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所2014年会计学考研复试初试心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财科所2014年会计学考研复试初试心得

财科所2014年会计学考研复试初试心得

考研时间: 2014-08-0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考研之旅终于要画上了句号,在考研期间得到了很多论坛上还有所里的师哥师姐热心帮助,尤其要感谢赵录学长,看您的帖子总是受益良多,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想把这个传统继续发扬下去,希望能为后来报考财科所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

说来惭愧,并不是第一次报考财科所,第一次考时,成绩才只有200多一点,这次幸运些,考了个尚可的成绩。写出这段经历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有了目标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俗称不作死就不会死。同时,也想告诉大家,再低谷的时候,只要坚持,学渣也会有春天。

关于考研学习,自己一直秉承着十个字:轻松、专心、高效、踏实、坚持。

自己全心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是从9月20日开始正经八本的复习的,但是之前一直有断断续续的复习着数学和外语,具体时间安排在各个科目时再细谈。和赵学长一样,觉得考研中心态是最重要的,甚至决定着你的复习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大家复习时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放松心态,闲时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那时总爱去看励志短文和心灵鸡汤,整个人都知音体了起来,但是心里会充满阳光,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自己秀逗的性格也起了很大作用。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专心和高效,每天学习时间可能不需要过长,但是效率一定要高,在学习时尽量关掉手机远离电脑,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复习下去,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想必大家就一定会取得无愧于内心的成绩。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时间分配问题,财科所的专业课不是很难,但是内容很多,需要看的书也较多,所以大家复习时,专业课不要安排到太晚开始复习,要合理分配各科的复习时间,一定不要避难趋易,多分些时间到薄弱科目,尽量使各科都不拖自己后腿。

最后,还想和再战的同学多说几句,每个人情况不同,我们面前也并不是只有考研一条路,希望大家能权衡利弊,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前路漆黑,勇敢追随心中的光,上帝总会为我们开一扇窗的。如果可以的话,觉得在学校复习压力会小些,自己在家复习时,压力真的觉得很大,多亏好哥们儿每晚打来电话陪我聊几句舒缓下压力。但是另一方面可以好好陪陪家人,对于从小离家的自己来说,考研的日子也是最温暖的时光了。

一、初试篇

1、政治

这一门自己考的并不是很理想,对这科在复习时花了很大力气,还是打算好好写一下。自己是文科生,所以复习起来要轻松些,理科生的话多花些力气也没问题的。

政治是在新的大纲出来后开始复习的,第一遍时是用红宝书(根本)配合着肖1000(必备)做的,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肖1000,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第一遍,也就是在十月末前结束的。看第一遍时,在红宝书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要程度,用各色记号笔画了很多线,把肖1000里的做错的题也在红宝书里找到了相关知识点标记了出来。第二遍时依旧是红宝书,但是是配合肖1000和劲草的核心考题一起做的练习,核心考题有的章节题目比较多,大家一定要耐心做。第二遍也做了详细的标注,大概用了20多天的时间,在十一月中旬时结束了。

第三遍时,依旧是红宝书配合肖1000和劲草的考题,但是这遍时没有做考题里的历年真题。这遍速度很快,两周的时间大概,在十一月末结束了。接下来的十多天,看了几遍劲草的核心考点,重点的内容进行了背诵。第四遍刷红宝书和肖1000时,把答案写在了肖1000上,错多次的题进行了重点强化记忆。做完已经十二月下旬了。最后的十多天,主要任务是看时政和押题,肖秀荣老师的时事政治和任汝芬老师的时政都看了,押题也是买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模拟题,但是我没有背诵模拟题的主观题,而是把每个模拟题涉及的考点在红宝书上标出,然后再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肖四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肯定会有意外收获。

在考场答题时,其实政治的时间还是很紧的,主观题大家一定要多写,按条写,每个知识点不必展开太多,但是一定要把想到的知识点都写上,同时注意卷面整洁。政治考试得客观题得天下,自己错了三道多选题,其中两道都是曾经做过的,还选错了,所以很遗憾。

总之政治复习过程中就是红宝书和习题集的反复仔细看,政治每天复习时间不需要太多,大概一天两小时左右,后期的十多天每天三四个小时。大家政治分数差距不会太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可。

2、外语:由于自己考的不是英语,所以就不写关于外语的部分了。

3、数学

数学自己花的精力比较多,考出的成绩也有些遗憾。数学复习最好早些开始,如果是第一次考研的话,3月份开始就行了,先把各科教材仔细过两遍,整理笔记,并且里面的每道例题、课后题、定理的证明都要自己动手做,教材版本自己用的是同济的高数,浙大的概率和同济的线代。大概在5月前,就可以把教材弄完了。

下一阶段是分科基础复习阶段,高数的话,推荐下水木艾迪刘坤林老师的高数视频,讲的很基础但是仔细听一定受益匪浅,再推荐一本书《考研数学焦点概念与性质》,这本书的高数部分仔细琢磨,一定有很大收获,大家复习数学一定要重视基础,内功打好了,招式再变都可以见招拆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做全书里面的习题了,全书刚做时大家肯定都会觉得备受打击,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基本定理的应用,做全书时大家可以配套李正元老师的高数视频,这是和全书配套的,可以更好的理解全书里方法的运用,脉络也更清晰。

做完全书高数部分第一遍时,继续回头再仔细做一遍全书,记得要思考每一个错题为什么错,是思路问题还是计算错误还是知识点遗漏。线代就一定要先听遍永乐大帝的视频,绝对是高屋建瓴,然后做李永乐《线代讲义》和陈维新的《线性代数专题剖析》,这两本书相互补充,仔细把每本书做两遍就好。概率要比其他部分简单些,做全书里的概率部分和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基础篇)》两遍就好,大家要注意下这部分考试内容是和教材里的不一样的,有分歧的地方以全书为准。大家做习题和听课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总结,多分析,多思考,多记笔记。

这些都弄完大概也已经九月了,这时基础知识应该都没有问题了,但是跨度有点长所以知识会有所遗忘,要开始进行全书高数,线代讲义和剖析,全书概率的第三遍,如果前面基础打得好的话,会很快结束的。期间还要做下660题,虽然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很练手,做两遍即可。要在十月中旬前做完这些。十月中旬开始,大家就要做真题了,真题自己平时做时,可能会觉得简单,但是一定不要大意,要注意每个步骤怎么写,不然在这里丢分是很冤枉的。真题用李永乐的就行,按照年份做一遍后再按照章节做一遍,找自己薄弱的部分,然后回习题集反复练习。十一月中旬以后就是模拟题的阶段了,每天一到两套就行,一套精做,每个步骤都要仔细写,一套练解题速度,但是两套都要仔细分析。然后找薄弱知识点自己找题不断练习,直至弄懂。模拟题的话,400题,核攻大近几年的五套题都行,足够了。

在考场上大家节奏要稳,每道题都踏踏实实的去做,看到题简单不要得意忘形,越简单的题越容易出错(擦眼泪)。遇到难题思考一会儿没弄出来就果断跳过,回过头再解决难题。总之数学复习始终要注意的就是思路和细节,需要做的也只是勤思和苦练。数三不难,而且是考研分数的重头戏,也是重要拉分项目,大家都以满分为目标努力复习就行,我是跪了。数学的复习时间9月份前可以多安排些,9月份后可以稍少些,但是一天至少要保证3小时吧。

4、专业课:说实话自己专业课复习的并不好,甚至专业课考前一晚看下笔记发现都没记住,然后悲伤到内牛满面。这里不说经验,只能说些教训。

专业课的话看上去内容不多,但是财科所出题比较活,要想掌握好,需要看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不想像我一样默默垂泪的话,大家还是早点复习专业课吧,而且多分些时间,自己就是总挤占专业课时间,到最后手忙脚乱。

今年考题政经的内容较多些,政经的话现在所里的指定教材是宋涛的教材了,先过遍那本教材里的资本主义部分,把知识点理解了就好。然后可以参考《名校考研政治经济常考知识点》和《资本论的范畴和原理》(强烈推荐),资本论原理与范畴这本书比较适合用作记忆,因为里面的答题风格很适合财科所,但是自己也要进行归纳总结,删减增添,只有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的记忆,有些这两本书里面没有的可以参考金圣才的政治经济常考知识点。政经的社会主义部分就看政治红宝书里的内容,金圣才的政经,逢锦聚的政经辅导书,还有热点问题的论文啥的,按专题总结,不一定要背下来,看一下思路和思考方向拓展下思维就行。自己那时整理了好多,考试基本考到了,但是由于看着太厚,就果断放弃背诵了(擦泪)。

西方经济学自己更没有发言权了,学的不好。大概就是把教材过几遍,第一遍理解重要知识点,第二遍理解全部知识点,第三遍梳理教材框架,第四遍记忆重要知识点,第五遍复述教材,然后继续一遍一遍的理解记忆就好。每遍都要仔细的思考,总结了很多笔记,感觉知识点真的自己理解了才可以。依旧需要按专题总结,比如各个流派的比较,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对策等。这里可以参考《名校考研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这本书,金圣才的两本大厚书,感觉就是骗钱的。

考场上答题时,要先看下试卷,熟悉的题快些答,多留些时间给不熟悉的题。感觉自己专业课分数还可以是托了答题技巧的福。大概名词解释要200字左右,三个名字解释一页,尽量把定义、特征、作用、分类、影响等有关的知识点都写上,不要展开,但是要全面,可以画图的尽量画图。简答题大概600字左右,一个简答一页,需要的知识点就多了,尽量西经和政经相结合,然后联系实际,重要的知识点详尽介绍,其他知识点要提及。而且答题时最好要(一)1、2、3、(二)1、2、3、(三)1、2、3、(四)1、2、这样,叫判卷老师感觉到你条理清晰,思维有序。论述大概1000字左右吧,一个论述题两页,把你能想到的知识点都说上,就尽情的奋笔狂书吧。同样需要注意格式,一定要注意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答题时间的话大概是名字解释前40分钟解决,简答70分钟解决,论述70分钟吧,自己调节,仅供参考。专业课自己学的渣,就不讲时间规划嘛的了,财科所专业课还是挺拉分的,如果考高分就占了很大优势,希望大家能好好重视。最后希望大家在初试过程中都坚持到最后,不要放弃,可能会偶尔偷懒,也不要过于自责,使自己处于一个向上的循环中就好,但是每天至少还是要保持8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吧,毕竟内容多需要量的积累。还希望大家都有自己学习的节奏,不要受经验贴或是周围人的影响,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踏实的学习。如果大家希望复习时可以从容有度的话,建议还是前紧后松比较好,自己后期时任务很重,压力非常大,而且每天十四个小时多的高强度复习是累成狗的节奏。

二、复试篇

帝都历年一直很沉得住气,成绩在二月末姗姗来迟,查到分数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复试了。大家专业课和外语基础不好的,最好是初试完立刻准备复试内容,毕竟哪个学校复试都会考察这两项。

如果说初试是考耐力的话,复试考的就是定力。大家不管排名如何,一定要沉住气,静下心来看书,一天忙完聚集几个同学一起吐槽下是放松身心的不二法宝。

复试专业课用书自己用的是CPA的会计和财管教材,也买了人大的中财高财财管管理会计一套,但是内容太多,又比较生疏,翻了翻就没有看,还是以CPA为主,因为学过这两本教材所以比较有亲切感,大家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配合下张志凤大神的课件,财管的话CPA教材过于注重计算,大家重点关注理论框架和基本公式就好。同时要关注所里有关会计的文章,今年的复试题就有相关内容。经济学用书的话初试教材加上关注热点,还有所里老师的论文和首页的文章就行,咱们会计的经济学不会问太难的问题。

(一)首先附上专业课笔试真题。

名词解释:

1.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

2.否定意见与无法表示否定意见

3.套期保值与套利

4.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

简答:

1.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2.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计算题:

1.企业本年度平均资金使用量3500万元,不合理部分500万元,预计下年销售增长5%,资产周转率加速2%,求下年资金需求量。

2.股票本年股利0.6元,预计以5%速度增长,预期报酬率11%,求股票内在价值。

论述题:(1题必答,2题3题选一个)

1.论述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构成

2.论述权责发生制在ZF财务报告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3.论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笔试感觉还是挺难的,大家基础一定要砸牢,适当关注下会计理论的热点,争取有话可说,至少可以叫老师看下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笔试大家记得带计算器。

(二)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的话老师问的问题有的会比较偏,有的就还好,运气成分有点高。。当时被老师问的是企业合并的分类,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财管的分析方法,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会计分录。其他同学有被问过企业合并中的反向购买,毒丸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相关内容,一般老师都会有个口述经济事项叫你做分录的问题,大家不要慌,冷静对待。尽量每个题都能说上几句,从今年来看,本专业的跳过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总共就三四个题,跳过了老师也不会多问了,尽量都能回答吧,有的也不叫你跳过,不会也要你说几句。

经济学面试我们会计是抽题的模式,一个小信封,里面装几个条,重复率很高,大家多问问前面的就能晓得大概都有哪些题。知道的有劳动价值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垄断的特征类型及治理措施、通胀的类型和危害,应该还有不过我不知道了。经济学面试时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反复追问,所以大家不要嘴贱,不懂的东西千万别提(擦泪),有个老师是负责问政经问题的,看情况,有时她会发问,有时不问。大家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千万别和老师纠缠,及时表示不清楚然后承认错误,最好不要叫老师给提示,因为感觉可能会触到老师霉头,如果惹火了就不好办了。

外语面试也不提啦,不是英语,很惨不忍睹就是喽。初试准备考203日语的同学做好心理准备,我们日语面试一点都不水的说,今年是先自我介绍,然后自由对话,然后两段中译日,一段日译中。叫俺膜拜下丹姐。各科复试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气场很强,着实佩服。

在面试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大,因为可能我们就会恰好遇到不熟悉的或者是很难的问题,又或是临场紧张发挥的不够满意,面试成绩有着很大的不可控性,所以大家尽量初试成绩考高些,复试专业课笔试也要好好准备,因为笔试占的权重大,靠面试来提升名次相对来说要困难些。

感谢复试中给予帮助的各位热情的师哥师姐,告诉俺们复试各种内容和流程,特别是热心的曲师姐,一直麻烦师姐问各种弱智问题,还厚着脸皮借师姐文具至今未还。。。还要谢谢一起复试的龙哥大方的借俺计算器救了俺,告诉我复试内容又帮着修改日语自我介绍的孙姐姐和每天一起吐槽的于同学。

不知不觉就啰嗦了好多,是一段旅程的终点亦是新的起点,薪火相传,互励互勉,青春的道路上没有驻足的理由,我们一同继续奔跑吧。

预祝各位都凭青春骄傲意气超然,趁年华诗洒笑对明朝。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