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资队伍
我系现有在职教师共29人,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11人,助教1人;研究生学历11人 ,博士两人(一人正在国外做博士后工作),硕士8人(一人在读),本科19人。专业分布为:物理教育专业12人,理论物理5人,应用物理6人,电子技术6人。拥有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学历结构渐趋合理的教师队伍,除担负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之外,还承担了本院生物、化学、数学、科教、计科等系《大学物理》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2.专业设置
(1)物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共64门,其中专业必修课32门,专业拓展选修课18门,公共课14门。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以及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技术工作。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共60门,其中专业必修课30门,专业选修课16门,公共课14门。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子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或在职业院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3.实验教学
(1)实验教师队伍:目前我系实验教师共9人,其中兼职6人,专职3人(均为高级实验师)。
(2)实验室规模:目前我系两个专业用于实验教学的实验室使用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建有力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电工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视原理实验室、电子技术(模电、数电)实验室、中教法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EDA实验室、感测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电声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等共15个实验室,实验设备约600万元。
目前我系实验中心可开出力、热、光、电、中教、近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可达160多个,能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为发挥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系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已对学生实行全面开放,并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已开出了磁光综合效应、水的汽化热的测定、电动机起动电路的设计、万用电表设计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近几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我系实验设施的投入力度,使我系的实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4.学科建设
目前我系设有物理学师范性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工科)两个专业,在校生总数近600人。2008年建成了一个院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系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科研成果
近几年来,我系教师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省长基金,一项教育厅教改项目,两项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地方科技局基金和多项院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共120余篇,专业核心23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4篇被EI收录,两篇被CA收录。多位教师获得省州级自然科学论文奖和科研成果奖。
6.人才培养
自2000年升本以来,我系已向社会输送了1000多名合格毕业生,其中普通本科生750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成为各中学的青年骨干物理老师或教育教学管理者,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家机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他们都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此外,有20名毕业生相继考取了不同学校、不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深造。
7.参加赛事及获奖
近几年中,我系组队参加了两届全国大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和两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在2008和2011年的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和三名三等奖,在2008年首次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就获得了一个贵州赛区二等奖和两个二等奖,而在2011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中,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获得了贵州赛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对于组队时间不长的我系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成绩。
8.社团组织与学生自我管理
在系党政领导下,在系团学办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我系团总支、学生会、三自委员会和电子设计协会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和科技活动,诸如院系级体育比赛、讲课竞赛、书法比赛、文明寝室评比、演讲比赛、电子设计竞赛和科普知识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我系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