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教育系,始建于1960年,同年招收了第一届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1962年,教育系停办,改为教育心理教研室,隶属教务处。1981年,教育系重建,同年9月招收首届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2003年11月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学院下设机构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系和公共事业管理系四个系,一所实验幼儿园;学院办公室、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三个行政管理机构;心理实验室、资料室等教学辅助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教育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另外,设有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自治区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两个自治区级中心;自治区心理学会、自治区教育学研究会、自治区社会心理学会等机构挂靠在教育科学学院。
截至2011年底,在校本科生1068人,在读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2人,全日制教育硕士92人,在职教育硕士263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13人,留学生11人,在籍成人函授、自考学员近千人。
(一)本科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学4个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自治区重点学科。教育学专业于1981年设立,同年招生;学前教育专业于1984年设立,同年招生;心理学专业于2000年设立,2001年招生。1993年,开设教育管理专业,同年招生。共招收了两届本科学生,1998年停招。学院在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专业口径,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于1999年招生。截至2011年,学院拥有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管理学,13门校级精品课程。
心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共同课教学
教科院承担着全校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及全校师范类学生教育学二学位教学任务,同时,为非师范类学生开设了教育学二学位课程, 其中“公共教育学“被学校评为首批校级优秀课程,“公共心理学”入选自治区示范课程建设行列。
(三)硕士学位点建设
发展心理学:1986年获准建立;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该点扩充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下设心理教育学、心理咨询与指导、学科教育心理、跨文化心理、心理研究方法五个研究方向,指导教师10名,其中教授7名,学位点主任陈中永。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73名,在读研究生25名。
教学论:1985年获准建立;下设民族教育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教育学五个研究方向,指导教师11名,其中教授9名,学位点主任王有亮。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52名,在读研究生24名。
学前教育学:2003年硕士学位授权;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研究、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导教6名,其中教授3名,学位点主任蔡淑兰。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44名,在读研究生29名。
应用心理学专业:2003年硕士学位授权;研究方向为跨文化心理教育与训练、个性与创造心理研究、心理健康与测量;指导教师3名,其中教授1名,学位点主任七十三。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64名,在读研究生41名。
基础心理学专业: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授权,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脑机制研究、心理测量与统计理论与应用;指导教师3名,其中教授3名,学位点主任杨伊生。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18名,在读研究生16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年取得硕士授权点,并取得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授权资格;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研究、教育行政管理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经济研究;指导教师5名,其中教授4名,学位点主任亚新。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13名,在读研究生27名。
全日制教育硕士:2008年新增小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专业方向,指导教师27名,其中教授15名,学位点主任杨伊生。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生53名,在读研究生80名。
2011年4月心理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998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05年以来培养硕士30人。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与田家炳教育书院隔年培养,导师13人。2005年以来培养研究生85人。2011年4月获准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学位授予权,同年招生32人。
(四)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2005年以来,随着专业设置的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活动也逐步发展。学院面向基础教育举办了教育管理、学前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等本、专科学历教育班,举办全区民族中学校长培训班,培训学员40多人;多次举办了中小学校长硕士学位课程研修班,同等学力研修班等等,近30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另外,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培养近3000名中小学在职教师。目前各类成人在籍学员千余人。
(五)实验室、资料室建设
学院心理学实验中心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为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实验室拥有价值7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达到了600多平方米。近五年来,先后投入400万元资金对心理学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进行建设和改造,先后建成了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脑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室、眼动心理学实验室、网络心理学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7个实验分室和心理教育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128导脑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人类行为观察分析系统”、“16通道生理信号记录系统”等精密型科研设备,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2008年获得“省部共建实验室”资金210万元,改善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使学院的实验教学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行列。
实习基地建设:2005年以来,学院先后在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二十九中、大学路小学、满族小学等十多所学校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与临河市教育局、锡盟东乌旗继续保持互惠合作关系。
学院年均支出2万多元购置各种图书、报刊、资料;至2011年8月,资料室藏书达12246册,其中汉文图书12116册,蒙文图书500册;期刊2023(合订本)册,其中汉文期刊1983册,蒙文期刊40册;近几年每年订购学术期刊65种。
(七)教材、教学课件建设
2005年以来,全院教师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其中校内使用教材20余部。2006年,七十三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五届优秀蒙文教材评奖一等奖。2008年,永春主编的《社会心理学》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斯日古楞主编《教育管理学》获自治区第四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七十三主编《教育心理学》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六届优秀蒙文教材评奖一等奖;魏志勇、谢兰荣主编的《生命教育》教材开发与实践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王风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六届蒙文教材评奖三等奖;王风雷主编《中国教育史》(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永春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六届优秀蒙文教材评奖一等奖;金志远主编《教育研究方法》获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学成果三等奖;王风雷、戴留喜、斯琴满都呼等编写的《中国教育史(蒙文)》(教材)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以来,学院教师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1年学院进行了优秀课件评比,评出蔡淑兰制作的《幼儿园课程》课件、 李慧清制作的《比较教育学》课件、李素梅制作的《学前儿童美工教育》、斯日古楞制作的《教育管理学(蒙)》课件等14门课程优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