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3)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 招考资讯 >> 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3)

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3)

考研时间: 2016-05-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下面是查字典考研小编整理的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1、符号和信号时代

早期人类祖先可以使用的有声和无声的符号和信号十分有限,因而他们能够相互传播的信息的复杂程度也就十分有限,传播的速度也就十分缓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早期人类的生理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早期人类的生理条件无法使他们说话,他们的唇、喉、舌等不具备发出人语的结构;二是早期人类的大脑条件无法使他们进行复杂的思维,这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2、说话和语言时代

这个时代大约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这时克罗马农人已经开始说话了。距今35000年前语言也基本形成。

3、文字时代

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所指对象分离开,便产生了语言。之后人们又学会了将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也分离开,从而使它们更便于携带,这便产生了文字。

公元前4000年,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公元1700年,居住在波斯湾以北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后来,出现了字母表音文字。公元前1200年左右,希腊发展出了人类第一套完整的字母文字系统,并且使之简化、标准化。大约在3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殷王朝出现了甲骨文。

由此可见,文字的出现正是在人们生产活动大量增加,需要沟通,同时又要将图画简化、规范化的情况下实现的。

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进步历程中最具意义的成就之一。它弥补了口头语言时空障碍的缺陷,具有规范、便携、长期保存的优点,所承载的信息也由简单、容易变得复杂、繁多。

4、印刷时代

印刷术产生前,人类社会的寻系是难以大规模复制的。因此,文字的使用是特定阶层的事情。这个特定阶层包括僧侣、权贵等,他们垄断文化。文化的扩展与传播、保存大大得益于造纸术和印刷术。

公元105年,我国东汉宦官蔡伦用书皮、麻、鱼网等混合造纸,是当时最先进的造纸方法。中国的造纸术在八世纪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十四世纪欧洲各国才普遍用纸。公元450年,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公元868年,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书籍。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公元1456年,德国的谷腾堡摸索出金属活字印刷法,印刷了几百本《圣经》,这标志着人类规模印刷时代的开始。从16世纪开始,印刷机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可以印出成千上万册书籍。

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欧洲,报纸开始出现。十六、十七世纪西欧出现了新闻小册子和经常出版的印刷报纸。1609年德国的《报纸与新闻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为周报,每周一张。到十九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出现了第一种真正的大众传媒--便士报。这种报纸商业色彩突出,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因而价格便宜(一个便士),广大普通市民可以购买。这是快速印刷技术和报纸的基本概念相结合,形成第一种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