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青岛”粉丝13万,海大研究生玩微博风生水起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招考资讯 >> 政策规则 >> “恋青岛”粉丝13万,海大研究生玩微博风生水起

“恋青岛”粉丝13万,海大研究生玩微博风生水起

考研时间: 2014-06-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恋青岛”,一个颇受关注的微博账号。2000多条微博,13万粉丝,经过两年多的运营,“恋青岛”在岛城微博圈小有名气。

“来一次青岛,去一次海边,拾起沙滩上的贝壳听它吟唱古老的传说;来一次青岛,去一次海边,沐着海风追逐浪峰上阳光变成的鸥群;来一次青岛,去一次海边,静静躺在柔软的沙上欣赏被夕阳偷吻的天空面颊绯红……”这是“恋青岛”置顶的一条微博,已经被转发700多次。

“恋青岛”博主—沈方俊,1989年生人。最初,这个账号的名称就叫沈方俊,只有几个熟人来关注。后来,微博名称改成了“海大研究森”,有了第一批粉丝。再后来,更名“恋青岛”,便成了网上名人。

从“海大研究森”到“恋青岛”,微博名的变化是沈方俊对青岛这座城市情感变化的写照。

2009年,沈方俊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这个来自皖南山区的小伙初到青岛,感到了深深的孤独,甚至隔阂和自卑。“那时候感觉青岛好大。我的活动范围仅限 于以鱼山校区为中心辐射方圆五公里范围的人和事。关于这个城市,一切都很陌生。”那时,沈方俊偶尔听到电台里播放《城里的月光》”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

“微博改变了我的生活。”

在微博上,他渐渐走近了这个城市。虽然脚步尚未走出校园大门,但曾经神秘的人或事此刻却渐渐清晰起来。他开始慢慢喜欢上了青岛。

“通过微博,我也认识了来自各地的背包客,咖啡店的老板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他们的多元化思考也给我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一次,他发了一条“有和我一样现在还木有吃饭的吗?市南区大学路附近,点盘蛤蜊哈个原浆?在线等,求私信……”的微博,立刻有一个名叫“礁石也锋利”的粉丝回复道:“我已经吃饱了。本来下班经过那还行。现在过去不行,开车太远了。下次我请你吃蛤蜊。”

微博玩得风生水起,沈方俊在学校里同样过得有声有色。大一时就开始做家教和图书管理员、给新生卖被子等等营生。大二到大四毕业前,他还与他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公司,为企业的微博微信业务做托管。那次失败的创业让沈方俊错过了找工作的机会。他选择了保研。

眼下,沈方俊一边在海大读研究生,一边在一家传媒公司做微博主管。

沈方俊说自己是个苦孩子出身。

“我上高中时,一度沉湎于网络,连续一年在班级里排名倒数。那时,父母在湖州打工,靠做豆腐和养猪谋生。每日起早贪黑,父亲端着饭碗都能睡着。一次,我 通宵上网被抓住,母亲伤心地大哭起来。从那以后,父母在我们学校附近租下房子陪读。父亲在学校旁边的工地上扛钢筋,母亲全力照顾我的生活。没钱买营养品, 母亲每晚都会给我端来一碗绿豆汤。到了高三,我的学习成绩一下子从年级500多名跃升至50名。我读大一时,父亲来青岛看我,却不舍得掏钱买军事博物馆的 门票,他是一个军事迷。”回忆着依稀往事,他的话音里已然婆娑。

新媒体让他融入了这个城市,也为他找到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他说,2014年他有三个愿望,一是深耕一个个人品牌的自媒体平台,二是打造一个公司官方自媒体成功案例,三是写一篇青岛地区微博运营研究报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