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硕士复试方案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复试 >> 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硕士复试方案

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硕士复试方案

考研时间: 2009-04-0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硕士复试方案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1.英语听力测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考试时间30分钟;

2.专业综合知识笔试:笔试时间3小时。考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涵盖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范围: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范围: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含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原因。唯物主义的派别和特点。唯心主义的派别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静止的含义及承认相对静止存在的必要性;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两种错误的时空观及其特点。);

(3)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实践的本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4)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产生、性质和能动作用。一元论、二元论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5)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及其特点;辩证法的含义及其发展阶段;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系统的特点及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发展的过程性;规律的含义与特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可能与现实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7)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质量度的含义与特点;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肯定与否定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8)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9)认识的发生和本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认识的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0)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实现两次飞跃的条件;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其原因。)

(11)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含义及其特点;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2)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根本缺陷;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内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3)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有机体的含义及其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的含义、结构及其特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点;生产关系的含义、本质和结构。)

(14)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的含义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5)社会的文化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的含义及其特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明和文明形态。

(1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及其作用。)

(17)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及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

(18)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的含义及其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特别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人的属性和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以人为本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础。)

(21)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人的自由及其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范围: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经济规律。)

(2)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3)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和区别)

(4)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关于商品的原理;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工资的本质;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股份公司与股票;资本主义地租。)

(6)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8)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产业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国家对经济活动干预和调节。)

(10)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表现和实质;经济全球化对整体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两种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是长期的现象。)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范围:

(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3)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和历史局限。

(4)《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5)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6)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7)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历史成就和特点、弊端。

(8)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0)全球化浪潮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不改变其必然灭亡的根本趋势。

(11)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态势和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

(12)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表现。

(13)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挑战。

(14)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

(15)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贡献、基本经验主要教训)

4、《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范围: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科学体系

(2)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与标志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内容;三大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怎样进行武装斗争?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 因、条件;“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9)统一战线(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国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

(10)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建的目的和基本经验。)

(1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12)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1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4)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15)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6)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7)执政党条件下党的建设(在执政以后,党的变化;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七届二中全会)

(18)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9)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

(20)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本方针、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探索)

(21)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原则、方针、知识分子问题)

(2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国防建设、对外关系、祖国统一大业)

(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范围: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5)“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与“三个代表”之间的辨证关系。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7)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丰富发展以及重大意义。

(9)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11)“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12)江泽民关于创新的理论。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涵义及其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1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论断的思想内涵。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19)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2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22)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25)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7)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

(29)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与科教兴国战略。

(3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6)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8)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9)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0)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4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2)依法治国的涵义、内容和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如何建设一个法制化国家。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44)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4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46)社会主义荣辱观。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4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49)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0)“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5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5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3)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

(5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56)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57)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8)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材),梁树发、陆俊、贺金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林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毛泽东思想概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材),主编:宋进,副主编:朱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编:高放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三版)

3.复试小组测试内容(口试):

①.口头表达能力: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及综合素质,测试考生反映、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及综合归纳能力。

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测试考生对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考生对专业及所学专业方向的认识。

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专业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口语能力。

4.同等学力(成教应届本科生、专科生)考生加试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笔试时间不少于3小时。

①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参考书:《政治学原理》,主编: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第12次印刷

②科目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参考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材),主编:卫灵、管文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录取确定方案:各部分考试内容(初试英语、总分、听力、专业笔试、口试)计分所占比例等由学校制定统一的计分排名办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