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历年真题 >> 专业课试题 >>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

考研时间: 2008-11-1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则:

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B.肾气衰,发堕齿槁

C.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 D.肾脏衰,形体皆极

E.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2.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A.阳胜生热,阴胜生寒 B.阳虚生寒,阴虚生热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损极阳,阳损极阴 E.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3.对血液运行具有促进和制约调节作用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4.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

A.脾之阳气主升 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升己而降,若雾露之溉 E.脾运化水液转输全身

5.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肾司二便,大便小便相关

B.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C.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

D.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沁别清浊

E.利小便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

7.下列经脉的循行过程哪组经脉过气街: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足厥阴与足太阳 E.足阳明与足少阳

8.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

A.胸背部分出 B.头面部分出 C.肘膝以下分出

D.肘膝以上分出 E.四肢末端分出

9.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寒邪入里,直中三阴

10.《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则: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1.《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为:

A.体内气机之逆乱 B.体内阳气之变动 C.体内阴血之不足

D.体内筋脉之失养 E.周身络脉之失濡

12.“实”的病机变化最根本的方面是:

A.邪气亢盛 B.脏腑功能亢盛 C.气血淤滞明显

D.水液贮积过盛 E.痰浊壅滞过盛

13.“故水病者,下为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的病机是:

A.肾病及心,水气凌心

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C.肺脾化失司,津液停积

D.肾病及肺,子病犯母

E.肾病及肝,母病犯子

1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阳病治阴 B.阴中求阳

C.寒因寒用 D.热者寒之 E.用寒远寒

15.舌淡白而苔灰黑,干燥如刺,刮之即净,主病是:

A.气阴两虚 B.气虚热结

C.血燥津枯 D.热结津伤 E.阳虚寒甚

16.小儿出现高热,面部青紫,尤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为甚,往往属于;

A.血热淤滞 B.肾阴耗竭

C.气滞血瘀 D.动风先兆 E.湿热熏蒸

17.对病人面色的观察,首先应注鉴别:

A.主色与客色 B.常色与病色 C.主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 E.善色与恶色

18.心气虚的表现除心悸气短外,主要还有:

A.面色苍白 B.眩晕健忘

C.胸闷汗出 D.胸闷疼痛 E.失眠多梦

19.《三指禅》一书,为何人所著?

A.张介宾 B.贺升平 C.周学海 D.周学霆 E.罗浩

20.痰浊蒙蔽心窍的神志改变的特点是

A.狂言、谵言 B.神昏、痴呆 C.悲伤欲哭 D.烦躁不安 E.疑虑不定

相关链接历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汇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