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对港澳台地区)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招生信息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对港澳台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对港澳台地区)

考研时间: 2008-06-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学科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

导 师

考试科目

备 注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010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0

① 1101 英语

(下设: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二级学科)

② 2201 流体力学或 2202 声学理论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水弹性分析

2. 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吴有生

(院士)

③ 3301 船舶原理或 3302 振动理论( I )或 3303 海洋、河口、海岸动力学

兼职导师

1. 基于“第一原理”的船舶结构极限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2. 海洋结构物流耦合动力响应研究

崔维成

兼职导师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现代强度与结构设计研究

张世联

1. 流体力学和水声学中的反问题

2. 分层流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尤云祥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波浪载荷运动响应与水下噪声

2. 分层流、内波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缪国平

1. 海洋深水平台研究

2. 浮式生产系统水动力学研究

杨建民

1. 数字化造船研究

2. 先进造船技术研究

柳存根

1. 航运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2. 港航系统仿真

乐美龙

1. 船舶操纵与控制

2. 数值船池技术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中的应用

邹早建

1. 计算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2.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应用

廖世俊

1. 新概念运载器开发

2. 系统可靠性与人因工程

易 宏

1. 潜水器操纵与控制

葛 彤

1. 计算流体力学

2.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万德成

1. 水下运载器总体性能研究

2. 海洋资源开发新技术与装备研究

连 琏

1. 河流、河口和海岸动力学

2. 海岸工程物理模型和实验技术

时 钟

1. 水动力、泥沙数值模拟

2. 水利信息管理系统

王运洪

兼职导师

1. 船舶操纵与仿真

黄国樑

1. 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运动与安全性

2. 船舶数字化设计流程优化与再造

陈 刚

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耐波性

2. 船舶非线性运动及其控制

马 宁

1. 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流体力学

2. 港口、海岸、水利工程中的水动力学问题

张怀新

1. 焊接结构制造工艺力学,焊接结构可靠性分析

2. 热成形技术的研究

罗 宇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评估理论及应用

2. 复合材料结构冲击动力学

唐文勇

1. 噪声控制与水声工程

2. 下水目标圆波特性

范 军

力学( 080100

① 1101 英语

(下设: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二级学科)

② 2203 高等工程力学(理力、材力、流力、数学物

1. 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2.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洪嘉振

理方法) * 四部分任选二部分做

1.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2. 结构主动控制和智能结构系统

蔡国平

③ 3304 高等流体力学或 3305 弹性力学或 3306 振

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与计算方法

2.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刘锦阳

动理论( II ) 或 3303 海洋、河口、海岸动力学

1. 结构力学与控制

2. 力学中的对偶体系

钟万勰

(院士)

兼职导师

1. 疲劳、蠕变与断裂

2. 材料的微结构演变

李中华

1. 界面力学

2. 疲劳与断裂

许金泉

1.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2. 新材料的力学行为

王 熙

1. 防撞结构的能量吸收机理研究

2. 多孔材料的力学行为

卢国兴

兼职导师

1. 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

2. 结构声学

赵社戌

1. 高等 水动力学

2. 近空间气动力学

何友声

(院士)

1. 计算流体力学

2. 涡动力学

叶取源

1. 水动力学

2. 环境流体力学

刘 桦

1. 计算流体力学

2. 河口海洋水动力学

薛雷平

1. 河流、河口和海岸动力学

2. 淤泥流变技术与其在疏浚及沉管工程的应用技术

喻国良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

2. 航天器结构力学

王德禹

1. 新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2. 生命力学

沈惠申

结构工程( 081402

① 1101 英语

跨专业招收土

1. 空间结构强度、稳定优化设计

2. 板壳理论与应用

董石麟

(院士)

② 2204 结构力学

③ 3307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木、水利、港口和矿山专业

1. 钢结构及钢结构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

2. 平流层平台总体关键技术的研究

付功义

考生

1. 钢结构

顾 强

兼职导师

1. 结构工程可靠度

2. 工程建筑物安全监测及数据处理

寇新建

1. 钢结构

2. 施工技术与管理

赵金城

1. 工程结构安全与耐久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刘西拉

1. 混凝土耐久性

2. 特种建筑材料的性能与结构

吕子义

1. 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风抗震分析及振动控制

2. 大跨新型空间结构和轻型钢结构体系及其静力动力研究

周 岱

岩土工程( 081401

① 1101 英语

跨专业招收土

1. 工程结构安全与防灾

2. 土动力学与复合桩基

陈龙珠

② 2204 结构力学

③ 3308 地基基础

木、水利、港口和矿山专业

1. 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方法

2. 高边坡及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监测及加固研究

葛修润

(院士)

考生

1. 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

2. 城市轻轨系统动力特性及结构优化

黄醒春

1. 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与地面沉降

2. 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

沈水龙

1. 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研究

2.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的岩土力学问题

王建华

1. 非连续岩体力学数值方法

夏小和

1. 非饱和土垃圾填埋场建设中的土力学问题

2. 地下工程的施工力学

徐永福

1. 地下结构计算理论及工程应用

2. 岩土介质力学与渗流耦合特性问题

杜守继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02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① 1101 英语

(下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洁净能源与环境保护 * 、飞行器动力系统 * 二级学科)

② 2205 计算方法

③ 3309 工程热力学或 3310 传热学

1. 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2. 传热传质及强化研究

孙敬良(院士)

兼职导师

1. 电子器件温控与微尺度传热

2.Bio-MEMS 、微型燃料电池中的流动与传热

郑 平

1.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

2. 纳米特性换热器开放研究

刘振华

1. 煤与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以及烟气脱硫脱硝

2. 材料基础热物理问题,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研究

胡国新

1.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衣宝廉(院士)

兼职导师

1. 芯片微系统中的流动传热与温控技术(微电子芯片冷却、生物芯片、芯片热管)

2. 强化传热与复合强化传热技术

吴慧英

1. 多相流燃烧热物理

2. 煤粉燃烧与污染物排放控制

徐旭常

(院士)

兼职导师

1. 热能利用,清洁燃烧

黄其励

(院士)

兼职导师

1.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

2. 热能高效清洁利用

罗永浩

1. 循环流化床燃烧、水煤浆燃烧新技术

2. 超细煤粉燃烧、生物质能热化学转换

姜秀民

1. 燃气轮机性能与仿真

2. 新一代的燃气蒸气联合循环

翁史烈

(院士)

1. 内燃机性能优化

2. 汽车动力系统及其电控

卓 斌

1. 内燃机燃烧、排放与电子控制

2. 石油替代途径与 代用燃料发动机

黄 震

1. 热力系统性能与仿真

2. 热力系统状态监控、控制与运行控制

苏 明

1. 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及性能优化

2. 新型飞行推进技术

杜朝辉

1. 叶轮机械跨音速流动研究

2. 叶轮机械内部流动数值算法

徐建中

(院士)

兼职导师

1. 内燃机性能与增压

2. 发动机仿真与现代设计

邓康耀

1. 热能动力系统模态分析与控制

2. 燃烧过程的激光诊断与数值模拟

臧述升

1. 内燃机燃烧、性能与汽车代用燃料

2. 内燃机设计、测试与电子控制

乔信起

1. 汽车电子系统设计与电子控制系统研制

2. 电动汽车与电控柴油机等汽车新型动力系统和整车集成技术研究

杨 林

1. 动力机械中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先进测试技术

2. 人体器官血液流体动力学的医工结合研究

曹兆敏

1. 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及优化设计

2. 压缩系统非定常、非稳定与状态监测

谷传纲

1. 流体机械性能、内部流场测试和数值分析

黄建德

1. 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

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王如竹

1. 制冷空调系统的数字仿真、智能仿真及优化设计

2. 自然工质制冷空调装置

丁国良

1. 人体热舒适与效率

2. 空调系统节能

连之伟

1. 食品低温贮藏与加工工程

2. 食品冷链流通品质控制技术

李云飞

1. 制冷与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

2. 制冷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吴静怡

1. 强化低温液体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2. 先进的气体液化、储运与应用技术

汪荣顺

1. 能量分配系统的优化

2. 冷热电联供 (CHP)

顾建明

1. 基于模型的制冷空调系统数字化设计与优化

2. 建筑空调系统能量分析与故障诊断

谷 波

1. 微型制冷系统及微气候调节

2. 系统热管理及高效换热器、微型能源装置

王 文

1. 低温绝热与传热和超导、医疗及空间低温技术

2. 低品位能源高效回收利用、品位提升及蓄能

张 鹏

1. 制冷系统动态特性及优化控制

2. 车用空调及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

陈江平

1. 微型低温制冷技术及其所涉及的基础热动力学问题研究

2. 液化天然气技术及其冷能综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巨永林

1.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

2. 环境湿度控制中的传热传质

代彦军

1. 空调及其控制系统的仿真、优化和精密控制

2. 制冷空调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晋欣桥

1. 小型低温制冷机 ( 主要是脉管制冷机、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 )

2. 大中型低温系统 ( 涉及大科学工程中低温系统的设计、制作及调试等 )

周 远

兼职导师

1. 新能源技术(低温热能利用,超低热值燃气发电)

2. 先进动力技术及控制(微型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

翁一武

1. 飞行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2. 飞行轨迹与仿真

陈士橹

(院士)

兼职导师

核能科学及工程( 082701

① 1101 英语

1. 核动力安全传热、核电站安全分析和严重事故分析、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多相流数值分析

2. 核动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先进主控室设计、核电站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杨燕华

② 2206 核反应堆工程

③ 3310 传热学

1. 辐射防护与探测

2. 非牛顿流体

王德忠

1. 先进主控室、人因工程、智能报警、数字化仪控系统

2.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分析

郑明光

兼职导师

1. 核反应堆安全、新型核动力系统及核能综合利用

2. 多相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

曹学武

1. 核能安全

2. 先进核能系统设计与技术

程 旭

1. 堆芯三维分析理论与计算,优化方法及动力学

2. 物理分析计算在起堆实验及堆芯测试上的应用

赵荣安

兼职导师

机械工程( 080200

① 1101 英语

(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 二级学科)

② 2205 计算方法

③ 3311 机械控制工程或 3312 机械振动或 3313 生

1. 拟实产品开发

2. 企业管理与信息集成

严隽琪

产计划与控制或 33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或 3315

兼职导师

1. 特种加工技术

2. 数控技术及装备自动化

胡德金

现代机械设计

1. 生产系统与制造过程的建模、仿真和优化

2. 数控制造技术、激光加工与精密成型技术

姚振强

1. 车体制造质量控制

2. 智能切削

倪 军

兼职导师

1. 切削磨削理论与难加工材料加工刀具技术

2. 表面涂层与微机械制造

陈 明

1. 金属塑性成形 CAD/CAE/CAM

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知识工程理论与技术

彭颖红

1. 基于特种加工的微制造技术

2. 基于 Linux 的特种加工数控系统

赵万生

1. 精密加工与测试、数控补偿加工

2. 制造装备自动化及其可靠性

杨建国

1. 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与表面工程

2. 硬脆材料特种加工理论与技术

赵 波

兼职导师

1. 虚拟样机工程(虚拟样机 / 协同技术 / 虚拟现实)

2. 制造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

范秀敏

1. 虚拟企业及其相关供应链研究

叶飞帆

兼职导师

1. 先进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调度与控制

2.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化企业集成技术

张 洁

1. 薄膜材料与应用技术

2. 切削、磨削加工理论及工艺

孙方宏

1. 工程中的计算机辅助与产品快速开发技术

2. 光电型面测量技术与系统

习俊通

1. 企业研发信息化( PLM/VP )、产品创新工程( NPD/CAI )

2. 企业管理信息化( CRM/ERP/SCM )、企业知识管理( EKM /KBE//DM/BI )

明新国

1. 远程监控与智能维护系统

2. 产品性能衰退的预测理论

李 杰

兼职导师

1. 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

2. 异构多机器人的协作与控制

曹其新

1. 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及智能维护控制

2. 机电控制及智能机器人

刘成良

1. 机器人操作规划及控制

2. 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技术

朱向阳

1.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智能控制

2. 微系统 MEMS

Frank.L.Lewis

兼职导师

1. 智能移动机器人

2. 智能车辆导航及主动安全系统

李泽湘

兼职导师

1. 微电子制造

2. 微电子封装

陈正豪

兼职导师

1. 现代流体传动与控制

2. 机电控制工程

孟国香

兼职导师

1. 机器人及先进电子制造技术(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力觉、视觉)

2. 微力觉力控制及 MEMS

殷跃红

1. 运动几何学及其在制造自动化、机器人学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2. 智能信息信号处理及其在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状态监控中的应用

朱利民

1.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含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2. 远程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的理论与实现

陈 进

1. 机械设计 CAD

姚福生

(院士)

兼职导师

1. 近场声全息、声源辩识技术

2. 车辆噪声、机电系统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蒋伟康

1. 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

2. 振动理论及振动智能控制

孟 光

1. 绿色设计: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2. 绿色制造:汽车产品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

陈 铭

1. 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人工器官、人体力学与人体摩擦学、医工一体化数字系统)

2. 生存质量与机械工程(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舒适性与健康工程)

王成焘

1. 集成化汽车 CAD/CAE/CAM 及 PDM

2. 汽车设计与制造中虚拟现实( VR )技术

金先龙

1. 机电系统测控与智能化技术

2. 复杂结构系统的仿真技术

朱昌明

1. 纳米薄膜制备新技术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2. 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新技术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程先华

1. 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辨识理论及应用

2. 舰艇及其设备的减振抗冲技术与试验研究

华宏星

1. 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

2. 计算机辅助设计

DUTTA

兼职导师

1. 冲击理论和冲击防护

2. 半主动和主动控制在设备抗冲击中的应用

汪 玉

兼职导师

1. 机械系统概念设计研究

2. 三维虚拟创新设计及其自动化

王玉新

兼职导师

1. 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2. 机电可控机构设计理论研究

柳和生

兼职导师

1. 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2. 摩擦学系统的系统工程

谢友柏(院士)

1. 机械与结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

2. 振动与噪声智能控制

吴天行

1. 结构系统声-振耦合分析及智能控制

2. 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饶柱石

1. 并联机器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2. 生物工程中微操作机器人与微机械

高 峰

1. 汽车系统动力学

2. 汽车电子技术

张建武

1. 计算机辅助汽车设计

2. 车身制造质量控制

林忠钦

1. 制造系统中的信息处理与智能化诊断

2. 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及质量控制

陈关龙

1. 薄板塑性成型

2.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

钟志华

兼职导师

1. 节能与环保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2. 特种车辆功能分析与数字化设计

陈 杰

1. 车辆动力学

2. 车辆控制系统研究

喻 凡

1. 车身制造理论及工艺

2. 金属塑性成形仿真

张卫刚

1. 汽车车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 复杂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装配建模理论与方法

来新民

1. 车身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与智能控制

2. 可重构的车身焊接装配系统设计

胡仕新

兼职导师

1. 系统集成与集成平台技术

2. 汽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范玉顺

兼职导师

1. 车辆动力学与控制

2. 特种车辆研究

罗 哲

1. 轮胎力学

2. 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汽车振动与载荷方面系统

郭孔辉(院士)

兼职导师

1. 轻量化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

2. 复杂产品结构 CAE 技术

朱 平

1. 汽车电子(含汽车底盘控制、车身电子、自动变速系统)

2. 新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殷承良

1. 先进汽车发动机技术研究和整机工程化设计

2. 汽车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研究,使能装置的设计与控制

许 敏

1. 生产与服务系统(含物流系统)建模与优化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资源组织模式、先进计划与调度控制方法等)

江志斌

1. 制造信息工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PLM )

2. 知识工程(产品 / 服务工程,智能设计制造)

褚学宁

1. 工业过程中的优化算法

2. 调度算法及其应用

James C.Bean

兼职导师

1. 系统可靠性优化与维护优化

2. 物流工程

Ming J.Zuo

兼职导师

1. 基于机器视觉的质量检测

2. 质量工程

蔡笃铭

兼职导师

1. 现代造船模式与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2. 造船工作研究

陈 强

兼职导师

1. 人因工程

2.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江行全

兼职导师

1.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

2. 人机工程

蒋祖华

1. 生产系统的设计、规划与控制

2. 质量与可靠性

奚立峰

1. 制造与服务的资源计划与物流控制

2. 大规模定制的理论与方法

王丽亚

1. 微电子制造装备关键技术

2. 仿生设计及智能控制

王石刚

1. 先进电子制造技术(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视觉定位)

2. 机器人和智能控制

丁 汉

1. 特种机器人与智能控制

2. 微小型仿生机器人及控制

赵言正

1. 优化设计

2. 制造自动化

王 煜

兼职导师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3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① 1101 英语

(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

② 2207 信号与系统

③ 3316 网络与通信 或

1. 视频信息处理

2. 宽带多媒体传输

张文军

3317 信号与信息处理

1. 数字图象处理

2. 媒体内容识别与理解

余松煜

1. 数字媒体内容保护

2. 系统芯片设计

郑世宝

1. 网络多媒体分发与检索

2. 数字电视

孙 军

1. 多媒体系统设计

2. 数字媒体内容理解

方向忠

1. 视频分析与检索

2. 视频编码

杨小康

1. 网络多媒体

2. 图像通信

李世鹏

兼职导师

1.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移动流媒体技术研究

2. 集成电路系统芯片设计

刘佩林

1. 无线通信网络

2. 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

徐友云

兼职导师

1. 移动通信

2. 无线通信数字传输技术

葛建华

兼职导师

1. 图像雷达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2. 天波 / 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

刘兴钊

刘永坦

(院士)

1. 数字信号处理

2. 通信信号处理

陈 文

1.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

2. 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何 晨

蒋铃鸽

卜智勇

兼职导师

1. 计算机通信网

2. 信息安全

李建华

1. 信息安全

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李生红

1. 计算机通信网

2. 信息安全

薛 质

1. 网络安全管理理论及应用

2. 内容安全理论与应用

何德全

(院士)

兼职导师

1. 信息系统安全

2. 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

陈晓桦

兼职导师

1. 图像处理与识别

2. 信息安全

陈剑波

兼职导师

1. 计算机通信网

2. 宽带综合业务通信网技术

杨宇航

1. 计算机通信与信息安全

2. 嵌入式操作系统

陆松年

1.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

2. 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

曾贵华

1. 光传送网络

2. 新型光交换

胡卫生

1.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与器件

2. 光信号处理

苏翼凯

1. 光网络和交换技术

2. 下一代宽带网络和应用

金耀辉

1. 光通信网络与器件

2. 光电子与传感技术

肖石林

1. 信息光子学

2. 新型光通信系统和网络

姜 淳

1. 无线通信

2. 无线传感器网络

范平治

兼职导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0

①1101 英语

(下设: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

② 2208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

1. 集成电路系统芯片设计

2. 计算机通信与信息安全

周玉洁

③ 3318 微波与光波技术或 3319 电路与系统

1. 集成电路系统芯片设计与集成电路 CAD

2. 通信系统仿真与优化

戎蒙恬

1. 自动语音识别技术

2. 多媒体通信与自动测试技术

朱 杰

1. 光电子器件与光交换网络

2. 光纤传感

陈建平

1. 超快光交换与光处理

2. 射频光电子学

李新碗

1. 现代天线理论与设计

2. 阵列信号处理

金荣洪

1. 微波与毫米波集成电路、天线的设计

2. 智能信息处理与多天线技术

周希朗

1. 微波射频电路

2. 高速电路互连新技术

毛军发

1. 微波射频电路

2. 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孙晓玮

兼职导师

1. 片上微集成电磁 / 电子器件和系统

2. 计算电磁学和应用

尹文言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① 1101 英语

接收跨学科考

(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航天信息与控制 * 二级学科)

② 2209 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

③ 3320 最优控制或 3321 模式识别或 3322 微机控

1. 随机系统与随机逼近

2. 自适应控制与系统辩识

陈翰馥

(院士)

制与接口技术或 3354 运筹学

兼职导师

1. 工业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杜 斌

1. 鲁棒控制、网络拥塞控制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

关新平

1. 控制系统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 网络中的控制问题及工程应用

韩正之

1. 自适应预测控制 、满意优化控制

2. 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李少远

1. 非线性控制系统

2. 鲁棒控制

林宗利

兼职导师

1. 滤波估计与随机控制

2. (图像)处理与融合

李建勋

1. 智能机器人与多机器人协调

2.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苏剑波

1. 工业过程 智能控制

2. 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

谭永红

兼职导师

1. 智能控制与远程故障诊断

田作华

1. 实时系统控制与仿真

2. 过程鲁棒控制

王景成

1. 复杂动态网络分析与控制

2. 混沌控制及其应用

汪小帆

1. 预测控制和基于滚动优化的调度、规划研究

2. 基于大系统方法的复杂调度和多机器人协作研究

席裕庚

1. 工业复杂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2. 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

许晓鸣

兼职导师

1.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2. 供应链系统优化

杨根科

1. 智能测控 系统 与自动化装置

2. 计算机测控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

杨煜普

1. 工业过程 ( 能源工业 ) 先进控制

2. 生物信息处理

袁景淇

1. 控制系统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 网络化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

张卫东

1. 复杂系统的分析及控制

2.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