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战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复习经验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2年二战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复习经验

2012年二战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复习经验

考研时间: 2012-04-1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算起来,从去年中秋从公司辞职到如今复试结束、顺利录取,大概七个月了。期间各种情绪各种思想斗争说困难重重也不为过,现在回头看看当初能坚持下来,我觉得不管结果如何也已然算是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了。如今,还算完美。本文说是经验,还不如说是一篇流水账。

说起来,我也算二战了。一战天大,当时有一天没一天的上着自习,在自习室也是跟旁边的女孩子天南海北的聊。国庆假期同学们都忙着复习的时候,又若无其事的跑去天大参加他们的115周年校庆,各种演出很热闹,期间还偶遇了冯骥才先生。国庆回来又跟某个非常熟悉的人闹了别扭,每天全是负面情绪,那时候年轻气盛,没想过和解没想过退让,甚至因此耽误自己的学业也不在乎,只是爱面子赌气。现在看看也许更像是为当初没考好找足了借口,也许吧,没考上就是没考上,什么理由也都是没考上!最终结果惨不忍睹,除了专业课让人稍觉欣慰之外,其余三门自己看着都脸红,尤其数学考了个还不如政治英语的成绩,意料之中。

那之后也怀疑过,说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再进一步学习了。包括后来的学位考试,数学英语专业课全是考研时候复习过的,结果出考场跟他们对答案觉得自己错了很多,虽然最终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学位证而且答辩分数也不低。但我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个疑问,是不是学习能力不再像以前一样,或者说目标太高了,包括后来辞职以后也一度想报考某二本的211院校读研就完了,还好今年报名之前有个一起玩的小孩劝我说报北京的学校,他将来打算考人大,到时候再一起玩。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有多少像我这样不自信的,要说我是被第一次考天大时候真真的打击了一下,然后开始不自信。考研成功,心态真的很重要,通过考研你可以锻炼一种不用刻意去调整的面对繁杂的事情能冷静处理的心态,这真不是夸张。

毕业后就满怀兴奋的走上了社会,我自认为适应能力以及应付各种外界不和谐因素的能力算是好的,但是这个落差直到我最终辞职都没有抚平,也许是我自己从心底就不愿去接受这份工作这个身份还有领导委以的重任 ,记得当时调侃自己“领导有心培养,学生不愿成长,每日够奔学堂,一心要离职场”,现在看看是很幼稚。后来的工作很平淡,学的化工,公司算不上正经的化工公司,只是做一些反应釜里简单物理混合的树脂。而且每周的工作就是周一投料周三过滤,其余时间大多闲着,混日子极佳。但是混了俩月实在无福消受,在反复琢磨之后就辞职回校继续考研了。也许大部分人更适合走上社会工作,我这样的我反而觉得是个例了!!

净扯闲篇了, 也说说我的复习经验吧。

英语

大部分人都是从词汇开始复习,你别看我考了两次研究生,说来惭愧,我买的一本词汇书最终后半本都是崭新的!还好两次英语成绩都不算太低,我记得头一次是53分,这一次60分,算不上高分,不过工科的线是卡不到。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安排英语复习的,什么时候开始的进度又如何,我英语复习也算不上成功,一点粗糙的经验吧。

我是去年中秋辞职回去的,英语从大四下学期到辞职一直搁着也没看过,语言这东西一天不看就会生疏,再拾起课本虽不是很难,却也费了不少心思。我当时有一个很详细的计划,每天看几页书做多少题,什么时间看什么书复习哪科,甚至包括吃饭休息花多少时间,都是给自己硬性规定了的。我认为刚开始这样很有必要,硬逼着自己去完成,慢慢的就养成了习惯。当然随着复习的进度,后面计划就会乱了一些,大部分时候每天复习的进度都是赶不上计划的,我最开始的计划到12月20号左右就可以给自己放假等考试了,但是最终考试的时候还有一些没复习到的地方。记得当时旁边的胖子每天的计划做得很详细,我的后来就只是阶段性的了,那胖子做了一些表格每天做什么标的一清二楚,我一直很钦佩那种精神。

接着说英语(歪楼歪惯了…)我中秋回去买了本英语阅读150篇,真题和词汇用的以前那本。开始有点急功近利,每天早晨背词汇下午150篇的四篇阅读,当时计划是半个月,也就是十一之前结束阅读,就那么一直赶着天天下午不管状态怎么样都是四篇阅读,而且也只是为了做阅读而做,对文章没有细读。每篇5个题目,开始错的很多,有的甚至只能对一个,我也不在意,文中好多不认识的单词也只是挑些反复出现的查查意思大多数还是不认识。也许是反复的训练起了作用,到了后面就开始好起来了,好多时候也能做全对。我这种复习方法强度太大,不建议。150篇的文章很不错,但是题目水平一般,有些题目选项跟问题甚至都不大符合,所以做的时候没必要对答案较真,文章可以反复的看两遍,好的文章也可以早晨读读背背,会获益匪浅。我就是赶得太急了没留出时间去细读文章,虽然后来也反复在计划里加入“精读阅读150篇”,但是时间真不允许,所以直到最后都没读几篇。

要说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真题了,尤其是英语。我一个同学的朋友据说真题做了4遍,没做其他模拟题,最终考研时候英语考了70多分,当然人家底子好没法说,不过对待真题这么做一点也不夸张。我记得我当时右手边的女生是中文系的,每天都只背书,后来10月底的样子吧,跟我说她真题阅读快背完了,我问他效果怎么样,她说买了套模拟题做做阅读基本全对了。我本人背书的能力一般,也不愿浪费时间去背。

我对待英语的态度是细心的做了三遍,到后来也差不多看到文章第一段整个文章的大体思路也基本清晰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遍:为做而做。这一遍要严格的按照考试时间,各种考试技巧都可以用到,只要能选出正确选项。这一遍的作用是一方面体会真题的题型真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检测一下自己英语阅读的水平。这一遍周期不能太长,10年真题的话,最多20天就得结束,如果每天一套又会太累(没错,我就是每天一套的……),所以视自己的情况安排为宜,建议安排在下午。第二遍:精读文章。这一遍周期可以长一些,但是要保证每天都读至少一篇连贯的文章。精读的目的在于对于文中的生词、复杂句式、文章结构、行文思路等等的把握,对于考研阅读文章的格式有个整体的了解。时间以一个月为宜,会很枯燥很辛苦,基本就是反复的重复机械动作。这一边坚持下来,考研阅读应该能有个不小的进步。第三遍:分析选项。此一遍所谓分析选项包括出题模式、正确选项、错误选项等。分析出题的方式,包括文章主旨、细节题、文中人物观点、作者态度等等等等,这样能有利于考场上你对题目有个很好的预判。

然后就是选项,正确选项看其所在位置,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文中原句的改写等。错误选项则分析其所错在何处,如何更改可以成为正确选项以及有些题目比如属于偷换概念的对应何种考题。这一遍相对较容易一些,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10天之内可结束。其实在我最初的安排里还有第四遍,只不过后来一方面对真题阅读实在太熟了,没有耐心,另一方面时间安排来不及了没有实施。可以稍微提一下,时间充裕又没有别的好资料的同学可以一试。第四遍:返回重做。很简单,就是重新做一遍阅读。说实话这一遍对大多数人真是一种挑战,其实说来也惭愧,我长篇大论这些东西当初执行的也不理想,第一遍还成, 二三遍就基本有些蒙事了,谨戒。

还有后期的复习,大概在12月左右,真题什么的都基本结束了,要开始做模拟题背作文了。模拟题可以做做黄皮书那五套,不能说好,只不过市场上没有太好的资料,这几套题还是跟真题又不小的差距,题目的难度一般题型出题的角度跟真题又距离,对于作文,我一直是弱项,不敢妄加评论。但有几本书算是不错,一本是宫东风的写作词汇,好像是三月份就出了,我是11月底买的,粗粗糙糙的看了一遍,很经典,网上会有他们上课的视频,那个老师讲的也很好,这个要早些开始背。还有就是海天的28篇,你总的背些现成的所谓模板以防考场出意外,而且他们这28篇都是社会热点,角度也很新,作文写的也不懒包括复杂句式高级词汇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还有就是小作文,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跑题错误不多6-8分就很稳了,这要多背模板。作文真不擅长。

好像还有新题型和完型、翻译,新题型我也是用的黄皮书,不过只做了不到一半,那段时间我好像有些急躁,没有耐心做那些题目,所以勉强做了一半,书还算不错。翻译跟完型就完全是真题上的了。还有就是最后半个月左右一定要拿出下午的时间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做几套题目,一来练手二来也测试一下复习成果。

政治

由于去年着手准备考研的时间晚,所以政治开始的就相对更晚了一些,大概在十一之后的样子。那个时候旁边考南开的女孩政治的肖秀荣的1000题都做了一遍了,知识要点也过了有两遍。我就匆匆忙忙的买了本大纲解析开始看,由于当时英语阅读的150篇结束了,所以我看政治的时间相对的宽松了许多。用的是新书,头一遍就那么凭自己的理解什么是重点一条条的划知识点、做各种标记,这一遍会挺累,但是稍微用点心去做以后第二遍三遍的复习就会相对轻松许多了。看完一遍大纲解析之后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会错很多,尤其是多选,不过不必在意。

关于参考书,我想说的其实市面上卖的都差不多,不管是肖的1000题还是任的序列二或者其他谁的书,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更别说什么优劣,踏实做好一本弄明白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比做很多本习题集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我当时一起复习的同学开始跟我一起买的肖的书,但是以我的时间安排的话,做两本习题集是完全没有精力做完的。而且很重要一点,我猜测85%以上的题目会重复,因为每一本习题集出的题目几乎都涉及到大纲解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了,更有甚者一个知识点被掰开了能出好几道选择题,也不能说谁抄谁的。我当然也不是说肖的书好,里面也是有许多错误的答案,不过他的答案解析还是挺不错的。

看完一遍大纲解析做完一遍习题之后大概时间就到了11月份了,第一遍习题集错的题逐个弄明白了错在何处,我记得我当时错的大部分都是记忆性的题目,包括很多大纲解析上面遗漏的知识点。那之后我的做法是又看了一遍大纲解析,由于做了1000题了,这一次看就会更有所侧重了,而且也轻松的多了,前两遍我始终没看第五部分形势政策,那个没有选择题只有分析题,我脑子不好用,看太早的话那么高强度的复习到后面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一遍结束的时候好像11月20号左右了吧,(以前写的计划条条忘记夹在哪本书里了,翻了翻没找到,就纯粹靠记忆了)然后就又做了一遍1000题。也曾经迷茫过一段,做题总是错,就跟旁边的女生请教问她怎么没见她复习政治错误率还这么低,她说我回来复习之前的暑假她书已经看了两遍习题集也做过了。

做第二遍习题集的时候就可以挑着做了,那些一看就明白的纯记忆性的题目、还有根本不会考的知识点以及重复的题目都可以略去不看,重点看头一次做错的题和靠技巧蒙对但是不是真正理解的题。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两遍下来心里就有谱了,政治的题型出题角度答题技巧基本有个底了。然后12月份会有时-政,我用的还是肖的,因为当时他的网上可以找到视频,12月了各种疲劳我实在不愿去重新开一本枯燥的书了!这部分他讲解的挺棒,也可能跟我没上过辅导班有关系。

时政好像会有6分的选择题,有个印象做些他那本书配套的习题没有什么难度。还有就是我们去年时-政是考到12月中旬,如果那时候出来时间来不及,所以大多数的辅导书就会提前半个月左右出来,然后等到中旬时候他们的网站或者论坛都会有补充跟相应的习题,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肖的这方面的书涉及到了形-势与政-策那部分的内容,我是用这本书复习的这部分,不过跟大纲解析没什么区别。而且这部分题目考的分析题没有死记硬背的东西,理解了,应用到具体的案例观点上,言之有理就成了!

另外关于比较难理解的马哲部分强烈推荐张俊芳老师的马哲辅导班录音,本人觉得很值得听,讲的很细而且在听的过程中随着她的节奏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这个听着好像是暑假时候的班。我大多数是路上听,吃饭听,睡前听一会,(好吧,完全是一个人吃饭、回宿舍)我在网上找的一共11段,不全,不过就那么听来听去到后来做模拟题的时候马哲部分就很少去翻书查知识点了。

关于辅导班跟政治的背诵。我是比较懒的,辅导班害怕占座所以没有报,背诵冬天天冷不愿出去基本算是没有刻意的背过。我记得有一次下雪以后,具体日期忘记了,早晨7点半左右在餐厅正吃饭,一个异地的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政治怎么复习的,我说我就看了几遍书没有背过,因为政治的分析题不会有那种弱智的简单照搬,而且都是分要点给分,只要审题不错分析到方方面面,不怕知识点答多,分数都不会低。顺便一提熬夜的事,他说他每天熬到12点也问我熬不熬夜,在那之前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都是每天从自习室回来洗洗就睡了。之后我也想过说进度有些慢,书看不完了,试着熬夜看时政,但是效果不佳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复习效果。当然这些情况不管是辅导班、背诵还是学习时间的安排也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今年报启航的那些“幸运儿”。

政治的复习到了后面也要做大量的套题,一方面确实会每年都有压倒另一方面训练一下考场意识。真题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命题组基本会避免重复考题的出现,要是有耐心和时间可以做一下近10年的,那肯定会有重复的知识点,不过个人认为那样意义不大。但是真题是风向标,几轮复习下来以后,可以通过真题来检测自己的真实水平。还是那句话,不管多么优秀的模拟题,跟真题都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模拟题市场上会出现的大概有任四、肖四、启-航最后五套、还有英语黄皮书最后套题附带的政治五套题,我当时急功近利全买了。对肖四的评价是记忆类题目过多、任四整体还好书的排版不喜欢(答案在题目后面)、启-航的题目相对简单可以找找自信、黄皮书有些题目答案很模棱两可。题目总体来讲每本的质量都挺高的,不排除会有一些错误答案,更不排除有些会压到,我记得今年的选择题启-航的有压倒,肖四有压倒,任四好像也有,如果允许,不妨都做了。

每套后面的分析题可以挑着看看,我当时主要看的是肖四的四套,先是自己试着写了答案要点然后对了他给的答案,由于时间来不及另外三本都是粗粗的扫了一眼,我记得今年的考题肖四是压倒了一道半的样子。不过模拟题不可尽信,我的一些同学后来书背完了都开始背模拟题了!当然我很佩服他们的精力是无限多的。

政治的复习就说这么多,各类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能应付考题的变化,说着挺简单,其实难着呢!大纲解析我前后连贯着大概看了三遍。后期也有一些重点侧重的章节,虽然没正经的背诵过,不过也是不断加强记忆。

数学二

数学是工科学生最拉得开分数、也是相对比较容易提高分数的一门,比如楼主同学就比去年多考了60多分!别抱怨说自己当初高数没学好更别抱怨说自己没有数学天赋,您看看楼主这朵奇葩就觉得世界是有多么美好高数是有多么可爱了!如果你不是天才,就别整天琢磨复习的捷径、别投机倒把、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就是安心好好的复习,别被负面情绪干扰。

说起数学的复习经验,我这么一个半吊子的成绩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权当小说看个热闹吧。我今年的复习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的失衡,刚开始时间多数放在数学英语上,后来又放在数学政治上,最后只是专业课上,所以后期我的数学曾有一段时间那些开始做过会做而且做对的题就完全忘记了当初的做法。所幸我的草稿纸全留着呢,而且做每一套题的演算都有清楚的标记,我翻过两遍这些草稿纸,比看答案解析好用得多。好了,说正经的。

市面上数学的辅导书用的比较广泛的一本是李永乐的全书一本是陈文灯的指南。两本我都看过,如大多数人的评价,李的书重基础适合大部分考生,陈的书重技巧适合数学底子好的同学。今年我重点看的是陈的全书,前后一共翻了近三遍吧,本来计划是从头到尾看上四五遍,但是第三遍就已经太熟了,看着觉得纯粹浪费我本来就不够用的时间。头一遍重基础,稳扎稳打的看,包括后面附带的习题我都做了。如果时间充足,比如说现在开始准备,那不妨先看两遍课本做两遍课本的课后习题,那样将来复习起来更轻松了。

第二遍要在做完大量的习题包括一些套题之后回过头来看,当然做题的时候也是要不断的翻查(这本毋庸提及)。这一遍也是要有所侧重,重要的定理不太熟的公式还有一些证明题的技巧等等,可以归类整理到小本子上,鄙人较懒也是没整理,所以后期复习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第三遍可以放到考前一周,那个时候普遍的浮躁,做新题也不会再有什么提高了,安心的看一些很熟悉的书反而有助于情绪的调整。

数学主要用到的书:全书、李的现代辅导讲义、660、经典400、真题、超越135 。我用到的只有这些,而且135最后还是勉强的看完一遍。

全书上面提过了。关于660我想说确实挺难的,主要一点是考的知识点太碎了太细了,选择有好多考定义的真的很愁人。我同学跟我说他当时错的一片一片的,最终没坚持做完,我也是勉勉强强的撑下来,后来冲刺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女生看我拿着660看很佩服的说我竟然把它做完了。我做的情况也不好,也是错的一片一片,每次做一部分题对完答案就得呆坐着运气半小时。如果你觉得简单,那么恭喜,你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如果你觉着难,做完也是错的一片一片的,套用一句很俗的话,那么也恭喜,你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本书整体来讲还是推荐做的,对于夯实基础很有利。

经典400,一个字:难!10套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解题技巧很有利于锻炼解题能力,我开始的晚,时间不多,所以当时用了10天把它做完了!你没看错,是十天。然后花了大概5天的时间对了答案,研究了一些错题,当时的平均分大概在110左右。但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最终这本书我不知道帮了我多少,因为我做完之后就压在书桌底下了,直到考前一两周的时候,我数学所有的计划都告一段落了,才想起来这本书上好多的错题还很有必要在看一遍。但是,没错,会的题目也早就陌生了,错的题目也印象模糊了,抓紧时间从头到尾看了大概有三套就坚持不下去了,根本就等同于重新开了一本新书一样,十分不爽。我最终到考试也没看完。我的一些教训,引以为戒。这本书是会很打击人,但是做完之后再做真题你会觉得真题的出题人很可爱。所以也推荐做,至少两遍。

真题。数学的真题必须要做三遍以上的,在我把近10年的(03年之后留11未作)真题做了一遍的时候,我对数学考试十分有信心,因为平均分在130左右。做完第二遍,我又发现近两年的真题也开始重复以前的题目了。第三遍就相对简单了,只有一些开始就做错的题会费些脑子。第一遍,我当时的时间安排是上午做套题,尽量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晚上对答案。所以十套题也是差不多10天就结束的,那段时间由于数学套题做的人信心倍增所以亢奋极了。然后是第二遍,记得高考有个专题复习,我是按照高考的模式来的。当时买的真题书有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历年的真题按套题给出,后一部分是按章节按知识点给出的,所以头一遍真题就做了第一部分,二一遍真题就做了后面的专题部分。这样的复习很有利于对所考章节以及具体知识点所用解题技巧的精确把握。

第三遍也是翻回做套题,尽量装作以前没做过,不过这一遍5天左右即可结束,按真题的难度年份是对半的,相对简单的年份可以一天两套或者跟相对难一点的年份交叉着做,重点做一下难一些的,不妨也按考试时间安排。三遍之后,真题的难度出题模式解题思路就心中有底了。对于第四遍,也同样只是有计划,可以考试前一两天突击一下做错的题目,不过三遍的话错题也基本了然了~。还有留着的那套11的题,我是大概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做的,本打算留在考前一周训练用的,但是自习室的一个哥们老催我做了然后要跟我比较一下得分情况。(对了,还有英语11年的题)

135分,这本书也是专题的形式复习的,是关于一些解题技巧和一些易错的点。不得不说这本书秉承了李先生660和400的传统,也是很惊艳,解题技巧很巧(等于废话),一些小题的方法很值得看,尤其是线代的一些。还有证明题的技巧,有些全书上只是一提当然历年真题也没考过的出题形式也有所涉及,个人意见准备周全些都不会是坏事,虽然12年也还是未考。这本书不看不会影响太多你的成绩,看了也不能有个质的提高,如果时间充裕,复习进度安排的又很合理执行的也好,不妨买来看看,十几块的样子,可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线代的复习,我用的是李的辅导讲义。全书后面现代部分我没有看,660后面现代部分题目我也没有做,主要是时间来不及。我用了大概10天的时间(也可能更长)把课本跟讲义看了一遍,讲义是重点看的,里面的例题课后附带的习题都很经典,通过做这些我圈出了每章每节可能会有的出题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并标注了序号。然后用了大概一个周的时间把这些圈出来的东西井井有条的整理到了一个本子上,含知识点定义以及相关的例题错题解题步骤。因为要保证既不在线代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又在考场不失线代的分,所以这部分做的很细心,记得当时考南开那位女孩看了之后说我做的这么用心我信口说有了这本笔记任何线代的题目我都不怕!线代的特点是关联性强(就是这意思),前后的联系很紧而且挺琐碎,条理分明的梳理一遍,不用做太多题目。

数学整体就是这些了,时间上说的有些乱,具体怎么安排也是要因人而异的。不知会不会对未来的师兄师妹们有所帮助。

专业课

专业课我考的是化原。专业课的复习我饶了很大很大的一圈,由于最初要报考的学校始终未定,所以手上一直有四份专业课大纲,而且四个学校的侧重点差异很大。某所学校会有25分的实验,咱们学校不考的一章还有一共20分左右的题目包括一道18分左右的计算题;某学校会有15分的实验题和一道公式推导题。最可气的是四个学校用的教材都不一样,知识点也许是没差异,但是有些符号的表示会不同,书的侧重也是会有所不同。我最初要报的那所学校自己买的教材有挺多公式推导,全是微积分的看着脑子直疼,在快要看完的时候,忽然觉得报这所学校有些对不起自己而且是南方的学校真心不愿离开华北。然后选择了某34所,复习了大概一半由于第一次的打击觉得不能好高骛远了,得求稳。之后在大概是10月中旬的时候吧(天都开始冷了,具体日期不记得了)忽然决定报考石油大学了,当时跟在读的同学打电话说要报咱们学校他问我用的什么教材,我很无奈的说用的某学校的两本,她批评我说考石大不买石大的教材。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直到预报名都还在犹豫不决会报好多个学校,其实目标要坚定些,既然决定了,不管多孤单多寂寞也只能往前走,不能停更不能回头!!考的化原,说下当初化原的复习。

教材推荐使用李阳初的石油加工原理概论,书编的不错,最重要是跟真题的契合度很高,有些填空题别的书上可能没有但是这本书上会有涉及,当然每年也有几分的填空是这本书上也没有的……这本书精馏吸收部分写的很棒。教材同样也得看上三四遍,知识点会很碎,考题有时候也是犄角旮旯都会出,要结合大纲跟真题、题库,有所侧重的复习,比如精馏部分的多元精馏,想想大概其是不会考的就不要太费力气看了!因为没有简单题分析题,所以专业课的复习没有妙法,一遍遍强化记忆,有些就是死公式,记住了也许就能得分,记不住就得不了分,没道理可讲。教材要有所变通的看,化原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多结合一下实际生活,比如换热。

关于题库。这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重视。不敢说每年会有多少题目是题库里照搬的,但是模式大概都是一样的,可能变变条件、变变问法,都是换汤不换药。而像塔设备那一章,可出题的点就那些,题库基本都涉及到了,他能怎么变?推荐也是至少3遍。题库的填空题挺经典的,而且不会费很多时间,可以多看两遍。大题就先自己做一遍,一遍下来就基本对每章的出题侧重点有个全面的把握了,比如流体会和泵结合出题,过滤大多数会是简单的滤液体积、过滤时间、生产能力计算可能会结合转桶过滤机,传热会是Q、K计算的设计问题以及已给设备是否能满足传热要求的核算,吸收则是填料塔的高度、吸收效率等等可能会涉及到解析已经板效率,精馏会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侧线、多股进料、水蒸气精馏等等(今年是有化学反应存在的精馏效率计算),而且每道题都是分步提问,不会有完全不会的题目存在,但是每年都会有10分左右的新题型,比如今年的精馏,这真是很好的区分度。

关于本课题集。我当时只做了填空题,好像是有碰到一道的样子。题集没有答案,而且也不难,有时间可以做做填空题,大题没必要做,重点还是放在题库。

化原真题。种种原因,学校从09年就没再往外公布真题,这每届考生都很苦恼,网上能找到的是从99-08的十年,虽然不多不全,也很有参考价值,仔细看会发现有重复的题目出现。当然做它们不是为了遇到重复的题目,重要的还是对真题的把握(好吧,说了四遍了)。我的真题、题库、本课题集以及教材都是借的,我懒得打印懒的买而且也挺老贵的,哈哈。

以上长篇大论了不少所谓复习经验,希望能对后来之人有所帮助。既然已经那么多废话了,下面就再废话一些吧。

考研期间的生活安排一定要很规律而且除了学习不要其他杂念,没有说复习几天安排几天时间出去玩玩,或者晚上不上自习了玩个游戏,或者说国庆假期跑出去玩跑回家呆几天,休息一天看似无关紧要,但都会影响接下来的复习进度跟精力。我们都有经验,每次寒暑假回到学校都会花很长时间调生物钟、调精神状态。期间万事考研最大,其他的一切都得为他让路。

查资料的话论坛会很方便,尤其是专业课跟政治,政治更新的很及时,论坛的师兄师姐们也都很热心,要记住尽量自己先找先看,别什么都指着版主,那样真的很累也很烦。我记得今年来复试的时候一个师姐跟我说一个同样报考石大的小师妹就连招多少人都得她告诉,而且还要不止一遍的说,忽然我就无力吐槽了。还有现在就找导师的,其实大可不必,就算你现在找导师也不会给你任何保证,完全是多余。但是初试成绩出来就得抓紧行动了,我是初试成绩出来的第二天上午给导师打的电话,导师一般较忙可以先发短信问下老师能否给他打电话,找不到手机号的就可以直接打办公室电话了,不过建议不要闷不做声的先发邮件。

关于复试。其实不麻烦,包括找房子住、吃饭等等。我住宿是借宿在师兄宿舍,吃饭是跟师姐们蹭的,而且如果你找不到人蹭饭,可以在餐厅给别人现金让别人帮你刷卡,知道来复试的都不容易,一般都会帮忙的。复试老师也不会故意刁难,一般只要选好了导师,跟导师好好聊聊,面试他们都会帮忙圆场的。今年加笔试纯属意外,你懂得……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都是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师兄师妹们,还要方家指教。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