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古城长沙美丽的湘江之滨,座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这里是人民解放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是军队高级指挥军官的培训基地,是国防关键技术和先进武器装备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有志于献身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青年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知识殿堂。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为院刊题写刊名“工学”。1978年,南迁至长沙的学校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为学校题写了“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并发出了“为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建设成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号召。胡锦涛主席勉励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为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对学校建设发展非常重视,寄予殷切期望。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厚望,成为激励全校教职工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学校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学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
学校下设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等10个学院。学校现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2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个一级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全部16个参评学科在军队院校同类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员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军优秀教师52人,博士生导师348人,硕士生导师953人。学校已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知名院校建立稳固的学术交流渠道,每年都选送一批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参加学术交流、访学、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
学校担负着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取得了以巨型计算机、卫星导航系统关键设备、高超声速推进技术、激光陀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以来,获国家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48项,军队及省部级一等奖245项。2010年11月,学校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排名第一;2013年6月,学校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排名第一。众多的科研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占地总面积6200多亩,分为四个院区。其中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所在的主校区,地理位置适中,东、北环绕浏阳河,南临烈士公园,西隔湘江眺望岳麓山,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一批整体水平跨入国内高校先进行列的公共教学实验室。图书馆各类藏书300多万册,中外文印刷型期刊300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3万多种,在全军院校中率先实现了SCI、EI、ISTP三大系统的国际同步检索。校园网和园区网两套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高速互连,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学校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文体设施齐全,研究生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按照“理想信念坚定、军事素质优良、科技底蕴厚实、创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质过硬”的要求,着眼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未来领军人物和优秀骨干力量,科学确定学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设立研究生院2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16000多名硕士、2700多名博士,他们已经成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很多人在重要领域担当重任。截止到2012年底,学校有18篇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1篇学位论文入选军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学位论文入选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近6000人,其中硕士生4000余人。
同学们,有志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青年才俊们,三湘四水已向你们舒展温暖的怀抱,你们强军兴国的远大抱负将在这片热土上展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就是你们放飞理想的起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包括军队非应届在职干部、军队院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本校提前攻博生、地方在职人员、地方院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地方博士研究生入学及分配不参军)。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为3-4年。
三、报考条件
军队报考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基础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有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愿,毕业时服从分配。
2、身体要求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主要有:
(1)身高:男生不低于1.62米,女生不低于1.60米;
(2)两眼无色盲、色弱,矫正视力每一眼在0.8以上;
(3)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肝功能正常。
3、不同类别的报考对象要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军队非应届在职干部:已获硕士学位,任职岗位、年限及报考专业符合总部规定,由师(旅、团)级单位推荐,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报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门备案,持师级单位干部部门介绍信报名。
(2)军队院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经所在学校批准,出具同意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书面证明(不须参加毕业分配),并明确录取类别为定向或非定向。其中,定向国防生报考须经定向大单位政治部审批,并明确录取类别。
(3)本校提前攻博生
提前攻博生有关条件及程序另文通知,一般在每年十月份启动。
地方报考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者可适当放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地方在职人员应已获得硕士学位。
5、在职人员报考须征得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
四、报名
1、网上报名:
时间:2013年6月24日12:00时—7月12日12:00时,网址:http://yanzhao.hneao.cn/bsbm。
(1)访问湖南省博士生招生报名系统,注册并以考生身份登录;
(2)准确填写报名信息,记住生成的报名号;
(3)打印并填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以下简称《博士报名登记表》);
(4)准备以下材料,用于复试时对考生的综合考察。包括: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硕士阶段的成绩单(须加盖公章),硕士学位论文(附评议书),学习(工作)中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
2、现场报名
时间:2013年7月18日—7月19日,地点:国防科大02教学楼研究生招生报名点。
(1)考生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凭网上报名编号到报名点缴费、摄像;
(2)核对现场打印出的报名信息卡,签字并上交报名点;
(3)外地考生可委托他人来校现场报名,委托人持考生的网报编号、考生的委托报名书、考生和委托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到报名点签字确认。
3、资格审查
时间:2013年9月16日-20日,地点:国防科大02教学楼研究生招生报名点。
(1)考生持个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入学时交验)、《博士报名登记表》到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查;
(2)符合报考条件,材料和手续齐全的考生发给准考证。凡因提供虚假信息或报考条件不符而影响考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考试
1、初试
时间:2013年9月21日-22日。
科目为三门,均为笔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
(1)英语,含阅读、词汇、语法、翻译、写作。
(2)两门业务课。
2、复试
时间:2013年9月23日-24日。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
六、录取
对考生政治思想表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学习(工作)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录取工作一般于11月份完成。
七、报到
入学报到时间为春季学期开学时间。部分因所在学校原因未能在春季开学时间完成答辩的外校应届硕士生,可在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报到。应届硕士生报到时须提供学位证书原件或相关证明,否则取消其入学资格。
八、学费及奖学金
地方研究生学费执行湖南省物价局核定的学费标准。
我校参照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
九、其他
1、简章中的“计划招生人数”仅作为报名时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为准。
2、研究生院招生处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邮编:410073
咨询电话及传真:0731-84572515网址:http://yjszs.nudt.edu.cn
E-mail:gfkdyzc@163.com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计划招收军队、地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10名,招生领域为“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地方工程博士入学后不参军。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造就工程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使其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为3-5年。
三、报考条件
我校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面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军队重大工程的骨干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报考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50周岁(196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3、项目总体及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以上(含)人员,已获得硕士学位。
4、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相关领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5年以上。
5、须征得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
6、符合当年国家和军队的其它招生政策及规定。
四、报名
1、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备齐以下申请材料于11月底前寄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处:
(1)填写好的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含两名相关领域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2)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3)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公章。
(4)身份证复印件。
(5)硕士学位论文(附评议书)和学习(工作)中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
2、资格审查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专家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工程实践、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该结论将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五、考试
入学考试采用面试形式,研究生院根据招生计划及报考者申请材料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面试范围,公布面试名单、办法和程序。面试内容重点考核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政治思想表现。
1、专家面试
招生学院组织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不少于三人的本专业副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面试小组,面试小组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注重考察申请者在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工程实践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工程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2、主题答辩
主题答辩由申请者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及所承担的重大专项任务,向专家组报告拟研究主题、研究计划等,主要考核评估申请者对研究主题的见解、研究思路、战略思维能力、全局把握能力、技术发展敏感性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等。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招生学院通过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考生人事档案、组织职能人员与考生面谈等方式,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六、录取
对考生政治思想表现、面试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录取工作一般于12月份完成,春季入学。工程博士不享受研究生奖学金。
七、培养和学位
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由学校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队重大工程的送学单位联合培养。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导师团队由承担重大专项或工程的学校导师和企业专家组成。
整个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部分:
1、课程学习的设计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进行,强调科学技术知识的宽广性、前沿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夯实基础和职业发展需求的结合。
2、工程实践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军队重大工程开展,重点是培养其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该工程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学位论文内容可以是技术应用研究、工程方案设计、产品研发、工艺开发等。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内容,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并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八、其他
1、简章中的“计划招生人数”仅作为报名时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总部下达的计划为准。
2、研究生院招生处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邮编:410073咨询电话及传真:0731-84572515
网址:http://yjszs.nudt.edu.cnE-mail:gfkdyz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