你都读不懂,但是你就是明白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他是怎么运作的,可能会很有助于你的答题。

④今年的完型的文章竟然在那读过,不过最后做题感觉也没什么帮助,该不会填的还是不会。关于做题顺序,我是现做的阅读理解然后最后做的完型。这个看个人习惯,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用,完全可以最后蒙完型,很大的几率比你做的还要好(当然我不鼓励这样做哈)。

⑤加快做题速度,注意力高度集中。我今年提前一个小时做完除了完型的全部内容。剩下的一个小时基本上又把阅读理解做了一遍。

⑥相信第一感觉,除非你拿出能让自己信服的证据,否则不要轻易改动选项。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排序,今年差点把排序改错了,后怕呀。7还有就是根据往年的出题思路推测答案,太绝对的选项可能不对,今年我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没怎么读懂,基本上都是凭感觉蒙的。还有就是20个选择题ABCD差不多平均分布,太集中时需要认真思考检查一下。

好了,我能想到的就这些,大家可以在下面补充你做英语时用到的技巧。切记生搬硬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政治

政治,还是从选择题开始,太绝对的一般不对,选择能传递正能量的选项。多选有的选项先找出错误的。政治大题如果实在找不出他考察的知识点,那就把你记住的全写上,记住要有条理而且最好结合一下材料,让人看起来有依据。考前一定要多背背肖四任四,因为每年的时事重点就那些,专家都能猜出来的,看看他们答案是怎么总结的。政治不会出偏题,大家都关注的才叫政治。

3.数学

数学还是个基础大于技巧的学科,如果基础不好,再多的技巧也白搭。我就说一点,以稳为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快做题速度。我提前40分钟做完的,然后有道填空题没做出来,把我的节奏打乱了,余下的时间全部放在那上面了,以前做的真题都是一遍下来,也可能是临考紧张了,导致我今年的数学成绩没达到预期目标。我主要是不懂的舍弃,我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弱点,导致我的时间浪费做那道填空题了,没有认真检查在做一遍计算题。一个是求矩阵的,一个求和函数的,最后结果都做错了,让我很郁闷。

4.专业课

专业课没什么技巧吧。就是书写认真,答题的思路清晰,注意分条答题。能多写些尽量多写一些。今年不少专业课大神比我的分数高,让他们补充一下吧。

三、关于报班

我没有报任何的辅导班,平时也不看什么视频,这个因人而异。我的自制力还行,而且有自己的计划。我说一下我没有报班的原因吧。首先是报班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一是老师讲的你可能没时间打基础,听不懂,跟着老师走。二是老师说哪里是重点,但是你自己不复习,感觉不出哪里是自己的弱点,可能老师说的重点不一定是你的弱点。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很多任务你会完不成的。再者,我大学就天天逃课,上课走神,所以我不是很适合课堂的学生。只要认真复习,考试的重点一目了然,如果你看不出重点,说明你复习的不好。还有最后就是屌丝一枚,哪有那么多闲钱报班呀。老师讲的再好,你自己吸收的太少也是白搭。

四、关于心态

考前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要今天看看这个招聘会,明天看看那个公司的,再试试公务员的,芝麻西瓜都想要,反而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考试之中一定要适当放松,想想就算我考不上我也可以找工作吗,或许比考研更好,我周围很多比我厉害的就是没把握好心态,导致身体状态完全失衡,当然也发挥不出来了。

五、关于复试

这个我就不说了,复试考的完全是一塌糊涂,差点没被刷了。

六、关于就业

我没经历过就业,但是也都打听好了。复试完和师哥们吃了个饭,听他们聊就业的事情。首先,学硕和专硕在就业上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差别。没有谁好过谁只说,主要是看个人能力。有个师哥今年拿到了浦发建行、青岛农行的offer,还有威海银监会的面试也过了。这个基本上没几个人能做到,包括学硕。只是学硕能学到东西,如果你想多学点东西或者考博,直接学硕就行。但是就业的话,我们能提前一年毕业,这一年意味着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当初我选择专硕的原因主要是1想早点就业,他俩在就业方面没有太大差别。2家里不是很想我读研,所以想早点毕业。3本科专业不好就业4能余出一年时间,这一年可能对你们没什么太大用处,但是对我很重要。

七、关于东财

很多人问我东财好考吗?这让我很难回答呀。好考难考都是相对的,相对清华北大南开人大上财好考,相对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好考,相对。好考。

据我所知东财没有什么歧视吧,如果你本科是211,985,老师肯定会很喜欢,但是你是普通三本,只要分够了,老师也不会为难你的。我是普通一本,认真备考,你是普通三本,你对考研什么态度我一无所知,所以我没法回答你东财好考难考。

帖子地址:http://kaoyan.chazidian.com/t5209857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