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较往年难度持平 特点显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历年真题 >> 考研政治试题 >> 2012考研政治较往年难度持平 特点显著

2012考研政治较往年难度持平 特点显著

考研时间: 2012-01-1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熊世才。2012年考研政治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常老师和蔡老师给大家做考研真题的解读。请两位老师跟我们的网友打一声招呼。

常:主持人好、全国的网友大家好!

蔡:各位考生大家好。

主持人:今年的政治试题已经出来了,首先请问常老师,今年的政治试题您觉得它整体上有什么特点呢?

常:好的。在今天上午考完以后我们就拿到了12年考验政治的全真试题。我对考研政治试题做了一个全面的解读。从我个人的印象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那么和以往的考研政治的考题相比较来说,我想今年的试卷它有这样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就是强调基本理论。那么这个特点我们从考研政治的选择题的命题中就能够得到很直观的反应。那么今年的选择题呢,除了这个纲要的选择题有两道题稍微有一点点偏之外,其他的选择题都是围绕着各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展开的。第二个就是强调学科的重点,尤其是在分析题的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基本上是围绕考研政治各门课程的学科重点来出题的。比如说34题,那么它是主要考的认识论的问题,那么我们在以往的辅导中,20多年来考研政治的34题每年都会考到辩证法,有的时候既会涉及到辩证法的内容也会涉及到其他某一个部分的内容。12年最有可能涉及到什么,我们给学生明确的预测,说它最有可能考到认识论的部分。那么事实证明,确确实实今年的分析题主要涉及到的是认识论的问题,特别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那么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它是关注社会热点,具有这种很强的时政性。我们可以这样讲,尤其是从分析题来看,5道大题、5道分析题几乎是全部都是围绕社会热点,时政上的关注的一些大的问题来命题的。像34题,虽然我们说它考的是原理,哲学原理它应该和现实离得比较远一点。但是你可以看到,它和我们今天的现实也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经常讲哲学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我们当今时代的精神就是它的核心就是强调改革创新,那么它是以改革创新的这种精神作为基础来命题的。

那么另外的4道分析题我们可以看到它都是围绕着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说36题考的是收入分配,那么这也是我们这几年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民主政治建设,那么37题考的是道德观,像去年发生了很多道德的现象,出现了很多的道德的现象,既有积极的现象,也有消极的现象。比如说在这些消极的现象中诚实守信我们就可以看到既有正面的例子,像我们今年的材料里引述的,自己的企业经营很困难,家里面遇到很大的变故的情况下还愿意把农民工的工友的工资能够给他发下去。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当然也有很多负面的一些现象,比如说在食品方面,我们吃的、穿的方面假冒伪劣也比较多,它以诚实守信作为一个话题来命题,既从道德上来考又从法律上来考,抓住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38题它也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那么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去年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经济上名副其实的大国。那么中国怎么样走出去,世界怎么样去了解中国,这应该说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几乎在每一次的国际会议上,那么中国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家都很关注。所以今年他就以这样一个话题作为基础来阐述中国国家形象提升的原因,以及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通过这样一种广告的这种形式来提升国家的这种软实力有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它回应了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这样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所以说,今年的这个考题尤其是分析题时政性、关注社会热点应该说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每一道题都是如此。

那么第四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解。刚才我跟主持人交流的时候我讲到,今年的政治题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为什么又在意料之外呢?因为它出题非常地灵活,每一个题都不是把教材中的考点照搬到答案的位置上就能得到高分。所以今年所有考研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每一道题都会有话可说,但能不能说得很全面、能不能说得很准确这是有难度的,为什么呢?因为今年它的题非常灵活,它既要考察我们对理论基本知识把握的能力,还要考察我们现场对材料本身的解读的能力,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当然概括在一起就是对能力的理解,注重理解也是今年试卷显著的特点。当然这四个特点里面我认为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时政性。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蔡老师,您觉得我们2012年的真题和2011年相比是难了还是简单呢?

蔡桂娟:在难度上应该跟2011年还是持平的。虽然这个难度系数持平,但是刚才常老师已经强调了,今年的试题强调的是灵活性的很多同学讲是不是灵活性一定增加难度?不一定的。比如说选择题里面,单向选择题16个,今年纯粹是书上原话考的知识点一共是8个,剩下的题干有很简单的小故事也是8个,多项选择题注重灵活性理解的,17个占了10个,剩下的7个是书上原话的选择。所以从选择题的比例来看,理解性的比例占得更大一些。对不对。但是理解题干并不是出得很难,都是很简单的小故事,所以对平时学习知识的时候注重理解的学生来说是降低了难度,因为他不用机械性地记住知识点了。可是对平时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灵活性稍微增加了他的难度。所以灵活性综合来看并不是降低难度系数,所以跟2011年是持平的。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分析了题是比较基础,也比较灵活。常老师提到了题比较关注社会的热点,您能不能通过一个题来给我们讲一讲通过题考察了学生的什么能力呢?

常:叫做万变不离其宗,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试它有它的特点,我们讲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那么对我们的考试来说就是用考点联系考题。从它的能力来说,通过这些灵活的时政的材料,最主要的还是要考察我们能够准确地使用到教材中的相关的考点来分析它的材料和试卷中的具体问题的这样一种能力。那么我们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的话,那么当然就我们本身的复习来说那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肯定是你必须要满足的。

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要对教材本身的理论要理解得更全面一点、更透彻一点,要吃深吃透这是提高我们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第二,我们一定要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这样一种习惯,你不能光去读书,我们还要了解国际国内的一些大的时事。而这些时事比如说像《人民日报》或者是在国内权威的媒体上都是很热议的话题。那么在这个话题里面有老百姓讨论的也有官方的,那么我们把这方面平时如果注意一下,注意人们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那么官方的意见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那么对时政如果了解好了,对理论又很熟悉了,那么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主要是能够把对接点选好,用什么样的考点来具体的解读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处理好的话,那么今年的这些题应该来说拿到好的成绩就不在话下。所以考察学生运用相关考点来分析和解答时政问题中的能力应该是他出题的最主要的目的。

主持人:我看两位老师拿到 我们两年的真题,两位老师能不能就我们今年的分析题一人拿出一道题来给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呢?蔡老师先来。

蔡:我给大家说一下咱们今年38个题的一个解析。第38题通过今年的咱们这个题目来看,还是符合咱们在辅导的过程中所说的一个规律,虽然最后一个题关系到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一课,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不会纯粹地考国际的热点,肯定是把中国跟国际相结合来考试,今年也是遵循了这么一个规律。刚才常老师也已经说过了,用的还是咱们的那热点,咱们在纽约时代广场搞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第一问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很多人看到这个可能还是都是说上两句,但不一定说全。因此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咱们应该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14个考点大脑里先过一遍,甚至是超越这14个考点之外的能想到的也想一下。比如说第一个考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原因,世界多极化,经济上开始走向全球化,中国需要让世界了解自己,那么咱们也需要了解世界,这就是我们搞形象公关的原因。第二个考点,比如说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我们注重国家形象宣传是软实力的体现,我们第二个考点是为了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还有第三个要点也是关系到我们里面的考点,曾经有一个考点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地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咱们通过国家形象的宣传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咱们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说这是第三个要点。第四个,咱们还可以答题关系到咱们后面所说的中国自己的政策,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理念。我通过宣传形象片,宣传的就是中国人重视“和为贵”的理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咱们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有利于我们在世界贯彻和谐世界的理念。如果咱们可以超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考点,也可以答一些这一科之外的一些点,比如说可以提升咱们自身的国家的形象等等,这些都可以写上。所以说4分的一个题应该答这么一些点就已经很全了,因此不要一看到一个题以后就光看到一个要点或者是光写一两点是不可以的。

第二问是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那么很多同学在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回答作用一二三条写出来,因此你就要回答什么是软实力,你围绕软实力几个方面就可以推导出作用。比如说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军事,软实力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如何,还有整个国家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如何,以及你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语文环境如何,这些都属于软实力。因此我们回答作用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来了。第一你就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形象宣传片可以提升咱们国家的文化科技让中国的文化传递到世界去,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提升了咱们的软实力,这是一个作用。第二,通过这个还可以提升咱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还有自尊心。第三个要点,为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中创造比较好的舆论环境。我可以把自己的理念宣传出去,中国的形象是不是在国际社会中就得到了提升,我们与国际社会交往中有了比较好的舆论环境,更有利于交流和交往了。第四个要点你也可以答提升了国家形象,其实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叫国家形象宣传片,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国家形象。中国以前在国际形象中无论我们自己怎么认为,但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威胁论是此起彼伏。甚至有一些人把中国看得太高,或者是太低,总之没有客观的态度来看过中国,通过这样一个宣传片我们把中国真正的形象宣传出来,提升了国家自己的形象,因此是围绕四这个方面来回答它的作用。

最后一个题的讲解还是要考验大家,以后在掌握最后一个大题的时候一定要考点和考点之间的交叉思维和综合思维,甚至是超越当代政治经济学科以外的思维,这些才可以答额比较全,不能拘泥于一个考点。

主持人:接下来常老师您选一道题给大家讲解。

常:我想主要说明一下分析题的34题。34题应该说相对于去年的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难在哪里呢?它没有给我们比较确定的范围。我们通过解读以后是认识论的题目,但从他的材料和问题本身并没有告诉你这道题是认识论。学生首先看到的是马哲,是在哲学里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去年的题目它的考点基本上范围是锁定的,问题里就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所以今年的这道题相对于去年来说这道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材料一讲的是有一个人他打碎了花瓶,然后他当时对打碎花瓶的碎片做了仔细的观察,之后发现了一个碎花瓶的理论,然后用这个理论又能够预测一下文物的价值包括陨石这些具体的衡量,那么得出来这样一些结论,材料一讲了这么一个事例。材料二主要讲的是一个电影的剪辑师在剪辑胶片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错误,受到了老板的指责,他当时有了一个联想,虽然他有点沮丧,但他并没有凄切,他从失败中想到了一件事,就是一个不结果实草莓的开了一个娇艳的花有了一个装饰,他得到了技术上的灵感和启示,他把这种失误作为一个小的技术应用到胶片的剪辑中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这到题和10年的34题有类似之处。那一年是材料里是梅兰芳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的失误,他当时也是把一个小的失误变成了一个经典,这个从初级的思路来说,应该是一致的,它具有典型的反命题的特点。围绕这两段材料,他问了三个问题,而且今年3道题给了12分。第一个问题是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够帮助人们恢复文物和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这个是用这个理论然后可以了解到帮助人们去认识文物、陨石不知原貌的物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谈到的是什么呢?理论对实际工作的一个指导的作用。我们由此可以断定它是考认识论的问题。但它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在材料里面他主要讲的是怎么样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以后把理论发现了,问题是另外一个问题,他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实践能得到什么,比如说对陨石的认识,对文物的这种认识,所以说,第一问他主要考的是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或者说它为什么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凭什么能够指导实践?首先当然是因为理论是正确的理论,他通过科学观察理论得出来是一种正确的理论。第二理论本身它有它的功能,它揭示了事物本身的本质规律,第二理论本身能够起到预见的作用,因为理论本身可以进行推理。第三,理论本身是科学的理论,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创新,这样的话它才能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套过来就是说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道理是一样的,碎花瓶理论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只要我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强调理论的正确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就能够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把这一点说上,第一问就可以答了。

第二问他说的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主要是从材料二里面的剪辑师艾伦的最后一段话里总结出来的。这段话说的是到了80岁以后,功成名就以后他说他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使是无法结出果实的草莓也不要丢掉,因为它可以开出最美丽的花朵。10年的考题主要考的是真理和谬误成功和失败的辩证关系。其中统一的一面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比较符合出题者的意图。那么另外的话,你也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来总结教训,来总结它的启发上升到理论,从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可以得分的。第二问可以从两个方面都可以得分,或者说两个方面都可以回答。应该它更多的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实践对比形成了一种政治的认识,一种启示才形成了他技术上处理胶片的形式都可以得分。那么第三个问题说是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问和第二问它从两个方面做启示的。第一问强调的是理论对实践的作用。材料二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个方面是我们通过对谬误的总结,通过对失败的总结,也能够得到正确的真理,也能够得到正确的实践,所以我想它的启示有很多,但至少有两点启示我们可以在第三问上可以得出来。第一要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要有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对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的条件。当然第一个方面还可以说,我们要想进行理论创新的话还要积极地解放思想,要用这种创新的意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两段材料里都可以看到当事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比较重要,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判断,然后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第三个还有一个启示我们可以引申的一个启示就是我们要注重实际,要研究实践中的、现实中的本身的规律,那么用我们哲学里面的话来说,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它强调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其实它的启示的潜台词就是要求我们在意识的创新过程中,既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注重开拓研究,要注重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深入的调查,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创新才是一种正确的创新。所以,今年的34题它考的并难,其实主要考的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三个问题都可以回答。或者是如果说从命题者的意图来说,他重复了10年的命题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回答也是可以的。但是辩证关系不是考的对立而是考的统一性,谬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真理,那么失败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成功,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失败中也包含着成功的因素。这样的话,其实用哲学里面辩证法里面矛盾的道理都可以说出来。所以这道题如果思路和命题者的思路保持一致的话,拿到高分应该说是可以完全可以做得到。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