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政治真题解析(理科)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历年真题 >> 考研政治试题 >> 2001年政治真题解析(理科)

2001年政治真题解析(理科)

考研时间: 2012-06-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在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问题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界限。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题干中引用的是机械决定论者拉普拉斯的一句话,它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都不能准确表达题干中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事物的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超出事物的度。题干中的材料说的是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适得其反,就是因为超出了一定的度。因此选项B正确。

题干中的引文并不在说明刘备有长厚与虚伪的两重性,也不在说明诸葛亮有多智与妖邪的两重性,选项A是不对的。选项C、D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引文不是肯定与否定的问题,也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中的“心”是属于意识的东西,“灵”与“不灵”属于物质范畴,显然,题干中的引文夸大了“心”这种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项D正确。

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不一定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选项A错误;B项中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C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都与题意不符。

4.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剩余价值的分割。

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是为获取利息而出让使用权给职能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它获取的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其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都是职能资本,由于它们使用了借贷资本,因此它们各自获取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企业利润与利息两部分,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指的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B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D项泛指一般再生产的内容,均不合题意。

6.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