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传新闻专硕考研复试篇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传新闻专硕考研复试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传新闻专硕考研复试篇

考研时间: 2013-11-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小小熊说过,台下卧薪台上舞,复试就是这个样子,尤其是面试,进去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往往多得很。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传播学学长瓦洛佳的帖子,题目叫求生之路,分上下,上是初试,下是复试,讲得特别系统,虽然是传播学,我看了仍然很受用。我讲不了那么系统,就大致说下我自己的复试过程。

复试成绩是这么算的:

非艺术类:考生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总成绩×30%;

艺术类及专硕:考生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总成绩×40%;

听力口试、笔试和复试是10%,40%,50%;

单就新闻学来说,按照非艺术类计算:

英语听力口试中的1分=1*0.1*0.3=0.03分;

复试笔试的1分=1*0.40*0.3=0.12分;

面试中的1分=1*0.50*0.3=0.15分;

初试中的1分=1*0.2*0.7=0.14分;

已经能看到面试中的一分已经超过初试一分的价值,复试笔试中的比重也不比初试的差多少,借用传播学学长的话,“除非你初试分数很高,高到了BT的程度,否则,永远不能轻视复试,尤其是笔试和面试”。今年我这个方向复试的9个人,最终录取7个人,除了第一名的大牛408分外,我们其他人的差距在18分以内,最终结果也有排名靠前但被刷的,所以,给予复试足够的重视吧。

整个复试流程你们可以去研招网下载看,每年的流程都差不多。今年我复试时间是从11号到15号,11、12体检和报到,13口试,14笔试,15面试,但也有个别方向16号面试的,因为一天面不过来了。所有的通知主要发布在44号楼的大厅,另外新闻学专业的还会贴在电视与新闻学院那个楼的5楼,貌似是504门口。大家等到复试的时候多关注这两个地方。

复试的材料准备:这个很重要,需要准备什么自己去研招网上查,我在这里只说2项,思想品德考核表(我直接叫政审表)、成绩单。主要讲往届生的情况,因为应届生在学校可以搞定一切。政审表要找档案所在地盖章,职务啊什么的填无就好了,我去盖章的时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让我办了个人事代理来管理我的档案,一年240,貌似山东的都需要办这个,然后开档案一项一项的核实了才给我盖章的,据了解别人的流程都比我简单(+﹏+)~;然后是成绩单,往届生要么自己跑回学校开,要不就让学弟学妹帮忙开好寄给自己吧,能一次多开几份的就多开,指不定以后啥时候又得用了。

因为我准备复试时又租了2个月的小屋,从3月8(请忽略掉这个日期到5月8,所以我不存在预定宾馆的问题,无法提供指导了,但外地考生还是尽量早预定吧,年年都有订不上宾馆,然后住在远点儿的地方,复试的时候赶地铁过来的。

下面按照我复试的时间顺序讲讲复试的准备和复试内容:

一、体检

我的复试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是12号,所以我11号就先去体检了,后来有同学告知说写12号的11号去报道也没问题。

体检:

一楼:胸透、内科、血压;

二楼:抽血、耳鼻喉、外科;

三楼:心电图;

室外:身高体重、视力、辨识力;

上面是今年的体检项目分布说明,我不确定每年是不是都一样,应该差不多吧,就那么几个地方。体检是个力气活,但为了抽血,大早上你不能吃饭,先饿着吧。小罗师哥说了,比较费时的项目有三个:抽血、胸透、心电图,顺序自行安排。

体检7:30开始,我大概6:55已经到了,那时候前面大概已经有100人了吧,5分钟后,我身后的长龙也有快200米了……我还算比较靠前,看不到队伍到底排了多长,据说很长很长很长……7:30准时开始,上二楼,把复试通知书和50块体检费给阿姨,然后阿姨给你3个单子,一个体检表(这个需要自己填写,并粘贴一寸照片,你最好带着笔和胶棒),一个收据,一个抽血表。然后直接去排队抽血,会有五六个医生一字排开,随便挑一个抽就好了,怕抽血的孩子挑年龄大点的医生就好,抽血后把抽血表留给医生。然后我做完二楼的项目就走了,出来的时候看室外的项目人少,也做了下,就去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概8点20,还算快的。

下午1:30开始,我大概1:20去排队,这时候人已经很少了,我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一楼和三楼的项目。

关于抽血,我不得不多说几句,我的辛酸史啊……之前有人说过你血管细的孩子,请提前检查你哪只胳膊血管稍微粗点,哪只粗抽哪个,我是右胳膊粗,所以我抽右胳膊的血。为什么这么坚决,因为本科时去献血,傻不拉几的给了护士左胳膊,护士一直说我血管细我也没管,然后硬生生的被抽哭了,在旁边陪我的同学事后告诉我,那护士拿着针头在我血管里挑过来挑过去就是不出血,血的教训啊……另外,抽血后一定要摁够5分钟,我抽血的时候旁边那姑娘没摁好,血流的啊,又让我看到了血淋淋的一幕,要知道不管医生抽血技术多好,你也得摁好才行啊!

让大家受惊吓了,下面讲点轻松的。

二、报到

12号报到,我是下午去的,人已经超少了,进去也就10分钟就一切搞定了,你随着用桌子排出来的小道走就行了,是流水作业,要交100块钱,领取复试准考证、口语测试表、复试面试表(到底叫啥不记得了,大概就这个意思)。

这一天在电视与新闻学院的5楼已经贴出来面试的顺序了,顺序是按照小方向的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的,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就已经能知道自己的排名和方向内进了多少人了,你可以看看都有谁,等明天口试的时候打打招呼互相认识下,这都挺好的,以后可能都是同学了。

三、听力口语(58分)

13号口试,但印象中11号下午已经在44号楼贴出口试的顺序了。

最早的一批好像是8点多就开始了,我是下午2点那一场。顺序是按照复试编号排的,而复试编号感觉是按照小方向名称第一个字的首字母来排列的,新闻学中报刊方向就排的很靠前,是上午最早那批口试的,新闻业务在新闻理论后面,自己推算下吧。

说实话,这成绩真心桑心,不及格,都没脸见人了……所以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就随便听听好了。我这成绩说明了两点,一是史上传说的只要微笑并开口说就能60的说法是错的,二是英语不及格也能录取。我不是说这部分不重要,因为最后很可能查了0.01就会被刷,但这部分确实没有笔试和面试那么重要。

听力:

有的前辈说难度在新概念二程度,有的说新概念三程度,个人觉得难度不统一,每个人听到的不一样,很可能有的简单,像是新概念二一般,有的人听到的难,像是新概念三一般。我听到的是一个故事,大致是说husband给了wife10pounds去买礼物,wife嗨皮的去shopping了,买了个什么没听到,然后坐bus回家,说路上有个woman偷了她买的东西,叫了police,police不管这事儿,然后wife就自己从那个woman的bag里面自己偷回来了,回家后跟husband说你看我买的什么什么多beautiful,husband说可是我给你的10pounds还在desk上呢。老师只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复述这个故事,我就用英文说了大概上述内容,我知道这有点逻辑问题,但我真心听懂的就这些了。我研友听到的是关于唐老鸭创始人的事儿,什么哪年做了什么事儿的,年份太多,她也说比较难,问了3个问题都不太确定,尤其是关于年份的答案(但她还是考了90分,羡慕死我了……)

口语:

抽2道题,一道是生活类,一道是传媒类,老师给你念出来,然后你回答。我第一道题没听懂,sorry一次老是给我重复一次,sorry了三次之后,老师说,ok,nextquestion,囧……第二个问题问了我微博,用微博么,你觉得微博给你带来了什么,我随便说了三四句就that´sall了。目前知道的别人抽到的题目有:公务员热、喜欢美国动画还是日本动画、地方报刊的特点、你这次来对中传的印象。

准备:

我现在觉得我复试所有的突击准备只有口语听力是有用的,在论坛上弄了去年口语的真题看了看,好歹给我提供了点儿思路。你们要是准备的话,建议把新概念二和三听听,然后找几个话题练练嘴就好了,放松心态,老师都很和蔼的。

四、笔试(89分)

14号笔试,笔试的内容每个小方向都不同,复试参考书目在研招网上有,自己去找。今年理论方向的考题如下:

1.报纸中的把关人是谁,把关的标准是什么;

2.以具体国家为例,说明新闻传播体制的分类和特点;

3.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

4.什么是媒介审判,怎么评价媒介审判;

每道题25分,除了第二题我很是纠结了一番之外,其他三个自认为答的还不错,也是十几页的大白纸,3个小时,我又写了10页,写到手疼,但因为题量不大,时间上不是很紧张。

因为复试期间生病,笔试的时候我一直在咳嗽,肯定吵到一些人答题了,先说句抱歉。再是感谢那位监考老师,她看我咳嗽,桌上放着的水杯却没多少水,就主动帮我接了一杯热水过来,温度刚好可以喝,很暖心~

准备:

书:书是一定一定要看的,新闻理论这个方向复试书目和初试有重合,很多东西都只是初试东西的融会贯通,经过一个冬天我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所以又用了半个多月复习了一遍,至于别的方向就不清楚了。

期刊论文:你这个方向老师的论文一定要看;我还下载了《现代传播》、《新闻战线》、《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上的文章300多篇,在电脑上大框似的看了一下筛选到剩60篇左右,打印出来细看;另外还下载了陈力丹老师近一年的论文,这个算是学术界的大牛,你可以多挑几个人的下载,我是觉得我实在看不过来了,所以只选了这一个。所有的论文打印出来花了快50块钱,一页一毛,抱回教室的时候很沉很沉。

真题:传媒考研学长那里有各个方向的复试真题,我这里也有,你们需要可以等你们复试的时候给你们传,我估计明年学长那里会有各个方向13年的更新,我这边就只有理论方向的了。

五、面试(85.33分)

面试的帖子除了前面推荐过的传播学学长的“求生之路(下)”,还想提一下小小熊学姐的,去搜,她关于面试的帖子也很好。我这里只简单说一下我的面试准备和过程。

准备:

包括衣着和材料的准备。

衣着方面简单大方就可以,平时习惯穿西装的就穿,不习惯的一般不要挑战,正常的学生装其实就可以,我是穿的板鞋、牛仔裤、米色长风衣,头发是束起来的,虽然这样显得我脸大,但是精神额。

材料上按照要求带好就行,一定要注重科研设想的写作,这个东西传播学学长瓦洛佳有篇文章很好,叫做“低分复试逆袭指南——找到自己的无敌残局”,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科研设想,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多啰嗦了。写好后能找本科老师给看看最好,让老师给提提意见,说说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你做好提前准备。

过程:

8点开始候考,都在一个屋子里面等着,然后等学姐学长叫到你你就去面试。

进屋子学长学姐会把你的材料收走,递给老师,你只需要向老师问好就行了。我鞠躬向老师说了“各位老师,上午好”,然后主考就让我坐下了,我说了谢谢。是一个红木的椭圆的桌子,你会坐在主考面前,和老师之前的距离大约1米多,距离不会让你感到压抑的。

坐下后,主考让我自我介绍和简述自己的科研设想,3分钟时间,我自我介绍说了不到1分半,就自己转话题说科研设想了(据说有别的同学面的时候自我介绍就被打断了,老师问了问题,然后接着让说科研设想,这些都没问题)。

自我介绍后,老师让我抽一道题(理论方向的题目在一个信封里,里面很多小细条,不同方向形式不同),抽完让我把题目读出来,然后稍微思考后回答。我抽到的题目是:新闻事业的功能中,报道新闻、评价事实、引导舆论、社会监督这四者的关系是什么。个人觉得这道题还是有难度的,可以换题,但我当时忘了这茬了,想了下就直接作答了。我知道这四种功能,但不清楚其关系,所以我只大概的说了下这四种功能分别是什么,具体含义,然后说是递进关系,报道新闻是评价事实的基础,报道新闻和评价事实是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我回答的时候老师没有微笑,没有点头,没有摇头,没有表情,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回答的对不对。

抽题后是自由提问,在座的6位老师有4位问了我问题。主要是下面几个问题:

1.你本科就是新闻学的,我看你成绩单上也学了很多新闻学的课程,你觉得自己如果现在去报社或电台,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能做些什么?

我主要根据在校广播电台的经历说了采写方面的锻炼,然后根据上过的课程说了拍摄和剪辑方面的能力。

2.本科就是新闻学的,怎么没有媒体实习经历呢?

我回答说没有恰当的机会吧,但我去过其他机构实习过。

3.新闻学专业去其他机构实习干嘛呢?

这个问题是上个问题的延伸,我这时候觉得好像被问到弱点了,有点慌,但应该算是圆回来了。我是这么说的,我是去国税局实习的,做的是文秘类的工作,写写稿子什么的,和宣传沾点儿边,但之前觉得和新闻关系不大,所以没有提到这个经历。

4.你是往届生嘛,毕业后工作了么,还是就考研了?

没有工作,只是考研。

5.关注李天一事件了么,你怎么评价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报道?

我实际只知道一丁点这个事儿,对于媒体的报道几乎没看过,所以我只能凭着感觉说。我说报道面挺全的,报道也很及时,但对当事人隐私保护不够。这个说法其实是很马路边的话,要是真关注这个事件了,肯定会举出一些例子来的,可惜我举不出来。

6.那你注意到李天一事件中媒体初期对他年龄的篡改了么?

我只能回答没关注这么细,有点儿惨。

自由提问结束,主考问其他老师还有什么问题么,都摇头,于是我就说了些感谢的话就出来了。整个过程也就15分钟左右吧,我面的还算快的。自由提问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我感觉有点小刁难,但面完出来有同学说老师愿意问就可以了,问了代表对你感兴趣,所以我也没多想,后来想想那老师可能只是比较注重实践经历罢了,我没有这个经历,确实也是一个弱项。关于李天一事件,也是自己的问题,平时关注热点太少,建议你们有空刷刷微博,那上面信息也还蛮多的,就不至于像我这么傻。

整个复试过程就这么结束了,病了一个星期,一直吃药都没用,复试结束不想吃药就不吃了,反而两天就好了,看样子我还是紧张了。

感谢复试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学姐学长,在此就不一一指出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