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考研全面解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 招考资讯 >> 山东大学考研全面解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考研全面解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考研时间: 2015-12-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院,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

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至2012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181人(本科生767人、研究生414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8人,在岗教授33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57人(含博导)。

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近三年来出版学术专著75部,发表CSSCI和CSCD论文679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目前,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1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和1个国家级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深受各界好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专业设置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生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素有学风扎实严谨的良好传统,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竞争力,适合在党政机关、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该院闻一多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生保送研究生比例达80% 左右。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美学概论、马列文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等。

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学和传播学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注重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知识的拓展,使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就业途径,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从事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策划、宣传报道或理论研究等工作,也可以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法规、报纸编辑学、广告学等。

广告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广告学理论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广告人才,并注重加强学生在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方面知识基础的拓展。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广告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企事业单位、市场调研及信息咨询行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等工作。也可报考传播学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广告文案写作、电脑辅助广告设计、广告摄像与摄影等。

近来成绩

学院1994年年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顺利通过一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基地。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大批在学界广有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150多部,学术论文7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毕业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从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