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所,曾称国际关系史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1984年更名为国际关系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关系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1979年成为国际关系硕士授予点,198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际关系博士授予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际关系研究所拥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全部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该所教师均有在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具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和对外交流能力,有不少教师还在国内外国际关系的行业学会中担任要职。自1991年以来,国际关系研究所先后有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秦亚青教授、朱立群教授和王帆教授分别获得北京市第二届(2006年)、第三届(2007年)和第五届(2009年)教学名师奖。此外,该所还有由前驻外大使、国际知名学府教授专家组成的外聘兼职教授队伍,形成了一支由专职教师与资深外交官组成的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前沿学术水平及专业外语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且日趋年轻化。自2004年至今,国际关系学科一直是北京市重点学科。2009年国际关系研究所“当代国际关系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自1996年以来,国际关系研究所先后邀请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荷兰、意大利、捷克、波兰等国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或从事合作研究,且与俄罗斯外交学院、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白俄罗斯明斯克大学建立了教师和研究生交流合作关系,并不定期地邀请中外知名专家来讲学,还召开过包括“全球化与东亚地区秩序”、“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东亚与东南亚合作安全:回顾经验 迎接挑战”等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扩大了研究视野,促进了相互沟通和理解,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国际关系研究所重点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以秦亚青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阵正致力于“中国学派”的创立,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在国际关系界具有领先地位)、国际安全(包括大国战略、地区安全研究、安全理论研究等),此外,像美国外交、苏俄外交、中东和亚太国际关系等也居国内学科前沿地位。截至目前,国际关系研究所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承担或完成国家级社科重点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还有如福特基金会项目、欧盟研究项目等多项国际科研项目。其中,不少成果获得国家级或北京市学术成果奖。
经过多年建设,国际关系研究所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现为外交学院本科、二学位、硕士和博士各层次学生开设课程80多门。重点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经济外交、国际安全概论、大国战略,以及一些地区研究课程,如当代美国外交、欧盟研究、中东研究、亚太研究、、苏俄研究、日本研究。其中,“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两门课程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此外还推出多门外交学院精品课程。
迄今,国际关系研究所培养国际关系博士总计14届,100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生37人。培养硕士总计23届,200余人。,在读的72人。1998-2004年培养在职研究生10届,102人。
现任所长王帆
副所长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