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和牛肉粉可以“门当户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研招资讯 >> 北大高材生和牛肉粉可以“门当户对”

北大高材生和牛肉粉可以“门当户对”

考研时间: 2014-04-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4月4日,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一个40平方米的门面房里,24岁的湖南常德伢子、北京大学法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牛肉粉店。它的海报招牌上写着:“硕士粉,良心粉”。和他一起创业的三个小伙伴更是有硕士、MBA,还有前公务员。张天一认为,一是自己有乡土优势,二是借鉴了互联网思维。

高材生做低端小生意,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北大、清华之前都有卖猪肉的毕业生,2013年年初,由北京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壹号土猪”品牌,更是吸纳了500多名高校毕业生,相继加入“养猪卖肉”的行列。

乍一看,“研究生”、“MBA”这些高大上的词汇,和“牛肉粉”这种?潘看驶惴缏砼2幌嗉埃?踔撩挪坏薄⒒Р欢裕?谑墙璐伺?叩冉逃?挠兄??S窍衷诖笱??刂屎湍芰Φ挠兄?F涫蹬?勒吆偷S钦咧皇强吹搅吮砻妫?卟纳?襞H夥郏??褚桓瞿?酰?此粕衿妫??蹦阃腹?窒罂幢局剩?筒蛔阄?媪恕?/font>

我们可以从所有的高材生卖肉行为中,找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不止是单纯地卖肉,和集市上卖肉的大叔大爷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多的是带着高材生的思维在创业。比如张天一及其合伙人,把卖牛肉粉的地点选在了寸土寸金的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这本身走的就是不同寻常的“高大上”路线,这是普通的卖粉的能做到,甚至敢想的吗?

再比如,他们打出的招牌是“硕士粉,良心粉”,借自己的身份制造了噱头,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运作宣传。有时候,看一个高材生的能力,不是只看他在大学读了多少课本,学了多少“硬知识”,这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更重要,它是一种“软知识”。暂且不谈这有没有炒作的嫌疑,只看这种思维,一般的卖粉商贩就望尘莫及。

因此,这些卖牛肉粉的高材生,决不会只停留在烧水、煮米粉的第一线,这仅仅是个起步,他们的目标是做好、做大、做强。曾经操着砍刀摆摊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陈生,现在是拥有百家连锁店、年销售几亿的“猪肉大王”、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总裁、董事长。看到他们以后的身份,你还会觉得卖牛肉粉离奇吗?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北大法学院的硕士生研究生,不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是专业人才浪费,也是教育浪费。实则不然,如果学法律的都去干法律工作,就中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来看,法律专业人才绝对过剩。再退一步说,学什么就非得干什么工作吗?我们要允许一部分特例存在,事实上,任何领域也都会有特例存在。新闻中的张天一还是青年作家、演讲人、评论人,这些身份,难道和法律关系就很密切吗?

因此,对于北大高材生卖牛肉粉这种现象,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去包容、去理解,莫要大惊小怪。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