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两个:“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两个:“俄语语言文学”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 1988 年批准的全国第一批高校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点是“九五”期间教育部批复预审的“ 211 工程”学校中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 2000 年批准在北外建立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也是本学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强的学科之一,继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等一批老一辈著名学者,又涌现出了胡文仲、钱青、张中载、吴冰、何其莘、梅仁毅、刘润清、吴一安、庄绎传、杜学增等 一大批优秀学者,本学科点不仅拥有一支以为他们核心的高素质英语教学与科研队伍,而且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级外交、翻译人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全国各外语院系的学术带头人。过去十年中,北外一直是国务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会、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和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等重要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以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导,组建了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外国语言研究所,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等权威性学术刊物,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建设目标是:
1 、英语国家文学研究。本方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爱尔兰文学、加拿大文学等。研究重点是:( 1 )英语文学史;( 2 )当代英美文学跟踪研究;( 3 )华裔美国文学;( 4 )西方文论以及经典文本重新诠释;( 5 )比较文学。
2 、语言学与语言对比研究。本方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学研究、英汉对比研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重点是:( 1 )语言学各传统分支学科特别是语用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特别是隐喻研究)等;( 2 )英汉语言对比(特别是基于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3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会议口译与同声传译、翻译文化研究等。
3 、英语国家研究。本方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美国研究、英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和加拿大研究等。研究重点是:( 1 )美、英、澳、加当代社会与文化;( 2 )美、英、澳、加与中国的关系;( 3 )美、英、澳、加大众传媒;( 4 )美、英、澳、加经济与贸易法规。
“德语语言文学”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德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点,是全国十个外语重点学科点之一。之后,“德语语言文学”进入“ 211 工程”, 2006 年德语专业顺利完成了“十五‘ 211 工程’”的四项标志性成果:即“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济课程系统”,“德语本科电子教学和管理系统”,“德语高年级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和“德意志文化中心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以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以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改革教学手段的主线,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教学、改善新的教学课程、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德语语言文学现已建成 7 个用德语开设的专业方向教学和研究体系: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跨文化研究、德国经济、德国外交、德语翻译学和德语教学法。为本科教学开设了 65 门课程,其中 31 门为必修课, 10 门为选修必修课, 24 门为选修课;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 25 门课程,其中 5 门为选修课;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 13 门课程,共计 103 门课程。
德语语言文学现有教师 36 人,其中教授 10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5 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14 人,助教 6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 9 人,获硕士学位的 27 人。
德语专业曾举办了“中德日尔曼学学者大会”、“中日日尔曼学学者大会”、“亚洲首届德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和“亚洲日尔曼学学者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即将同其他单位联合举办“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还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举办了 25 期“全国德语青年教师进修班”,为全国各大学德语教学培养了大批的青年教师。目前正在继续完成《德汉大词典》、《新汉德词典》和《当代大学德语》(修订版)的编撰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与国外的研究和教育机构有着广泛的联系,先后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美茵茨大学、哥廷根大学、曼海姆大学、爱尔朗根大学、爱尔福特大学、耶拿大学、北威州语言学院以及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德国的曼海姆现代语言研究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